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文艺理论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

来源:UC论文网2016-05-17 11:20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理论形态由于马克思主义 哲学美学思想体系的宏大与丰富而显得独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体系、理论发展与时代文化变革息息相关,它体现着时代精神,把握着时代脉搏,汲取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也是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面前,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不断对时代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敏锐的理论反应和实践把握。如今,面对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艺术多样化和文艺理论多元化发展现实,特别是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挑战,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范式,深化和拓展当代性的问题领域,这既是时代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创新的要求,也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在发展的学理任务。
  
  一、“问题性”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设
  
  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诞生以来,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特殊的文化语境及其思想传统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程度和接受层面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问题相呼应时,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理论范式和理论表达方式,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既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总体把握的难度,但同时也提供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形态当代建构的契机。在日益凸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面临的迫切而棘手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围绕这个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理论探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范式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范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学说中没有被明确规定,致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范式问题一度受到质疑,而且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特质、思想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不断发展,其理论范式问题其实已经在文学理论发展的现实中得到了认可,而且在理论研究中进一
步深入。王杰、谭好哲、胡亚敏、段吉方等学者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式与特征方面获得了突出的成果。王杰教授近年来强调以审美幻象研究介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现实,全面审视现代审美文化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以扎实缜密的问题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研究态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方式与当代文学实践》等论著中,王杰教授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理论模式上表现为中国式的审美意识形态,即在经济技术欠发达的国家,可以跨越审美现代性将审美价值与社会生活其他诸种价值割裂开来的美学范式,把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和批评性力量的存在方式转变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服务的上层建筑力量。”彈好哲教授则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研究与建设不能停留于关于增强问题意识的一般性讨论,而应进一步深人到“马克思主义问题性”与文艺理论研究的关系上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问题性’的寻找、研讨与确立、坚守中,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学术发展和思想创新。”段吉方教授近年来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研究,结合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以及不断丰富发展的审美文化现实,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的基本问题、理论特征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在问题的层面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范式问题即如何在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呼应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文化经验的提问方式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的《讲话》所确立的“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模式既把文学艺术视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服务的上层建筑力量,在上层建筑意义上提出了艺术和审美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同时又把这种“文化领导权”的确立过程融入人民大众审美经验的现实需要和历史变化之中,从而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形态,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研究中的重要的理论资源。
  
  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与理论范式的研究中,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还认识到,只有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建设放在“问题性”的场域中,其理论建构的目的性和目标性才会更为直接和有效。这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种清醒的理论态度,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方向。针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面对的多极化文化生态和理论格局,胡亚敏教授提出了“差异性研究”方案,提出在国际视野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的方式对西方和本土文学批评进行审视和反思,提出建立有中国学派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坚守和传承,更是一种理论建构,它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确立自己的问题域,发出中国文学批评的声音。”高建平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世界文论中“复数”存在特点和“可沟通性”问题做出了学理层面上的探究,提出了树立走出“美学在中国”,建立“中国美学”的理论设想,从宏观高度廓清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的整体思路。这些理论研究指向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形态多元化存在现实,强化了立足于中国文学自身的经验和实践的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立场,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式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体现了近年来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鲜明的理论成绩。正像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当代形态是一个矛盾统一的辩证概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建设,是在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和交流互补中来完成的,对其形态的描述是在对经典形态的继承基础上。”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都面临着从经典形态到当代形态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发展中同时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发展空间和问题阐释向度,而且“不同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回答现实文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建无法忽略与“经典形态”以及当代各种复杂的理论思潮之间的对话关系,只有理清这些对话关系,才能有助于防止因教条、僵化的理解造成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偏颇理解。
  
  二、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论的对话
  
  近年来,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建设另一个重要的理论焦点是强化理论研究的现实性立场,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论的对话关系,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面对文艺艺术和美学的提问方式问题,在促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回归公共话语方面做出了集中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回归公共话语不是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普适化,而是基于当代美学问题域的变化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性的努力。王杰、段吉方等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就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提问方式出发,探赜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多重叠加的语境中所具有的公共话语建设的实践品格,在学理高度提出了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原则。这主要体现在王杰教授与段吉方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中。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王杰教授和段吉方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理论著作,它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秉承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发展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方面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理论成绩,充分体现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独特的思想视野、理论方法和美学观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所以在当代发展的多元格局中不断展现出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理论把握能力,与它鲜明的“问题意识”分不开,而“作为一种与现实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需要在不断关注现实审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呼应它的基本问题。所以,“问题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逻辑原点,也是它的理论发展的内在契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不可能依赖其理论自身的逻辑推演,而必须从当下的文艺实践中去提炼和概括。如果缺乏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文艺创作实践的关注和研究,不去及时地回答当今文学艺术实践提出的各种新问题,不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概括和总结当前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新经验,那么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必然会失去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理论内容,同时也失去了说服力,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给我们的启发。,这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的强调正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现实的理论回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品格的弘扬。面对当下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回应现实能力的质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拥有开放的可能性的话语,为那些异质因素的进人提供了可能”,“这些异质因素都处在它所创造的话语范围之内,它们仍然要以马克思作为重要的参照。”
 
