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文化 > 正文

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

来源:UC论文网2016-05-16 15:37

摘要:

文章首先对创客文化进行了梳理,将大学生创客的特点与日本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进行结合,分 析得出高校应先建立群体创客文化模式,通过建设众创空间、改革教育课程、完善制度体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月2日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文件,“意见”指出:“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环境,我国需要大力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创客”,而创客人才的成长需要创客文化的支撑。一般而言,新文化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培育创客文化,厚植创新创业文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内涵,积极探索出适合校园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引导大学生做新时代的“创客”,促进校园创客文化氛围的形成,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创新创业。
  
  一、创客文化的内涵
  
  “创客”一词最早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Lab,随后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将“创客”定义为不以盈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变成现实的人。创客成为以爱好为核心的“新小众群体”,创客们注重实践,创客空间和创客运动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硬件设施和环境。近年来,各种创客空间、创客社区、创客大赛、创客嘉年华等创客运动不断出现,不仅大大促进了创客之间的智慧交流,也衍生了创客文化,在自家车库和朋友组装出第一台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的举动被认为是“创客文化”的最早起源,目前创客文化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潮流。随着开源硬件平台在中国的兴起,创客文化在中国也逐渐活跃起来,创客运动经过近4〜5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创客文化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创客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人创客空间,进行交流共享、创造制作,同时伴随创客社区的建立和大型创客活动的举办,中国创客启蒙运动随之得到推广与扩散,创客氛围逐渐沉淀下来进而形成了创客文化。
  
  目前对创客文化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SilverLindtner•认为创客文化是在新环境当中产生的变种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或者亚文化,它不仅和开放的网络科技和数据有关,也和实体的东西有关,例如硬件设计、传感器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是数据与实体的桥梁。FiacreO’Duinn认为创客文化是通过动手创造的学习;是一种科技、艺术及公民科学的集合体;是结果和过程的共享。创客们追求自由和开放,不希望有过多的制度制约,强调产品的内在价值,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境下产生的创客文化可能是一种畸形的技术文化。国内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创客文化是一种培育“众创”生态、促进“才一富”对接、“唤醒”科技的年轻文化。综合各学者观点,本文将创客文化定义为利用开源网络和开源硬件而构建出的分享和动手创造的文化氛围。
  
  2015年首次提出的创客“3.0时代”将创客文化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打造了“互联网+创客+产业”的新生态,奠定了众创的氛围。“众创”者,有草根创客,有高端创客,高端创客无疑是核心力量,他们一般集聚在高校,形成了“小微创客生态圈”,将其推广并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探索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和培育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群体创客文化应来源于日本的群体创新文化,战后日本企业的“小集团活动”曾经创造出群体创新文化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创新的基本单位是以“参与”为基础的小集团;具有层出不穷的极具个性特点的创新人才;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能充分利用文化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效应以激发出大量创新。这种群体创新文化模式给当时的日本企业带来了生机,1987年的日本企业占据了美国专利权最多的前三名,日本获得了17288项美国专利权,占美国当年全部专利权的19%,名列外国企业获得美国专利权的首位,而此前20多年里这个比例仅占2%。群体创新文化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共识和追求创新的职员,也促使日本企业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并在“二战”后迅速成长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目前我国与当时的日本极其相似,同样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变缓的压力,此外又面对着全球迈进工业4.0的科技机遇,创客们被期待着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当今科技环境下,随着移动网络的加速发展,创客们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互联网+”思想,推动知识社会向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迈进,创新2.0引领了合作创新驱动创造力发挥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更需要一种现代文化的支撑。大学生创客和日本企业职员有类似的愿景和精神,作为创意的领导者和技术的领衔者付诸实践,创客的主流精神是开源共享、迭代创新、动手创造,追求自身创意的实现,而不是去过度评判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实现商业价值。大学生创客更是享受创新,注重合作,热爱开放文化的群体,他们以共同的知识素养和爱好做基础,合作关系就会更稳固和长久,探究过程也更顺利,思维的火花更容易被碰撞出来,好的创意也会在群体氛围中源源不断地出现,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创客人际交往相对简单、群体性明显,为此,高校可以借鉴日本创新之路,建立群体创客文化模式,以小群体走向大群体,以小微生态文化逐渐走向大众创新文化,进而培育更多大学生创客,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激发全民创造力。
  
  三、高校群体创客文化的培育路径
  
  群体创客文化作为小众群体实践基础上的先导,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高校集合所有力量投身到创客文化的发展中,创新观念、意识、精神就会得到广泛弘扬并普遍强化,培育、激励、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就会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反过来也会促进高校群体创客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在高校发展群体创客文化,应该从具体实践着手,建立众创空间,孕育群体创客文化;改革教育课程,培养群体创客文化;完善制度体系,保障群体创客文化;利用媒介宣传,推广群体创客文化。
  
  (一)构建众创空间,孕育群体创客文化
  
  教育部于2015年5月5日召开党组会议,指出:“抓紧启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建设”。“众创空间”可以被定义为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它是开放空间、硬件设施和社交活动的集合。在高校建立众创空间可以整合资源,为高校创客们提供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场所,将群体创客文化和创新创业联系起来,目前高校建立众创空间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在高校内部成立创客空间。髙校应以“动手实现、奇思妙想、学科融合、乐于分享”为宗旨,可以利用工程实训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科技园、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着力建设创客空间、创客实验室、创客图书馆、创客公寓为一体的校园众创空间,努力将其打造成智能化、平台化、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平台;同时,高校之间也应打破校园壁垒,结成创客空间联盟,例如广州大学城各高校联合成立了创客空间,2014年底清华大学也发起了高校创客联盟,目前已有10所高校加盟。
  
