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压力探析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8 14:12

摘要: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调查来看,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问题是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主要有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情感的压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解析  作者简介:戚艳萍(1961-),女,北京化工大学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  此文为北京化工大学第6期党建课题  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新生进入大...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调查来看,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问题是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主要有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情感的压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解析


  作者简介:戚艳萍(1961-),女,北京化工大学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


  此文为北京化工大学第6期党建课题


  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新生进入大学,从高考成功的喜悦中走出来,面对的是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一系列急剧的转折。生活环境变了,生活条件变了,人际关系变了,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变了。这些变化,使他们感到很陌生,一时很难适应。原有的、习惯了的心理结构被打乱了,心理定势被破坏了。他们要去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要打破旧的平衡,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在新的平衡建立前,他们将面临各种压力。曾经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两个字“郁闷”,同学之间打招呼先问:你郁闷吗?见到老师来一句:老师,我好郁闷哪!仰天长叹:我郁闷啊!何为“郁闷”,所谓“郁闷”也就是烦闷,不舒畅。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为何郁闷?中国教育网于2003年9月27日至2004年2月13日,展开了关于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压力产生的心理障碍占60.83%。


  据调查,到2005年6月底,北京高校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中,已有14名自杀身亡,而去年全年,北京自杀死亡的学生为19人。[1]又一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的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2]


  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特有,据人民网2004年6月15日报导:韩国延世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就近来媒体报道的一系列自杀事件,分别调查了647名男大学生和529名女大学生。6月14日,延世大学公布的结果显示:在调查对象中有69.7%的大学生表示曾经想过自杀;46.2%的调查对象至少有一次想过自杀;18.4%的人曾经对自杀进行过详细设想;3.4%的人实施过自杀;有1.7%的人至少有一次自杀未遂的经历。据分析,学业压力和其他社会压力,诸如经济压力等是韩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此外,与异性、朋友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也是造成大学生萌生自杀念头的诱因之一。


  据了解,在美国,同龄人中,上过大学的人自杀率比没有上过大学的高50%,有37%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3]


  压力是指制伏人的力量,是一种由于对潜在危险(身体或精神上)的意识及试用消除危险而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状况。当环境条件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就可能产生压力。假如这种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那么就会产生疲劳、沮丧、无助、愧疚等心理,也就是郁闷心理。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有: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情感压力、沟通压力等。


  一、经济压力是贫困大学生的首要压力


  从目前来看,经济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来自高校的收费制度。尽管我国目前的收费并不高,如北京市今年的收费标准是:“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其他普通专业收费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三个档”[4]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贫困生,一般在10~20%左右,个别理工类院校达到25%。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因为除了学费外还要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年下来的费用要10000~15000元之间,他们只能靠贷款或向亲戚朋友借钱来完成学业。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如兰州大学的贫困生石小东就是期中的一个例子。但是,由于受自身的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有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这部分大学生将面临负债就学的压力,这种压力将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许多贫困生对家庭有一种负罪感。


  二是来自高校攀比消费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一些富裕家庭上大学时已是全副武装:名牌的笔记本电脑、多功能的手机、MP3、名牌的服装等,有的甚至于家长直接开车送来上学。这部分大学生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引起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为了缩小差距,有的伸手向家里要钱;有的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挣钱,如做家教、推销产品、甚至参与传销等;有的瞒着父母进行贷款消费;有的偷改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还有的竟然去卖血或“傍大款”等。他们追求一切能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高档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住公寓、租私房、学车、假期结伴旅游、搞生日Party等)。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的女大学生宁可饿肚子也要买进口化装品和名牌服饰,他们的消费欲望已远远超出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由经济压力造成的心理障碍不是因为穷,而是来自超越实际的消费欲望,总之,来自攀比消费的经济压力已完全超过了由于真正贫困所带来的压力。


  二、就业压力使部分大学生忧心忡忡


  据调查,92.74%的大学生存在就业压力;而77.5%的大学生回答在找工作期间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5]从分析来看,就业压力主要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


  首先,就业形势带来的压力。随着扩招的进行,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再加上有部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与现实所需不相匹配,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从2003年开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明显加大,每年都有近三成的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关统计显示,2002年6月,全国大学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4%;2003年6月,这个比例下降到了47%;2004年到9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尽管找不到工作的是少数,但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已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害怕成为其中的一员,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目标。这种本来发生在大四学生身上的心理危机已向大一甚至于高中延伸。


  许多大学新生从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十分关心本专业的就业状况,向老师打听,向高年级的学生打听,当得知不好的信息时,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有的要求转专业,有的甚至要求退学,整日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


