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社会科学I > 马克思主义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

来源:UC论文网2016-06-06 08:56

摘要:

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存在中的“边缘化”,也导致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教育的危机化。具体原因在于: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变化,教育过程中无限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人类存在的一种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具备享有信仰的资格,信仰是人类心灵的精神归宿。“信仰的需要虽然不像一些基本生活需要那样时时为人们所感受到,却是一种人生不可缺少、更为深层的精神性需要。”人们一旦在生活中缺乏信仰,也就失去了生活中最深处的意义。事实上,人类的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停下对信仰追求的步伐,信仰与人的精神生命心息相依,是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与人的心灵最终之归属。信仰是主体对社会中某种对象的极度信任,并从内心产生出无比崇高的敬意,将其视为自己的价值终极目标。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探究
  
  社会的发展变化,改变着人们信仰的方向以及信仰的心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构在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历史进程之中的,是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一种宏观的视角,其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现成的、具体的价值终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存在的价值逻辑更趋于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就目前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群体的整体责任感比较缺乏,个体主义与功利主义比较盛行。因此,实用主义的价值思维方式冲淡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以及现代社会中所谓的成功人士成为了他们信仰的对象。于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有何用”、“解决什么问题”等疑问,也就不足为奇了。当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盛行时,人们更加注重的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冷漠与不团结。而这恰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初衷是相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空间面临着逐渐被吞噬的危险。
  
  当前,由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许多的误解,这些都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必须直视的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着重要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认知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技术理性思维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割裂了社会个体认知的整体性。大学生的认知过程始终充满着激情,但缺乏发展、辩证、联系的思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只是将其放在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孤立的、机械的以及感性的方式,简单地以一种理论去否定另外一种理论,而不是将之放在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之中,采用一种自然科学的检验方式。同时,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过程中,往往将
  
  人类社会中的偶然现象运用在人类历史的必然性上,或者说,把握标准大都是自身的感知、日常生活的偶然现象。因此,对于如何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往往并没有把握“实践”的本质,而是将“实践”仅仅停留在“现状、事实”这一看似“有理”的层面之上,但实际上脱离了事实的本质。有些大学生简单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看成是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固有问题,并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转向了以西方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感性的认知方式是大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这也是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结果。因此,要想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本身’以科学的、辩证的思维去理解,这样才能摒弃理解马克思主义时所产生的“过失论”与“失败论。”
  
  (二)现实教育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过于崇高化
  
  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除了社会现状的改变之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被无限地拔高、抽象化也是主要原因,即马克思主义信仰被无限“崇高化”。“在我国,信仰、道德教育虽有好的顶层设计,却未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给人以‘两张皮’的老套虚空之感,在耀眼的金钱和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当马克思主义信仰被无限拔高之后,也就意味着其远离了现实的社会,与现实人之间无形中拉大了距离。信仰本身是神圣的,但绝不能将这样的神圣建构在抽象的悬空之上,而应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接受与认可。因此,在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仅仅注重马克思信仰的崇高化,而忽视马克思信仰本身的亲和力,最终必然会被现实社会所误解,使大学生陷人价值空虚与困境。
  
  (三)高校教育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信仰既需要人们价值情感的投人,也需要真正的理性理解。就马克思主义本身而言,它是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理性分析得到的结果。“理性追求的是客观真实,在一定意义上讲,真实与理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一个可证实的对象即真理意义上的‘真’是可‘信’的,但未必能培植‘仰’的情怀。”在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人们比较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实践性、真实性、可能性等信以为“真”的教育,但并没有激发起大学生的内在激情与价值认可,也就没有真正从“信”转化为“仰”,这也就是切实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地方。当然,信仰本身不会拒绝理性,理性的思考往往会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理解。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理性分析与理性选择的过程,具体而言,比如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过程中,就要注意信仰的体系、信仰的内容以及需要处理好需求、情感以及信念等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现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么就是一种没有理解基础上的假信仰,要么就是过于理性基础上的情感冷漠。因此,理性与非理性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更加显得无可适从。
  
  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学会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与方法运用到现实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之中,将信仰的终极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并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不是凭空出现的。列宁曾说马克思学说是人类19世纪所创造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3]从整体性角度来看,他是代表了全人类的历史发展规律,尤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解释,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社会的批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谩骂与谴责,而是以一种辩证、客观与理性的思维模式来予以评判的。因此,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只有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透彻的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信仰。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系统化与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相统一’使大学生能够准确领会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与观点。科学的世界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坚定价值立场,看清事物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抽象的世界中,关键还要学会运用到现实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与其他信仰不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方式来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宏大目标。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价值是一种现实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决定了他的建构必须依附于现实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绝对不会再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理论,也肯定不会“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4],而是深人社会的运动过程。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就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国的革命现实情况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情况密切结合,既指导了现实的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也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力量。”[5]因此,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放在科学社会分析基础上,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并为大学生提供一种历史的宏大视野,引导大学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领会民主独立、国家富强以及人民共富的意义,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真正指导社会进步与发展,并将此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坚定信念。
  
  (三)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至大学生心中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的崇高信仰,马克思主义将人与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终极理想与终极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中,无产阶级在选择自己坚定信念与立场的时候,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念同历史发展相结合,朝着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奋力向前。但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体系中,人始终是信仰过程中的主体。在这个体系中,始终是以人的需要、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体系中,人始终是最为根本性的存在,这决定了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将情意教育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中的崇高性以及每个共产主义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受教育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还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这种崇高性转化为一种历史责任感,将社会发展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途这样的宏大价值责任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
  
  作者简介:高翔(1977—),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硕士。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