  客空间合作,在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众创空间。2015年6月6日,在中国创客西湖峰会上成立了创客空间联盟,该联盟整合了各地域高端创客,提供了一个更高端的平台。高校应积极参与到跨区域创客空间联盟中,形成创造新动力和新合力;同时也应积极与大企业内部创客空间进行合作,直接利用企业内部创新研发平台,形成“项目对接、全真管理、企业孵化、定期考核”的四级联动模式。2015年6月13日,海尔集团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共同发起成立“2025创新创业联盟”,该联盟致力于建设汇聚高校智力资源、企业创新资源、社会资本、政府政策平台等创新要素的众创空间,这样的模式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下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纳。这种合作方式,既可以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又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人才聚集,也可以增加创客之间的跨界交流,开启由“制造”到“智造”的“中国制造2025”新模式。
  
  高校的众创空间是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的集合,它将创客空间与创客群体聚拢在一起,成为群体创客文化的诞生地。众创空间是群体创客文化成长的苗圃,其肥沃的土壤是孕育超现代的群体创客文化的基础。
  
  (二)改革教育课程,培育群体创客文化
  
  “互联网十”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创客们的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下更倾向于自主性、探究性和协作性。高校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创客们的主动探索和合作分享精神,形成群体创客文化。高校针对课程的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授课方式的改变。随着国外知名大学纷纷加入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改革中,中国也逐渐开启了教育新模式,开发了Moodle、云平台、电子书包及QQ群等新的教育资源,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也逐渐加人到了利用新媒体教学的潮流中,开展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在线课程,并建立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开展在线学习的同时,可以借助内容策展工具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快速收集、筛选相应资源,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有利于促进外部网络的连接,提高学习和创新效率[11]。这些课程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专门化服务,大学生创客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有计对性地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而促进大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培育创客群体的“草根力量”。
  
  二是课程内容的改进。在针对课程内容的改进上,一些高校在学习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技术通用课如: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数学)。2002年以来,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大、华南师大、广西师大等高校通过技术通用课程的设计,将原本分散的课程集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强调学生在整合的学习情境中利用智能信息提升设计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些课程围绕创客所需要的科技知识设计,旨在为大学生创客活动提供通用技术;另外,国内大学以拓宽学生知识基础、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和管理能力为基本要求,建立了社科类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艺术修养、道德情操、法律金融知识和管理方法,社科类通识课程构成了创客运动的柔性支持。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完善通用课程网站建设,整合资源、更新网站资源及提高交互能力、以更快捷地为校园“创客”服务。
  
  (三)完善制度体系,保障群体创客文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1月2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13]。高校应该结合政策的指引,为创客文化的发展以及更广阔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一是完善高校学生创客行为的动力机制、考评机制。将学生每学期参与创新项目计人学分,学分的获得应以该学期的研究发表、专利获得、创新实践为依据折算,另外,学生也可以获得奖励学分,奖励学分的获得以该学期获得创新竞赛奖励、参与课题研究为依据,这些都由专业人员客观记录并负责评定。此外,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创客采取弹性学制,即允许创客们调整学业进程,或针对一些课程,进行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
  
  二是建立以学生学习和发展成效为核心的育人机制及教师管理机制。教师对学生的考评不能仅停留在大学生的出勤率和期末的成绩上,应该将老师们向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上引导,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支持其积极投人到创客实践中,将其所指导的创新创业活动作为教师的重要考核指标,进而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对创客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四)利用媒介宣传,推广群体创客文化
  
  校园媒体是高校进行文化展示的途径,也是高校对外界宣传的重要纽带,高校要充分结合媒体的优势,通过校园媒体宣传群体创客文化[15]。高校对群体创客文化的宣传应运用020模式,线上线下齐努力,建立创客服务平台生态圈。
  
  一是线上宣传。线上主要利用新媒体宣传,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首先,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天涯、豆瓣、知乎、贴吧、APP等大众媒体,将校内创客活动和大学生创客的领军人物制成宣传片及时在这些平台上发布与更新,发挥高校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16];其次,构建基于创客的网络社区,社区内成员可以留言、发帖,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其他学校整合资源形成“校园微博联盟”、“微信公共平台”、“校园新媒体联动平台”,让宣传方式网络化、广泛化,彼此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最后,在电视媒体拥抱互联网之际,衍生出电视与电商合作的T20模式,组建创客团队参与到《创客星球》这类众筹节目和创客运动、创新竞赛中,此类互动更能起到跨区域、跨层级的宣传作用。
  
  二是线下宣传。在线下高校还应该利用传统媒体,即校园广播、校刊、讲座、研讨会等方式,打造线下交互平台,开展研讨会等,也可以借鉴MBA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体会创客们的思路。
  
  四、结论
  
  国外的创客文化已经与孵化企业、创客空间三者结成联盟,相比于国外,中国的创客文化目前还只是流行在以“技术宅”为代表的少数人中间。尤其是在高校,创客文化的培育还没有形成更好的模式和完整的机制,也没有形成浓郁的氛围。具有科技知识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在高校中培育、普及和推广创客文化,探索培育路径,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需要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的齐心协力,最终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王丽平(1966—),女,山东武城人,天津理工大学经管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李忠华(1989—),女,河南商丘人,天津理工大学经管院硕士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