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效果简论

来源:UC论文网2015-12-03 17:5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部囊肿行开创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72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开放

  [摘要]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部囊肿行开创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72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开窗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及随访半年的手术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治疗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在随访半年内均无患者复发(P>0.05)。 结论 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减少了对患者的手术损伤,便于患者快速康复、出院,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囊肿;临床;开窗减压术

  口腔颌面囊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分为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其中主要包括角化囊肿、根尖囊肿、含牙囊肿等,外观上以球形为主,常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且患者多无自觉症状[1-2]。当前,口腔颌面囊肿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传统的囊肿刮治术、颌骨切除术等。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大,对颌面部易造成牙齿、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的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颌面部外形及功能,随着开创减压术的出现,其在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究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72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5~69岁,平均(51.2±4.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0.3)年;观察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4~67岁,平均(50.9±4.2)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3±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即患者在全面术前检查无问题后进行局部麻醉(选下齿槽神经局部阻滞麻醉),观察患者囊肿位置及大小,选择在患者囊肿膨隆明显、表面最为薄弱处取一个3 cm切口,切开骨黏膜,采用翻瓣术将暴露出来的骨板予以处理,去除较薄的骨片、骨壁以充分暴露囊肿壁结构,切下部分囊壁进行病理送检,接着吸净囊内液体,将开口扩大至2 cm×1.5 cm后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囊腔,待囊腔洗净后,采用间断缝合将囊肿上皮与口腔黏骨膜缝合,并置入碘仿纱条进行引流。术后对患者进行餐前、餐后的生理盐水漱口,直到患者康复、出院;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体为根据X线、CT等检查确定囊肿部位、大小、周围组织关系后进行常规翻瓣、凿骨等操作,刮除囊壁及内容物,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囊腔,洗净后进行引流、缝合,术后处置同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随访形式主要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术中出血量,观察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半年内的复发率。治愈:患者的囊肿完全摘除,且手术切口基本愈合;改善:患者囊肿明显缩小,但尚有部分残留;未愈:患者并发感染,行抗感染治疗或(和)切开引流后感染症状改善但囊肿未摘除,治疗有效例数=治愈例数+改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治疗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下牙槽神经损伤1例,骨质缺损3例,牙齿缺损2例,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骨质缺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的半年内均未发生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颌面部囊肿常以口腔上皮及上皮细胞的增殖为主要原因,发生液化囊性病变,此类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患者就诊时囊肿扩大已影响到其正常的口腔健康和功能性障碍[4-6]。

  传统的口腔颌面囊肿刮治术和颌骨切除术被认为手术切除范围过大,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易造成患者出现牙齿缺损、骨质缺损等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7-9]。本文重点探讨开窗减压术,通过囊肿的小切口消除囊腔内的液体从而达到减小甚至消除患者颌面部囊肿的目的。开窗减压术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明显缩小了手术切口,在解除囊肿对周围组织压迫、破坏的同时,还促进了囊肿周围骨质的修复与重建,对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进行引流和术腔口的餐前、餐后冲洗以促进囊肿的初步消除和原有组织的重建、恢复,有效规避了患者的术后感染[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优于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开窗减压术更符合当前的微创手术观念,减小了患者的手术损伤,加快了患者的康复。36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94.4%,与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83.3%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窗减压术的临床效果不差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国内有文献[13-14]报道,开窗减压术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可能与本次实验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有关,具体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中均未出现复发情况,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6.7%(P<0.05),表明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的安全性较高。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