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论文 > 正文

诊断疾病在中医学经络理论的解释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4 14:57

摘要: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其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其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写作医学论文《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反映着病症,并为临床诊断提供着依据。现代生理学认为,背部是躯体神经和植物神经分布区域,也是体表和脏腑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而膀胱经内侧线(背俞)与交感干和交脊联系点体表投影关系十分密切,这亦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

 

2 临床诊断疾病的运用利用经络理论诊断疾病,通常是通过对经络的视触切按循压,再结合证候表现,确定出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性质。通常分为经络诊法和分经辨证两部分。经络诊法又包含了望诊及切诊的内容。

2.1 经络诊法

2.1.1 经络望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正是经络的作用,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盛衰。《素问·皮部》曰:“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临床中我们还可见到一些患者的皮肤上沿着经络线的循行出现斑疹,甚至可出现一经串联他经的现象,我们可根据斑疹的色泽、出现的部位来判断出现病变的经络脏腑。如循经皮肤病,它沿着经络路线呈带状分布,可见于十四经及带脉上,其中发生于足少阴肾经最多,大肠经次之,肺及心包经再次之。循经皮肤病的出现,与该经所属的内脏病变有一定的关系,如肾经出现皮疹者常常有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精神方面的变化;出现在脾经的皮损者多伴有消化系统的病变,如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

2.1.2 经络切诊经络的切诊是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寸口脉、人迎脉、趺阳脉、太溪脉的切诊以及经络分部的切诊。一般以寸口脉诊阴经病症的虚实,人迎脉诊阳经病症的虚实,趺阳脉诊阳明经的盛衰,太溪脉诊肾脉的盛衰。临床中人们常独取寸口脉诊断全身的病变,对危重病人则必须兼切趺阳、太溪二脉,以验其胃气、肾气之有无。经络分部的切诊,指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的腧穴上利用触扪、按压等方法进行的诊查。《灵枢·经水》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循经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包括循经的疼痛、酸痛、抽痛、麻木、发热、发凉甚至灼热,或肿块、结节,或条索状。临床上常见的背部肌纤维炎、急性肌肉风湿等症,局部切诊时可在膀胱经上出现压痛、结节或条索等阳性反应物。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它的某些特殊变化,常常可以反映所在经络或脏腑的病变。

临床上常可见到患有胃病的病人,在足三里处多出现条索状物,背部的胃俞穴局部组织疏松或呈凹陷或感觉异常;阑尾炎患者多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附近有压痛点;胆囊炎患者多在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下有压痛。刘氏[1]认为募穴主深久之病,俞穴主初浅之病,郄穴主急症,并以触到结节、条索状物及指下感觉硬胀为阳性征象。姚氏[2]在对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在体表经络穴位病理反应中,在通常情况下,结节、条索物柔软不痛为虚,结节、条索物硬胀压痛为实;酸胀麻木多为虚;郄穴反应多为实,原穴反应多为虚。当同时在几个郄穴触到结节条索,则另有不同的主病。如当在孔最、水泉同时触及结节或条索则为结核;在中都、水泉同时可触及者为脑神经耳目疾患;在中都、地机同时触及者主妇女病或血液病。

2.1.3 耳穴诊断耳穴对临床诊断也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一般常用视诊、触压、电测等方法进行诊断,如坐骨神经痛,视诊可在相应部位见到白点或结节状隆起,电测坐骨神经、膀胱、臀等耳穴可呈阳性反应。

2.2 分经辨证根据病症的表现按经络来分析病证即为分经辨证。包括辨证归经和辨位归经。

2.2.1 辨证归经辨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为依据的归经形式。《灵枢·经脉》篇将各种不同的病候按十二经脉系统分类,即“是动病”、“所生病”。如牙齿痛、面颊部肿胀属手阳明大肠经的是动病。

2.2.2辨位归经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正如《洞天奥旨》所说:“内有经络,外有部位,部位者,经络之外应也。”临床中我们首先观察病症发生部位,然后判断是何经的病症。如牙痛:上牙痛属手阳明大肠经,下牙痛属足阳明胃经。张氏[3]认为:各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可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在体表线上,一般不外乎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和表里经的同名经。如心脏病首先表现在心经或小肠经,进而表现在肾经和膀胱经,偶尔也可以先表现在表里经或同名经,故心经、小肠经、肾经出现麻木时,首先应注意心脏疾患,其次要注意肾脏疾患,这样可以有目的地探求疾病所在。一般异常反应常常有疼痛、麻木、迟钝、皮肤松弛、结节、陷下、肿胀、丘疹及温度或皮肤电阻改变等。

 

3 现代研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经络腧穴的研究越来越客观化,不再局限于视触循切等方法,而是不断地从声光电热等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建立起客观指标,并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已从对经络腧穴的主观描述进入到客观实验记录。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经穴皮肤电阻测定和皮肤温度的测定,即通过局部电阻、电位或温度的升高降低或左右失衡来判断疾病。如眩晕患者的井穴一般呈低电阻值,但其络穴尤其是足部的络穴则呈高电阻值。通过十二井穴对热敏感度的测定,可对疾病的虚实状态做出判定。一般来说,对热的敏感度降低者多为虚症,反之则多为实证,比如肝实热证,肝俞、太冲的穴温高于正常人的穴温。人们还利用冷光信息、红外线热象仪、液晶热象图和辐射场照像等技术对腧穴进行研究。李氏[4]报道了对6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利用“电脑经络探测系统”进行检测,发现68例患者的经络曲线平均值为64,低于该系统设定的正常值75,表示患者普遍存在气血虚,患病经络大致可定于少阳、阳明经,疾病与手少阳、手阳明二经气血虚有较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人们引用了信息论的理论对经络诊断进行研究,周氏[5]认为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经络诊断研究,应该引用信息熵的概念。由于它能对信息源确定性和组织性程度做出定量描述,故在医学中它能对机体中各系统状态做出客观的描述。经络腧穴的诊察可寻找出疾病的客观指征,根据客观指征判断经络的虚实及失衡状态,再结合四诊八纲辨证,准确地判断病发何经何脏,属虚属实,确定出治疗方案。经络诊察将传统的诊察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定性、定量地客观地诊断疾病,它具有灵敏性,实用性,科学性,故而经络腧穴诊察方法现代化的研究是中医诊断学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临床诊断手段之一,还可被视为判断疾病向愈的客观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刘云鹤.特定穴临床诊断法的研究.天津中医药杂志,1963,5(56):388

2 姚 军,王居易,杨会道.中医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 2000,(10):607~6103

3 张 军,李定忠.论体表—内脏相关性与经络的关系.中国针灸, 1995,(2):27

4 李 昕.应用“电脑经络探测系统”对面神经麻痹68例的检测分析.针灸临床杂志, 1999,15(2):46~47

5 周国平.从信息论探讨经络诊断研究中信息指标的分析方法.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8(2):62~6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