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理学类 > 化学论文 > 正文

研究导师团队下应化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8 20:23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统计数据显示,近 10 余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数量较以前增加很多,而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增长远远落后于研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统计数据显示,近 10 余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数量较以前增加很多,而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增长远远落后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师生比例不协调,再加单导师制占主体地位的培养模式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2].目前,单导师制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局限性日益凸现,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探索导师团队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本文针对东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探讨了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 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

  1.1 生师比过高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迅猛,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 2020 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到 200万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随之要求研究生导师数量要有相应的增长[3].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学生数在部分高校早已超过两位数,师生比例严重不协调。加之许多导师除指导研究生之外,还要承担课程教学、参加会议、申报项目和出国访学等任务,实际上导师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 单导师制不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研究生导师各自为政、孤军奋战不愿与其他导师携手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利于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一是提高实践能力。高等学校的导师多偏重于理论研究,少实践应用,现今研究生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去向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将面对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且复杂的研究对象,只有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过硬,才能提高科研创新效能。因此,由不同知识背景的导师协同合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二是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培养成果体现在其实践能力的增强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考核在学位论文与发表论文上。任何一篇优秀的论文都不仅涉及本学科知识,还会涉及到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每个导师对自己所在的学科或研究领域都有着较透彻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但对其他学科或领域可能知之不多,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研究思路,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1.3 导师队伍缺乏培训

  随着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之高校科研任务的加重,导师疲于培养研究生和完成科研任务,无暇进行自身的“充电”,导致部分研究生导师不能集中精力更新知识与提高自身素质。再者,部分新导师缺乏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很多导师把研究生当成了自己团队的科研人员,让其去完成自己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而没有精力去思考和研究如何“培养”研究生,以及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胜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艰巨任务。另外,还有一些导师忙于行政及社会事务或自身不思进取,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5].

  2 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化学专业全体导师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构建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该研究生导师团队由相同学科专业、不同专业特长、不同知识层次的导师以及部分优秀的青年教师构成。导师团队主要有以下 5 个鲜明的特点:(1)专业层次上,以本专业为主,相近、相关专业为辅;(2)职称层次上,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相结合;(3)学历层次上,博士、硕士学位相结合;(4)教师来源上,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相搭配;(5)年龄层次上,老、中、青相结合[6].这样一个由专业特长不同、职称学历互助及背景年龄互补的导师组成的复合型团队,相互补充和促进,有利于研究生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提高其创新能力。导师团队的基本模式是主导师(校内)+副导师(校内或校外)+助理导师[7],可以采用以下 4 种模式进行组建。

  2.1 主导师(校内)+副导师(校内)+助理导师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建的导师团队,其特点是相互间比较了解,可以依托已有的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培养研究生。目前,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化学为主,与农药学及食品科学相结合。如应用化学与农药学交叉的导师团队模式为教授(博导)+教授(博导)+助导;应用化学与食品科学交叉的导师团队模式为教授(博导)+副教授(硕导)+助导。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导师团队促进了研究生的学习和交流,扩大了研究生的知识面。

  2.2 主导师(校内)+副导师(外校)+助理导师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校内专家与其他大学的专家组建的导师团队,其特点是能够利用其他大学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丰富研究生的学习经历。该模式中的“外校”不仅局限于国内,更拓展到国外的大学。近几年,应用化学专业与美国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究生的互派学习,形成了国内教授+国外教授+助导的联合导师团队模式,既开拓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显着提高了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

  2.3 主导师(校内)+副导师(科研院所)+助理导师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校内专家与科研院所专家组建的导师团队,其特点是能够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实现校所间科教结合、优势互补,达到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有利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联合培养,形成了教授(博导)+研究员(博导)+助导的导师团队模式,从而使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2.4 主导师(校内)+副导师(行业企业)+助理导师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校内专家与企业专家组建的导师团队,其特点是能够将产、学、研有机结合,锻炼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通过与哈尔滨光宇蓄电池有限公司、三精制药等企业合作,形成了教授(博导)+高级工程师+助导的导师团队模式,显着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且使培养的研究生更能适应和满足行业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研究生的就业率。

  3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优势

  3.1 显着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1.1 研究生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研究生导师团队实行导师集体决策制,共同为研究生选课、选题、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培养方案及共同设计研究生的实验路线等,共同监督和检查研究生的课程情况及实验的进展情况,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导师集体决策制克服了单导师的弊端,发挥了团队的智慧,提高了决策质量,体现了管理水平,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8].

  3.1.2 研究生团队意识得到培养 导师团队是一个整体,全体成员为了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合作。研究生每次的阶段性汇报、总结都是在导师团队共同探讨、协商和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处在集体指导的氛围中,增加了与各导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集体氛围和集体力量的熏陶下,形成较强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高年级和低年级的研究生之间形成了传、帮、带的合作氛围和良好的团队环境,使研究生整体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培养。

  3.1.3 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团队成员不同的学术背景、学术风格、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以及学缘结构,使得他们对同一学术问题的研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的过程中,导师们的思维进行相互的碰撞,充分发挥了团队内各位导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优势,提高了研究生培养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综合性。如应用化学与农药学团队的研究生在前期工作中,在应用化学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合成新的化合物,后期在农药学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物活性、酶活性的研究,充分接触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前沿性研究;在对应用化学与食品科学团队的研究生进行培养时,前期在食品科学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测定食品的加工特性和生物活性,后期在应用化学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对食品中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使学生利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完成了研究工作。学生在掌握了化学领域的研究技能后,能够进行学科交叉与融合,研究成果在国外优秀期刊上得到发表。近 3 年来,在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成功申请研究生创新课题8 项,共发表研究论文 30 余篇,其中 20 余篇被 SCI 或 EI 收录,并有 3 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较之 3年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零的突破,全面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 有效实现学科交叉

  导师团队模式是实现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各学科彼此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界限日益变得模糊。以化学学科为例,它与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都相互交叉,密不可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通过培养研究生这一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有利于研究生集各学科特长,吸收各学科精华,有助于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实现学科交叉[9].

  3.3 有利于导师团队队伍建设

  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能力,提高培养质量,而且能够拓宽导师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导师们在不断交流、切磋和探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领域,扩宽了研究思路,激发了研究灵感,提升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学术水平[10].导师团队中资深导师和年轻导师恰好是互补的关系,资深导师基础扎实、经验丰富,但精力有限;年轻导师接受新鲜事物快,富有激情和活力,敢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科研理念,两者相互补充和促进;而且在工作中,年轻导师在资深导师“传、帮、带、导”的培养与带动下,促使其努力工作并不断创新,快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

  总之,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单导师制局限性凸显,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行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已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导师团队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重基础、宽领域、强技能的高层次人才,进而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建坤。2014 年研究生招生五大变化[N].中国教育报,2013-10-10(7)

  [2] 刘彩红。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J].高教探索,2012(5):104-106

  [3] 高明生。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7):34-35

  [4] 高志芳。导师团队模式下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113-114

  [5] 李雪治。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必要性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71-172

  [6] 岳国峰。基于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01-402

  [7] 苏菁,江丰。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8):62-63

  [8] 张意忠。论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1):130-133

  [9] 夏士雄,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65-67

  [10] 宋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1(4):85-88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