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从称谓语看社会变迁

来源:UC论文网2015-11-22 20:36

摘要:

摘 要:不同于欧美国家称谓语的简洁单一,我国的称谓语繁多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敏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 的变化,在新的 环境 中称谓语的用法也出现了诸多的改变。本文通

  摘 要:不同于欧美国家称谓语的简洁单一,我国的称谓语繁多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敏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中称谓语的用法也出现了诸多的改变。本文通过对亲属的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及新兴称谓语试图分析社会变迁与称谓语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体系;社会变迁;语义演变


  作者简介: 王鹤翔(1992-)女,河南郑州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011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兰州大学青年传媒集团《兰大青年》责任编辑,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一、对亲属的称谓的时代变迁 
  中国自古就重血亲,21世纪之前大多还是大家庭生活,按照类别来讲,对亲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爷爷、奶奶、外公(姥爷)、外婆(姥姥);岳父、岳母、爸爸、妈妈、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夫、姨母;哥哥、姐姐、嫂嫂、姐夫、弟弟、妹妹、弟妹、妹夫、堂哥、堂嫂、堂姐、堂姐夫、堂弟、堂弟妹、堂妹、堂妹夫、表哥、表嫂、表姐、表姐夫、表弟、表弟妹、表妹、表妹夫;女儿、儿子、女婿、媳妇;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可能各地方言的确切叫法又有所不同,但是这些通俗叫法却是为大家公知且最常用的。 
  其实,这些对亲属的称谓,从古至今并没有改变许多,而且像“爸爸”“妈妈”甚至还是在世界范围内以相同的发音叫了成百上千年。然而,在新时期我们会发现,某些亲属称谓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例如“堂”“表”关系中如“堂哥”“表妹”,我们常常会省略“堂”“表”字,直接称为“哥哥”“妹妹”,导致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堂”“表”观念,从而“外”“从”“堂”“表”的使用虽然在书面用语上还能常常见到,但口语使用上频率却越来越低。再则,另一些称谓语的指意功能在扩大,例如现在许多人都将嫂嫂、大姑子、姨姐称为“姐姐”,婆婆、岳母都称为“妈妈”。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妈妈弟弟的妻子,也就是我小舅舅的妻子,按理来讲应该称为“舅妈”或者“舅母”的,但无论是我还是我的表姐,亦或是我的表哥,我们都没有按照常规来称呼她,而是叫她“**姨姨”。按照我们的回忆,在舅母结婚之前我们都是这样称呼她的,而她过门后觉得我们叫她“舅妈”显得生分了,于是我们延续之前的叫法叫她“姨姨”。这种没有改口的情况还发生在我表姐夫身上,结婚之前我们都叫他“哥哥”,所以表姐表姐夫结婚后我们依旧称他“哥哥”。事实上,这种不改口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我家,据我了解,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从影视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这些。 
  这些称谓之所以发生变化,其实还是和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大家庭剧减,三口之家的数量越来越多,家庭成员数量变少,因而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显现逐渐减少,一方面造成了诸多亲属称谓使用频率的减少,可能很多城市的独生子女一年才能见到远亲一面;另一方面甚至可以想象出,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后代将不会再有“表哥、表姐”“堂哥、堂姐”,这些称谓也必将逐步被遗忘、被淘汰。再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亲友之间可能不会像男耕女织时期有大量的时间来往沟通感情,大部分亲属在重大节日或过年才能好好一聚,因而会对亲情更加渴望,称谓上也会叫得亲昵。 
  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随着社会发展、思想开放,对长辈直呼其名的现象越来越多,例如对堂表兄、堂表姐,很大一部分人会以“名字+哥哥/姐姐”的方法来称呼。在许多地区,对于同辈份的人更是直呼其名,甚至对年龄比自己小但辈分比自己大的人更是如此。当然,这里的叫名字一般来讲都是小名,显得较正常称谓也更加亲昵。但其中最为特殊的例子是,现在许多城市孩子也会以父母名字取代“爸爸”“妈妈”的叫法,这种情况下有直呼父母全名的,有“老李”“老王”“小马”这样以大小冠之以姓氏的,还有“臭爸爸”“香妈妈”的叫法,此外,随着港台电视电影在大陆的热播,尤其是近期“爸爸去哪”节目的热映,“爸比”“爹地”等称谓在00后大为流行。这些现象的产生,反映了“家族本位”思想已经逐渐被“人本位”思想所代替——这也是一种空前的解放与和谐的氛围。 
  二、社交称谓语的词义转化 
  社交称谓语一向十分讲究,如尊称对方父亲为令尊/令严,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令慈,尊称对方女儿为令爱/令媛,尊称对方儿子令郎/令嗣/公子;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父,自己的母亲为家慈/家母,指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妹/弟,自己儿女谦称小犬,自己妻子谦称拙荆/贱内,自己谦称为在下/鄙人。这些虽然一直保存到现在,在我们父辈偶有用到,但在80、90后中已经几乎不再使用了。 
  如“汝、尔、子、而、公、君”等尊称,我们一般做“您”来讲,而古时常常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称,现代人由于没有了表字,所以用姓、名表谦称的含义也不明显。自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来,尊卑的阶级观念逐渐被废止,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因而现代文明给人观念的影响就是,对人有礼貌、谦虚、礼让,但也没有必要过分贬低自己,古时那些称谓大部分也就被人遗弃了。 
  现在的社交称谓语虽然少了古时那么多的等级要求,但也并不意味着随着古用语被废弃使用、实际社交用语减少了。相反,由于观念的开放,表达形式反而更加丰富而生动。最主要的形式,是姓名称呼类,可称呼全名,只称名的半称以及用“老/小”加姓的半称。第二种显得亲密,而第三种显得庄重,也最为常见。此外,无称代称也很常见,比如“喂”,“您好”“劳驾”“嗨”等等,倘若完全不了解对方,一般会用上述几种引起对象的注意。此外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为表亲昵,面对小孩子时常常跟随小孩子的叫法叫自己的熟人“爸爸”或“妈妈”。 
  当然,时代在发展,称谓语的用法也在不断改变。“同志”,“先生”“小姐”等词就是带有时代印记的,也是社交称谓语中意义变化最大的几个。

  《辞海》中对“同志”这个词有三项释义:1、志趣相同的人;2、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成员相互的称谓;3、我国公民彼此之间的一般称谓。在古文中,“同志”当取志同道合的人之意,如《国语》中写道“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也有“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因而这个词既可当名词也可当代词,都是较高雅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称呼,也显示出了古代文人的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但终归是对友人的惺惺相惜的情谊。而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之间却开始互称“同志”。孙中山也曾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再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党纲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于是,在中共中央领导的通信或是讲话中,常常能听到“某某同志”的说法。而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词带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与“敌人”一词词义相对立,无论是熟识的还是陌生的人,“同志”俨然成为了最普通的称谓,譬如“邓小平同志”“雷锋同志”。“同志”并同“师傅”这些称谓盛行一时,可以算上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标记了。到了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同志”一词的含义被彻底颠覆,成为了“同性恋”的代名词。从1988年香港Lesbian d and Gay Film Festival时有人建议将“同性恋”翻译成“同志”开始,这一称谓便逐渐深入人心,甚至还被英语世界国家接受和采纳。相比早期的“基佬”“玻璃”“兔子”等对同性恋人的蔑称,“同志”一词更加包容,也显示出了时代的进步与开放。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