    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关于文学艺术研究的蓝本,而是一种方法论基础,一种提问方式和问题框架,它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空间和批判空间。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域内在的理论基点与现实出口。这一点,在高建平先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发展的艺术观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意义》中,髙建平先生指出,在当代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语境中,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无论是消费社会还是媒介信息社会的出现,都是发展中迷航的表现,“对此,我认为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的思路:物质财富生产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有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之直接对应,但是,物质财富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变化需要精神产品的生产来对它进行相应的调整、制约和平衡。,“回到马克思”其实就是要回归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问题性,可以说,王杰和高建平的美学研究都看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这种理论的必然性及其研究路径选择的可行性,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问题性的坚持,是他们的美学研究的共同的理论旨趣,同时,也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难能可贵的方向。高建平先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强调当代语境,特别是消费文化和媒介信息时代来临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生产层面的变革,他提出的“回到马克思的思路”就体现了对这种文化语境的充分观照,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飞跃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理论条件。所不同的是,在王杰看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当代建构除了强调“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语境之外,还需要更加充分地把握不同理论模式在发生发展中所衍生出来的当代理论问题,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经典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并从深层次上回答如何对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进行定位与定性的问题。
 
   就现实的理论任务而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不但要从历史纵向上具体细致地描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经典到当代的发展历程,而且更要从横向上爬梳辨析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同的理论形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历史发展变化中形成的宽广的思想视域、问题领域及其理论延伸发展空间,实现“经典文本”、“现代传承”与“当代发展”之间对话互文的有效的学理连接。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的探索不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有思想体系的否定,更不是简单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形态来观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精神和理论精神的前提下,在历史语境的变化和与现实品格的塑造中,根据不断发展的理论现实,以新的理论形态和理论范式丰富更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领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考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多重理论对话中努力探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空间及其问题形式的新变化,既展现出了“当代形态”对“经典形态”的发展与超越,又在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构想中,提出了依据经典形态,面向当代世界,在批判借鉴国外优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问题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从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更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展现出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理论宗旨上,而且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体问题的深化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高屋建瓴的理论姿态详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基本精神与理论特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基本特点和基本模式,同时又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如“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与典型理论”、“历史悲剧与文学隐喻”、“马克思主义与审美形式”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最核心的立场和观点,并且充分考虑到当代大众文化与新的审美经验崛起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与挑战,既实现了准确表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又提出了建设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宏观构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时倶进的理论品格。
  
  三、全球化视野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路径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与建设开始较为明显地受到西方文论的影响,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也一直都处于对西方理论或译介、或阐释、或接受又或抗拒的理论惯性之中。西方文论就像“镜像”一样,只有通过它来观看自己,最终形成自我的形象,从中国文学的经验中产生本土性和原创性的理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理论反思,特别是对西方文论的“中国旅行”及其造成的理论影响作出了深入的理论批判。高建平教授深人考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视野中形成的“西方美学在中国”的被动研究局面,对全球化的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建设路径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论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建构路径不是单纯地回归美学的传统话语,而是在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中保持文化主体性立场,在问题性的理论视野中实现与马克思主义“提问方式”的对接;王杰则认为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理论建构的原则和方向,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形态、深化理论观念,实现理论发展的重大突破;同时更需要进一步增强实践性与批判性,发挥思想张力和理论影响,在充分融入当代审美文化中实现理论的综合创新。并提出:“建构一种自主性的独特的文艺形态以确立中国文艺在世界文艺大格局中的身份和地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民族性建构的潜在驱动力。,段吉方教授近年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研究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理路径研究中用力甚勤,尤其对“葛兰西转向”之后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经验性研究中颇有创见,他提出的以“批判理论的批判”方法对深化发展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叫也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实性品格,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建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范式首先要回到它的历史语境中,这个历史语境就是文化多元化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现实,只有在理论把握现实的维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才能体现理论范式研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从理论的层面上而言,在问题视角下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就是要努力打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边界的限制,在学科发展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深人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学理延展性,从而展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中的理论创生能力。在纷繁复杂的当代文学理论思潮面前,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必须转换理论观念,既需要突破传统机械的理论思维的困囿,在系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格局的过程中,体现出前瞻性的理论建构,同时更需要在问题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知识和思想观念做出深人全面的剖析阐释,努力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领域,在多元发展的理论现实中寻求理论对话与融通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齐晓倩(1980-),女,华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