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哲学 > 正文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价值的当代阐释

来源:UC论文网2016-05-18 17:52

摘要:

马克思暫学实践观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以科学哲学为基 础,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实践 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 当代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高级, 活动类型越来越繁多,人们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
  
  (一)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概念
  
  马克思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提到了实践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三大论点:•其一,应在对异化与异化劳动的批判中把握实践的真实;其二,应在与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对比中探寻实践的真理;其三,应在黑格尔现象的精神活动中反思实践的方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真实含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实践本身就是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是“人带有感性色彩的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他提出,把整个世界都当成实践去理解,是基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批判费尔巴哈凭借单纯的感性直观论证世界的论调。马克思强调哲学的总原则不应是单纯的思想上的认识与理解,而应该是确凿的“实际的反对与改变”。依据这一原则,马克思将实践活动放到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确定实践与历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马克思几部重要著作的深入研究,大致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概念:实践活动是人存在的基础,也是人存活于世的重要方式。在特定的对象活动中,人既可以担任主体的角色,也可以担任客体的角色,从而具有双向对象化特征。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程中,人类逐步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
  
  (二)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内在特性
  
  1.双向性
  
  双向性是指实践活动具有双向对象化特征,即主体具有客体化特征,客体具有主体化特征。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转换,主体化和客体化的特征也相互转换。准确地把握双向性,才能划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线。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双向性特征,要求人们分析同一事物时,无论是出发点、立足点,还是运用的思维方式,会因它们的差异导致分析结果大相径庭。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是一个历史范畴,实践活动的客体会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人与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发生变化。客体的主要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意识活动有着显著区别,二者的区别并非主体与客体的明确划分,人类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同样有主体、客体之分,只是意识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意识行为的主观性,意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僵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才真正地联动起来,相互融合,统于一体。因此,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双向性是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前提。
  
  2.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性区别。人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它是能动的、自主的、特别的存在物。在自然活动中,人不应该是消极顺从,而应是积极创造,通过自身的能力与活动改变世界,以保证可以长期生存与不断发展。人的能动性是自然界中其他事物所不具备的。人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为性、自觉性与自由性三个方面。自为性是指人拥有自然界最精华的部分,人存在于自然之中,又无时无刻不进行着超越自然的活动。人超越自然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与不停息的活动来实现的。自觉性是指人可以意识到外部客观世界与自身的双重存在,且人类可以通过掌握思维活动原理把握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规律,并充分利用世界,服务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自由性是指人在自然面前无所拘束,人具有自由性,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里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三)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实践精神
  
  1. 实践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
  
  实践精神的批判性体现在介人现实活动中并对之进行评判。批判精神存在的前提是介入,介人现实活动。这要求我们应该关注世界上的活动,对客观世界施以人文主义关怀。只有介人其中,才能发现主体的需求,才能发表观点,才能对现实活动进行科学评判。在批判的过程中,主体的意愿表现出来,主体的价值观基本形成,满足人们实践活动所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客观世界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构建。因此,批判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超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践精神,首先是一种批判精神,这种批判性要求人们首先要介人,最终则是要超越。介人是为了超越,超越过后又是新一轮的介入。正是在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产生了进步。
  
  2. 实践精神人文主义气息浓厚
  
  浓厚人文主义气息的存在,使实践精神洋溢着“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情怀。人是实践的主体,是整个实践活动的控制者与驾驭者,实践过程、实践结果如何都与人这一主体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实践活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主体必须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发挥主人翁作用,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困难,促进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活动若取得成功,主体应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增强自身主体性;实践活动若最终失败,主体应对实践行为进行反思,避免在下一次的实践活动中重蹈覆辙。正是由于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无法撼动,实践精神才涂抹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充分彰显人的主体性,要求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只有从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髙度处理问题,既尊重社会事物发展规律,又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人类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实践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经典论断。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于它具有从实际中出发,到实际中去,最终回归实际的实事求是性。实践活动有实践主体与实践工具两大组成要素。从实践活动对象的角度看,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客观规律支配,实践精神的实事求是特质极大地体现了事物发展性与生成性的特点。实践的发展性体现于实践活动本身通过对现有世界的不断超越从而推动社会前进,使社会文明程度更高;实践的生成性体现于实践成果的取得,实践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实践活动的发展性与生成性是实践精神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派生物,是社会进步的源生推动力。
  
    二、马克思实践观价值的当代阐释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1.人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
  
