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历史学论文 > 正文

探析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界限

来源:UC论文网2016-01-14 20:50

摘要: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和对待历史,使人们摆脱了以往历史观念和史学方法的困惑,实现了人类思想认识的伟大变革。在认识和对待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和对待历史,使人们摆脱了以往历史观念和史学方法的困惑,实现了人类思想认识的伟大变革。在认识和对待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重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和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人民立场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观点、价值导向的观点,不仅提供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演进历程、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自觉选择和基本路径。上述四个维度是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重要界限。以此为依据,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出种种否认中国近代历史主线、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抹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丑化党的领袖和历史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认清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事件的真实与虚构、历史过程的正向与反向、历史人物的崇高与丑陋等重大问题上颠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结论的目的。

  一、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实事求是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与以往思想家的根本区别在于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社会存在的客观性,主张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作用是以客观世界的第一性为前提的,并因此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认识客观世界和历史演进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把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作为认识历史和把握规律的前提。以往思想家在梳理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中,以人的主观认识为出发点,描绘了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多种图景,但这种“头足倒置”的认识方法把客观存在的历史演进涂上了虚无的图景,最终把人们带入依赖上帝、天才或其他非人力因素实现人的理想的虚幻境地。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的客观事实出发认识历史并探寻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从根本上解释了历史的由来、现实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都是以人的活动为根本的自然历史活动。人不仅创造了历史,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并提出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前景。因此,唯物史观认识和对待历史的基本立场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不局限于对客观事实的简单诠释,而是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真实描写探索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

  中国共产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认识路线,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思想传统相契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而且凝聚了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智慧,为中国历史研究确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了中国历史研究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实事求是的历史观既坚持和强调求实,也坚持和强调求是。首先,实事求是的历史观要求历史研究必须求实,即从客观事实出发而不是从人们的主观臆断出发去探索历史问题。了解历史真实是认识历史、把握规律、启迪后人的客观前提和重要因素。

  其次,实事求是的历史观要求历史研究必须求是,即在研究和叙述历史的过程中善于找到历史事实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过去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对于认清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叙述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特征是在历史问题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为了否定或肯定某个事件,或者为了表达某种现实诉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进行片面介绍或主观判断。一是表现为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无限放大某个历史事件本身乃至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不是全面地认识历史事实,而是以某个具体事件代替整个历史过程,以某个事件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整个历史进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中,就有无限放大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革”错误的现象,以这两次不成功的实践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0年的历史进程,进而制造改革开放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30年的对立,其目的在于根本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表现为从故事出发而不是从历史真实出发认识和判断历史,按照个人的主观认识臆断历史事实,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编织历史故事,以达到误导群众和误导历史的目的。例如,苏联解体于1991年,其直接的历史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全面抛弃马克思主义并接受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方案,导致经济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最终解体。但有人无视这一历史事实,从否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需要出发,把苏联解体的原因推向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它违背了人性和历史基本规律,抛弃了人类文明积累而倒退了人类历史。它无视人的自由权利,在一个荒谬的制度上用国家意志来控制经济,导致经济的一次次崩溃”.[1]

  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观,这类歪曲史实、臆造规律的历史观就不攻自破了。

  二、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人民立场维度

  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类的解放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工作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们研究和对待历史的根本立场与观点。这一立场就是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与核心内容。针对以往历史着作中只见英雄、不见群众的现象,恩格斯指出,历史研究要重视历史人物的动机问题,即使是非常杰出的历史人物,其历史活动的动机也来自于广大群众、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的动机,这种动机使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成为“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3]

  认识和对待历史的人民立场,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强调和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构成了历史的主要内容。那种把历史人物的个人活动描写为全部历史的方法,是出于对历史运动真正动因的无知,是对历史运动表面的一般性认识而非规律性认识。二是强调和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的最终评价者,只有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正向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体现在人民立场的历史观上。中华民族是高度重视历史并善于在历史进程中寻求发展借鉴的民族。一部“二十四史”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也让我们在其中获得了诸多现实启示。但是,以往历史记述的最大特点是以帝王为中心线索,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没能得到全面反映,其根源在于英雄主义的历史观。毛泽东在研究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历史中,特别是在研究和总结中国近代历史中,用历史唯物主义替代历史英雄主义,建构了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历史线索的历史研究模式。一是强调要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为历史活动的中心,作为历史叙述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指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群众的斗争只看做重要条件之一的说法,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4]

  因此,叙述历史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出发,宣传历史要多宣传人民群众的生动事迹,少宣传个人。二是强调科学评价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特别是要正确评价历史上人民群众反抗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的伟大斗争。在古代历史着作中,人民群众反抗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无不被冠之以“匪”和“盗”.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并热情讴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高度评价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斗争。

  人民立场是研究和回答当代历史研究中许多重大事件的一把钥匙。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主题和主线地位,主张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应该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似乎这是从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一般原理出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解读,但实际上这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环境、历史任务、人民诉求的漠视和否定。其一,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认识和判断历史。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主义的专制已经阻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的历史诉求是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没有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就不可能实现人民幸福。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中国即使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只能是资本的解放和发展,而不是人民幸福的实现和发展。其二,否定了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国从积贫积弱发展到1资本主义的恩赐。历史虚无主义否定近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伟大斗争的历史地位,贬低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因而不能担当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力军,最终寄希望于难以发展的新兴资产阶级甚至寄希望于西方殖民势力的“帮助”.

