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进程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9 18:29

摘要: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并行发展的双进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并行发展的双进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变革,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起着制约作用。马克思主义通过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现实可能,并且在双向选择和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双进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世界性、普遍性的品格,可“放之四海而皆用”。但它毕竟是在西方文化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从思维方式到理论渊源、从表达方式到文化背景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的特征。若想使其“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因地制宜。马克思主义放之中国,“因地制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因地制宜”,即如何处理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本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其本身就是中国实际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忽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则需要通过汲取外来文化的养料,开发和培养出具有现代特性的文化精神,从而实现现代化。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又通过中国化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发展进程,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双轨行进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物,属于无产阶级的理论范畴;后者则形成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属于封建统治的理论范畴。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变革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现实需要;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这一变革的过程和结果。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就曾指出“由于中国社会进化的落后,中国今日发展着的辩证唯物论哲学思潮,不是从继承和改造自己的哲学遗产而来的,而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而来的”,“要使辩证法唯物论思潮在中国深入与发展下去”,必须“清算中国古代的哲学遗产”。也就是说,没有传统文化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是无法在中国展现其作用的;同时,不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变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也是无法实现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融合
  任何外来的思想理论,如果无法与本土传统文化结合,在这个国家就没有根基,也无从得到认同。鉴于此,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自觉融合传统文化。一般来说,二者融合的前提是具有某种相似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存在着时代性、民族性的差异,但由于二者在哲学方法论、立场、观点等方面,比如具有一致的辩证思维传统以及共同的关于宇宙和人的根本性问题的解答,使得二者的融合成为可能。
  (三)传统文化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变革和融合,同时传统文化也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主体的传统观念和意识,会不可避免地渗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去,影响其对传统文化的变革和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亦有糟粕,精华部分使国人接受与马克思主义趋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上获得了认同,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基础;糟粕部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妨碍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论的正确理解,从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此,必须使传统文化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会在变革和融合传统文化中不断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理论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以西方的现代化和全球扩张为时代背景的。因此,它的主题始终是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批判和反思,其目的在于把人从这种发展所造成的异化中解放出来。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使其并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直接指导和推动了革命运动。
  中国自鸦片战争便被迫卷入全球化运动,传统封建旧文化的腐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中国人民迫切寻求一种既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又能突破传统意识局限,而且拥有新地思想精神,同时又符合中国传统理想信念和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文化。这种诉求使得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不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和批判性的理论品格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需要,先进的中国人也不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就没有任何基础可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兼容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在精神上所具有相容、相似性,为从西方嫁接过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提供了土壤。
  1.社会理想方面
  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的社会理想。古人所设想的大同社会基本特征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社会财富。当然,国人一直憧憬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所主张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从追求“大同社会”到将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一种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2.注重人本方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强调“天人合一”,既肯定了人的价值,也肯定了自然的价值,要求人们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人的价值实际上是整体的人类的价值、人类的尊严。比强调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的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更接近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学说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仅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处在同一进程中,也印证了这一双进程实现的可能。   3.注重实践方面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在中国哲学中,实践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对“知行”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注重实践的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已经形成,如,墨家的生产实践、儒家的道德实践以及法家的政治实践,都在知行观上基本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自觉的态度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过了一个由全面否定到重新诠释的过程。起先,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未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把二者对峙起来,赞成和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批判和拒斥。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自觉意识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由之而始依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与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自然演变过程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汇是一个思想的自觉创造过程。也正是这种高度的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才使得这两种文化的交流融汇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重大成效。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双向选择和相互融合

  通过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不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且有利于克服以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片面、简单和急于求成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性的科学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而约、深而厚,哲学法制、军事政治、农商经济、科技工艺、礼仪风情等等,其中包含着大量值得批判吸收的优秀成份。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它是理论与实践、一般与具体、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离开对全人类文明的批判借鉴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达到规律性的科学认知,更不会形成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思想;离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消化,马克思主义就不会实现在中国的运用并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无法深入。
  (二)以马克思主义扬弃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不仅要保留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更要不断剔除其中阻碍民族振兴的糟粕部分,这一选择过程就必须以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崭新文化作为参照。
  在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变革在各个方面已经并将更加深刻、广泛地发生推进着,新的文化理念将出现并支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新的生活、交往方式的确立也将进一步催生并影响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伦理观的形成。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全球文化发展的宽广视野理性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革命性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统一起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