  其次,来自对将来工作的恐惧心理。据调查,55%的大学毕业生不清楚自己适合何种工作,30%的人认为将来自己工作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33%的人觉得未来没有前途……。[6]这种不自信主要来自于社会对大学生过多的负面评价,如大学生“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学非所用”等,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将来的工作产生了恐惧心理,他们从怕找不到工作演变为害怕即使找到也干不好,他们害怕到社会上去参与竞争。


  第三,家庭及自己过高的就业期望带来的压力。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但是许多家庭对大学生和期望值却相当高,他们让孩子上大学的目的还是很传统的,并不是为了让到大学里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是为了出人投地,如挣大钱、当大官等。所以一些大学新生会向老师问一些奇怪的问题:那些当部长的人是怎样考上去的?上哪一个学校和专业当公务员的机会大?为发锻炼当官的能力,他们不是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削尖脑袋、投机取巧、想方设法打入学生会,捞个一官半职,名其曰:能力的锻炼。许多大学生为进不了学生会而苦恼,仿佛耽误了他们当官的前程。


  另外,还有一些被十年“文革”耽误学习、学历层次比较低的家长,把孩子当作他们的化身,希望孩子能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愿望或理想。这一切都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曾有一位北京的女大学生表露了这样的心迹:她的父母都是一般工人,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来说,他们家既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现在她上了重点大学,她要使他们家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活着应该有一些美好的梦想,但是假如期望值过高,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会导致他们不切实际的空想;另一方面,一旦美梦不能成真,会使自己感到沮丧和苦恼。


  第四,来自家庭背景的压力。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经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父亲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子女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亲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以及离退休、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子女工作落实率和升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而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父亲的社会阶层越高,毕业生的平均起薪额也越高,父亲为农民者比父亲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少400元和300元。”[7]这一现象使一些没有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更加感到前途渺茫。


  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是大学生要对自己和社会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首先要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不要听到风就是雨,造成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大学生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就业岗位不足,从主观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生留恋大城市,不愿意到小城镇或偏远地区工作,如在京高校的70%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京;二是许多大学毕业不现实要求高工资,当达不到预期的收时就拒绝就业,如工资低于2000元就不去,如2004年绍兴籍的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区就联手拒绝低于1500元的就业岗位。三是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就业,加入了“傍老族”的队伍。四是部分学生蓄势待发,准备考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其次要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中国的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所以,大学生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的改变是当前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但这也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大学生从宝变成草。无论何时,大学生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因为大学生是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杰出的大学生。据2005年8月10日中华英才网透露:企业对综合素质排名5%~15%左右的优秀毕业生的争夺渐进“白热化”。所以,如其在那儿空悲叹,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只要大学生积极去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就永远是社会的畅销品,积压只是暂时的。


  客观地讲,在同样的就业形势下,抛开院校与专业所导致的差别,真正存在就业难问题的大学生群体有一些共同特征:学习成绩差、综合能力低、没有特长、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或者眼高手低。临近就业,这些学生往往茫然失措,只能独自哀叹。


  三、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导致部分大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法适应大学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多年,然而我国的高考制度决定了中学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是一种封闭式教育;而大学教育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教育方式是开放式的教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从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扩展,并且有许多东西要学生自己课后去思考和研究,许多学生对此很难适应。首先,许多学生不会记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板书多了就多抄,板书少了就少抄,没有板书就没有笔记,慢慢的就跟不上教学进度,听老师上课权当听说书,当老师讲到精彩之处就哈哈大笑,当老师讲得理论性强一些时,就觉得没意思。其次,课后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许多学生只是学习记忆老师讲过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和答案,不注意学习掌握课程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有问题就束之高阁,既不查资料、也不问问题、更也不进行讨论。


  二是来自在群体中地位的改变。昔日的高材生走一起,许多学生已没有了往日的优势。如有的学生在中学一直是班干部,可在大学里却因没有特长而落选,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除了考试,居然什么都不行,这使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有的学生想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令自己大失所望;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他们感觉自己很土,个别学生为此睡不好,吃不香,心理障碍由此产生。


  三是考试的压力。许多大学新生对大学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中学时代,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忍受着频繁的考试,本以为过了高考关后就可以轻松一下,可没想到进了大学以后仍然要进行无休止的考试,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上研究生要考试,出国要考试,为了工作要去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口语考试,最后找工作还要进行面试和笔试……。这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感。


  四、沟通能力差,造成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


  有人说大学生智商高、情商低。这话虽然有些片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使一些大学生之间产生摩擦。各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人国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能可贵对于沟通能力强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难题,跨国公司不是照样要经营吗?但是对于一些沟通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相互之间就会产生一些摩擦,相互之间看不惯,互相之间嘲笑,但又不想欠让,就知道相互排斥,结果是两败俱伤,使自己陷入了孤独的窘境,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压力。


