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分析听力障碍学生在生活素材中获取数学意识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9 20:07

摘要:

摘 要:学习数学,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听力障碍学校的数学

  摘 要:学习数学,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听力障碍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一是教学中,创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是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三是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四是开展课外实践,拓展数学的应用,深化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五是同家长共同为孩子创造数学应用的情境,培养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能力;意识

  一、素质测试中的问题

  在上学期期末,笔者用了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一份素质测试卷对自己班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全班都非常不理想。特别是李秋玲同学,是个10岁可爱的小姑娘,听力在全班来说是很弱的,只有用力拍桌子才听到。她喜欢画画和跳舞,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县艺术节的比赛。学习上非常努力,数学成绩也丝毫不差。这次数学考试的失败,值得深思:李秋玲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帮助孩子,才会使她重新燃起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试卷和平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她对书本上的题目解起来游刃有余,说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而一旦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显然这是不够的。归根到底,无论是校内的学习还是校外的学习,都存在着只重视掌握知识,而忽视知识的应用的症结。李秋玲因其特殊的身体原因,上课学习的时间有限,往往使老师和家长更重视辅导她课本知识的学习;还因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就更加忽视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全班听力障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全班听力障碍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就必须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像李秋玲一样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再有,《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笔者认为,在小学聋班的数学教学中也要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

  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使听力障碍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在她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

  三、培养听力障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在手语交谈中,感到李秋玲对学习数学只重视成绩,对学习数学的用处认识不清,于是常常和李秋玲交流。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一方面,数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笔者还利用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她说明:数学也是应用技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精确、更深入简洁及更善于创新……总之,数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

  1.创设情境,导入生活化

  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时,笔者出示了李秋玲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的四张不同比例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照片,请同学们观察后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那一张,并且说明理由。李秋玲坐在笔者身边,指着放大了的照片一一仔细观察,然后用手指着照片的长和宽,她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并感受到一张小小的照片还藏着数学知识,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通过课前导入生活化,培养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获取数学信息的意识,初步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为培养李秋玲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打下基础。

  2.适当改编,例题生活化

  例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对例题进行了改编,从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邓老师比李秋玲大20岁,请你算一算,李秋玲同学在1岁、2岁、3岁……到现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写。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到厌烦。学生说:“李秋玲在不断地长大,李秋玲的岁数每增加一岁,老师的岁数也增加一岁。”这时笔者说;“虽然李秋玲和老师的岁数都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变?我们能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吗?”从而进入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因为有李秋玲的情况参与教学活动,她听起来自然格外用心。

  3.回归生活,练习生活化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掌握了知识后,要及时应用于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在学了比的应用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按不同比例配制橙汁饮料,体会自己喜欢按哪一种比例配制出的味道。李秋玲认真地做了盐水的配置,不满意地吧唧着嘴,“味道太淡了,只比白开水强一些。”“那你看怎么做,盐水的味道就浓了?该加水,还是加盐呢?”“当然是盐了!”她开始忙碌起来。又一次品尝后,她激动不已,还说以后可要自己配置盐水或饮料喝了!

  这样练习后,当生活实际中的情景再现时,李秋玲和同学们就会再现所学知识时的情景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

  1.搜集家庭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事例

  平时作业里,笔者总是请学生们收集单据,如买茉莉花的票、超市的收费小票等,把这些放大,便于李秋玲观察,帮助她发现上面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和课上学的数学知识有怎样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是怎样在生活中应用的。

  2.搜集社会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看电视时画面上出现的统计图,报纸上登载的各种数据,商场里的打折信息等等,也是李秋玲需要关注的。并且经常在课上让她和同学们交流,发表自己对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见解,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存在。这样做的结果,使李秋玲把课内学习的知识和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既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又培养了李秋玲的应用意识。

  (四)在课外实践,拓展数学的应用,深化听力障碍学生的应用意识

  当然,虽然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渠道,但还是不够,还要有课外活动及作业做必要地补充。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到课外,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开拓课后应用知识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带李秋玲到车棚观察卢老师单车的三角架。搞小调查。平日游戏时,和孩子们一起玩扑克牌,引导李秋玲观察扑克牌中的字母,问李秋玲“这些字母分别代表什么?”公园看挑花时,指着路标讲方位,体会课堂中讲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经意间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和家长共同为孩子创造数学应用的平台,培养应用意识

  每次家长来接李秋玲,总是她的家人交车钱、找车钱,何不利用这个资源,给孩子机会实践呢?在和李秋玲妈妈沟通后,孩子有了第一次尝试。看着她拿着每一张面额不大的纸币,伸着手算着,她应用元、角、分的数学知识就这样开始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孩子不再怕了,反而乐此不疲。尽管李秋玲听力上有障碍,但她的触觉和视力却特别强,在学习完轴对称图形后,和家长一起训练李秋玲把数学知识和中国剪纸结合起来,意想不到的是,李秋玲同样剪出了漂亮的轴对称剪纸作品。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李秋玲一点一滴的变化,在欣喜她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更深刻地感悟到:培养听力障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因此,笔者觉得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慢慢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云尔.特殊教育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梁纪恒.特殊儿童的教育鉴别与评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