  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需要以一种真正的自由者身份存在于世界上,要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体现自身价值,这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所在。人要像动物一样适应自然,更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然,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基于此.马克思将“异化劳动”概念引入,用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是人类劳动,最终给人本身所带来的效应却分为负效应与正效应两种。负效应的实践活动无法体现人的价值,只有正效应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因此,人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上。只有人的价值得到体现,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以自身价值的体现与主体地位的承认为基础的。
  
  2. 人要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能力
  
  人的能力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石。现代社会让人们感到繁杂混乱•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如何独具慧眼,驾驭好客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都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素质。全面能力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非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技能与智慧,而是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个体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与智慧。马克思哲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活动的意义相同,但是实践活动的种类有千千万万,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改造世界的方法,人需要利用已有的能力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全面能力的提升。
  
  3. 人与世界达到真正的和谐
  
  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可以看出,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与范围的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这种紧张的关系是不仅对自然界造成了巨大伤害,对自己也造成了重大损伤。人与自然对立的状态是•种畸形状态,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这种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顾自身利益、忽视自然发展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符合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与马克思哲学所倡导的实践活动完全背道而驰。基于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不仅要实现人的发展,也要实现人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这才谓之“全面”。单纯从人的角度考虑全面发展是狭隘的,只有使人与自然、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精神引领人的全面发展
  
  1. 实践精神的主体性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点
  
  物质富裕并不代表精神富裕,只有物质与精神都有所收获,才能让人感到富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然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幸福感的缺失使得人们在享受富足物质财富的同时饱受精神贫瘠之苦。就是此时,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思潮乘虚而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盛行。这些不良思潮文化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与实践精神相抵触,阻碍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强调,实践精神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精神产物,它可以给人以正能量,激励人们努力向前,鼓励人们锐意进取。实践精神应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点,是指导人合理地参与实践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所在,即使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实践精神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一一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精神基石。
  
  2. 实践观批判思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工具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强调批判应以介入为前提。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评价实践活动,就要切实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直视现实而不逃避。这就需要主体具备勇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对实践活动的批判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有可能是对主体的超越,有可能是对客体的超越,也有可能是对现实与理想的超越。超越是批判的产物,批判的进行使超越发生。正是由于批判思维的存在,人才能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很多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不善于运用批判思维审视实践活动,或没有深人实践活动,仅仅纸上谈兵,无法科学地运用批判思维对实践活动“品头论足”;或回避,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大有讳疾忌医之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强调,批判思维是一把利剑,运用得当可以助力人的全面发展,运用不当则是自毁前程。
  
  3.实践生成性指明人全面发展的总趋势
  
  实践生成性视角下的发展观,存在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进行双向转化,转化需要借助所有的中间媒介,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一个个预期目标。在预期目标实现的足迹里,填满了实践生成性的脚印。实践生成性指明了人全面发展是必然趋势,虽然过程漫长而曲折,但是人类社会必将从低级文明发展到髙级文明,资本主义必然会走向灭亡,共产主义必将会到来。
  
  (三)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实践活动满足了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基于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视角分析人的需要,是指主体对客体对象性产生的需求。人的需要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需要只有从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相比,需求是立体的、多样的。人希望自身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求被满足,而只有实践活动才能满足这些需要。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对自然的需求是出于最基本的本能,而人的需求则是全面的、复杂的,简单的自然供给已无法满足,必须有实践活动的加人,改变自然,创造更多样化的物品,进一步满足人全面而复杂的需求。同时,还应诙注意到,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与渠道,也是需要产生的动因与依据。
  
  2. 实践活动制约人全面发展的能力
  
  如上所述,人要想全面发展,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处理好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此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自身能力为基础的,而自身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却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可以发展、促进能力的提升。然而,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层次也存在差异,如果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不适宜个人能力水平,那么人的能力不仅不会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提升,反而会被制约。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告诉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实践活动是值得鼓励的,但要注重实践活动的选择。与自身能力相比,实践活动要求过低,会导致止步不前;要求过高,又会让主体感到望尘莫及。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能促进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不适宜的实践活动会制约人全面发展的能力。
  
  3. 实践活动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社会关系网中,能否实现自身价值,不仅要靠个人发奋努力,还要靠社会关系协助,靠社会制度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只是将人当作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研究,而是要将人放到社会关系中与社会制度下,脱离了社会关系谈人的全面发展是不科学的。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生是实践活动稳步推进的基础。实践活动涵盖的三类关系也暗藏于实践活动之中并被实践活动所影响。实践活动使三类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和谐的社会关系反作用于实践活动,推动实践活动向更高一级发展。
 
本文作者:周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