  其次,大学生中部分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强烈,给人际关系带来了麻烦。现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这一现象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上升而日益明显。作为独生子女,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其长处是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其短处是容易造成老人和父母的宠爱,他们在家里是“核心人物”,称为“小皇帝”、“小公主”。其中一些独生子女养成了不良的性格特征,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但又容易心理失衡。进入大学以后,这些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任性、自私、不合群、没有集体观念、没有牺牲精神、懒惰等,他们孤芳自赏,看不到别人闪光点,容易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和冷落,久而久之,心理压力就产生了。


  第三,沟通能力差而又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当今世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的素质之一,沟通涉及到工作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生发展息息相关,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团体关系,甚至国与国关系都离不开沟通。有效的沟通关系到人们社会心理、社会交往、经济合作效率、素质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大问题。2003-2004年度对大学生问卷调查表明:86.4%的学生在公共场合介绍自己时恐惧;51.7%的人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有心理障碍;19.6%的人很不容易交上朋友。(“沟通教育:健康人生的必修课”,《光明日报》,2005年1月12日。)大多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属于内向型,他们不善言谈、不善交流、不善表露自己的情感,他们的自卑感较强。


  第四,由于贫富差距带来的距离感。许多大学生都认为贫困生和富裕生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比较难沟通。主要是他们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相互之间有一种距离感。有的是喝牛奶长大的,有的还不知道牛奶是什么味;有的已吃尽了天下,有的却不知道还有肯德基这样世界著名的快餐店;等等。一位来自西部农村的女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从小到大我都觉得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是不错的,在上大学前并没有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但到了大学以后才发现城里人居然是这样生活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曾经有一位西部的新生这样对老师说:“他们省来的学生已达成协议,毕业后都回去建设家乡”。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当他谈到原因时却说:“因为他们宿舍里来自东南沿海的人瞧不起来自西部的人,特别温州和深圳的同学,所以他们要争一口气,改变家乡的面貌”。可见贫富差距已成为构成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也许来自富裕地区和家庭的大学生会一些优越感,他们在无意会流露出瞧不起贫困地区和贫困生的情况,但是作为贫困大学生用不着自卑,不管是地区的贫困,还是家庭的贫困都是有历史原因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逐步改变这种现象,我国的贫困人口不是逐年在缩小吗?作为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你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贫困生,因为你现在的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由你的父辈创造的,消灭中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样有你的责任。


  五、不正确的恋爱观,引起部分大学生情感压力


  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情感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大学生正牌青春年少,谈情说爱之心早已有之,只不过在中学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而无暇顾及,进入大学以后,这些少男少女聚到一起再也无法抑制春心,他们开始捕捉机会,寻求恋爱对象,许多学生在入学后一两个月内就“搞定”了,真可谓“深圳速度”。说得夸张一点,都没有搞清楚对方姓甚名啥、来自何方就投入爱河。其实,许多大学生也知道,这样搞对象的成功率很低,但他们还是加入其中,从分析来看,目前大学生搞对象的心理也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了弥补空虚和寂寞的心灵。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父母让他们来上大学的;或者说不上大学没有什么事做;也有的说既然考上了也就来了;还有的说听说大学里挺好玩的,来走一走,看一看等。正因为这样,面对大学里相对宽松的环境和较为轻松的学习,他们觉得无事可做,为了打发时光,弥补心灵的空虚和寂寞。


  第二,攀比心理。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生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别人搞对象,你不搞对象觉得很没面子,仿佛和舞场里没有人请你跳舞一样。这使一些本来不想马上搞对象的大学也加入到这个行列,要不然他们会感到十分压抑。某高校的一位女大学生为此得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当老师与她沟通时,她这样说:我觉得在大学里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搞对象,但许多学生都在搞对象,这使我很矛盾,搞吧,怕影响学习,不搞吧,又怕别人笑话我没有人要,所以我晚上经常睡不着。


  第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曾经在北大和清华的大学生中进行过一次大辩论,题目分别是:“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学得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辩题呢?由于社会偏见及女性自身的弱点,女性在就业、晋升等方面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有些地方出现了女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就业难的现象。这使本来想大显身手的女大学生,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她们放弃了奋斗的目标,“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论调悄然兴起,少数女性便寄希望于找个好丈夫。如大三、大四的女大学生去登征婚广告,开出的条件基本都是“学历本科以上,月收入5000以上,有房有车”的“社会成功人士”。她们的所作所为已失去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应有的自信、自尊、自爱和自重。


  轻率行动带来是严重的后果,一些大学生交友过程中没有把握住分寸,再加上受所谓的“试婚”论调的误导,当发现对方并非理想人选时,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个别女大学,对失恋和失身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她们没有守住最后的防线,一旦恋爱失败,本来没有估计到的压力由然而生,使她们觉得无脸见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针对大学生的种种心理压力,已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这不仅仅是某个大学生、某个家庭、某个学校和某个部分的事情,而是一个十分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建立放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机制,真正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