  三、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阶级分析维度

  阶级分析是许多近代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秉持的观点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了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更加深刻和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历史的演进历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演进历程。唯物史观的重大发现是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

  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地位决定的,并由此使人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和阶级。所以,恩格斯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6]

  马克思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分析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把被以往历史学家描写得十分混乱的历史进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找到了阶级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秉持阶级分析的历史观,马克思研究了欧洲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规律,在转向东方社会研究后进一步揭示了俄国乃至亚洲国家的演进规律,进而在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研究中揭示了原始社会的特征及其向私有制的演进规律。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是透过复杂的阶级关系得出了阶级斗争的最终结局是阶级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阶级分析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分析和认识历史的客观标尺,也是构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持。

  中国共产党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和探索中国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向,并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提供了思想方法。首先,接受并运用阶级分析的理论研究和解答中国的问题,是毛泽东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是毛泽东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基本方法。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使毛泽东实现了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并由此“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7]

  其次,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研究中国的历史演进,改变了旧史学关于历史的基本看法。毛泽东不仅把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放到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而且深刻分析了被多种社会矛盾所缠绕的近代历史,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不同利益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毛泽东说:“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争,实是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8]

  再次,深刻回答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指出:“现时国内颇有些人怀疑或反对阶级斗争的,这是不了解人类进化史的缘故。”[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和矛盾关系,这在阶级社会中始终通过阶级关系来表现和体现,在这种矛盾关系激化的情况下就会表现为尖锐的阶级斗争并导致旧的社会关系的崩溃和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在当今时代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厘清复杂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基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是否定阶级关系的客观性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一是否定阶级关系的客观性。阶级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始终是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争论的焦点。历史虚无主义看到了无以数计的个体的存在和价值,但忽略了由于共同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共同社会地位以及共同利益,尤其忽略了阶级矛盾尖锐对立时阶级内部的高度一致以及阶级之间的相互斗争。只有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作出科学的解答。如果否认了阶级分析方法,就根本否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必然性,就根本否定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和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二是否定阶级斗争的客观性。阶级关系的客观存在决定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历史虚无主义看到了利益冲突各方的客观存在,但往往否定阶级社会利益冲突的阶级斗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存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利益诉求不仅表现为同一利益群体的同一性,而且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巨大差别。由于多种所有制关系的客观存在,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客观上存在着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这种对立的性质不同于公有制下劳动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是阶级关系仍然存在的客观表现。只有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有清醒的认知,才能制定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四、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价值导向维度
  
  价值导向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0]

  因此,人类研究和探索历史的活动也是具有鲜明目的性的活动。但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人们认知能力和认识方法的差异,都会影响历史研究目的的确立和历史研究的结论,这就是历史研究的价值导向。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进程的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以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为价值取向,由此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客观历史过程的观点和方法。这种价值导向的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价值导向的判断标准。判断历史事件的性质要强调和坚持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演进中所起的作用是推动还是抑制了社会的进步,因为生产方式是历史波动的中轴线,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较低形式向较高形式的发展才具有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二是坚持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基本原则既表现为认清真实的历史,也表现为把历史动机与历史结果相统一,不仅看人们历史活动的动机,更要看历史活动的效果,因为“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11]

  三是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分析要坚持道德批判和科学批判相统一。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既深刻揭露了其剥削压迫工人阶级的非道德本质,又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非常革命的作用”,[12]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忽视价值导向就会偏离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滑向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不仅高度重视历史研究,而且强调和坚持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首先,毛泽东在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问题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和借鉴,坚持和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价值导向。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优秀传统,从司马迁《史记》的“太史公曰”到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精彩点评,都体现了价值导向的历史观。如果古代史学家的价值取向是为封建统治集团服务的话,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毛泽东主张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启迪现在,树立民族自信。针对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所造成的某些中国人的媚外心理和恐惧心态,毛泽东强调要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找寻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3]

  再次,毛泽东主张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对历史人物既要肯定所起的历史作用,又要认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毛泽东对秦始皇、曹操等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给予了历史的肯定,主要是基于他们以自己的活动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民族融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对他们实施的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翻案”.历史研究的价值导向是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本质的利剑。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是以抽象的人和人性为出发点,回避或抹煞历史进程中人必然表现出来的社会性,用抽象的个人的价值替代客观存在的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从而把历史研究和历史评价引向否定现实社会的途径。其一,以道德评价代替科学评价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特征。

  历史的发展是在矛盾对立和矛盾解决中不断进行的过程,期间不仅体现着和谐与和平的社会正义,也伴随着剥削压迫与战争杀戮,如果仅仅以是否有死人的事情发生作为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那么全部历史必然是完全黑暗的世界。其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思维底线。现实版的历史虚无主义以近代特别是当代中国为讨论内容,并以人民群众长期认同的历史事实作为颠覆对象。否定近代中国历史是人民斗争的历史,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坚持党的领导的现实必要性;否定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从而否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否定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英勇奋斗的革命志士特别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人物,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中国的过去是黑暗的,中国的现在是扭曲的,中国的未来只能寄托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甚至寄希望于西方资本主义。这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违背历史规律、违背人民意愿的主观臆断和一厢情愿。

  参考文献:

  [1]尹保云。要警惕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J].炎黄春秋,2014(5)。
  [2][5][6][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60,252,2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4]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选载(四)[J].党的文献,1993(4)。
  [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
  [8][9]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3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