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从电影《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看俄罗斯社会和文化

来源:UC论文网2020-12-09 10:37

摘要:

  摘要: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往往能够起到传播文化,呈现社会风貌的作用。米哈尔科夫执导的电影《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则是对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最真实的体现,充分展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    关键词:《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俄罗斯文化    1998年《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首映。影片中,导演借助美国女人珍的眼睛,向观众展现了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的社会风貌,同时展现了俄罗斯人独特...

  摘要: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往往能够起到传播文化,呈现社会风貌的作用。米哈尔科夫执导的电影《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则是对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最真实的体现,充分展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

  

  关键词:《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俄罗斯文化

  

  1998年《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首映。影片中,导演借助美国女人珍的眼睛,向观众展现了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的社会风貌,同时展现了俄罗斯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也让我们对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民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景物折射的俄罗斯文化

  

  该影片可以算得上是俄罗斯文化的“教科书”,电影中充斥着众多俄罗斯独有的画面:漫长的严冬、广袤的西伯利亚森林、宏伟的克林姆林宫、肃穆的军队检阅、壮丽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万民狂欢的谢肉节……一幕幕典型的俄罗斯自然文化景观,是它独特的地理文化象征和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

  

  西伯利亚作为俄罗斯的地理名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18世纪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就曾预言,俄罗斯未来的富强要靠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蒙古语“西波尔”(指土壤、泥泞的处所)的音译,其本意是“宁静之地”。西伯利亚被称俄罗斯的钱袋子、粮仓。地球上每六棵树中,就有一棵来自西伯利亚。影片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森林。影片的第一组镜头就是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大森林,片尾也再次定格于这片浩瀚的绿色林海。可以说,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就是森林,它的繁荣、它的灵魂依托始终与这片绿色紧密相连。影片中托尔斯泰在遭受种种磨难后最终还是回归到西伯利亚大森林的怀抱。他们定居于西伯利亚森林,住着传统的俄式木屋,过着传统的俄罗斯式生活。而象征着美国资本入侵的伐木机器“西伯利亚理发师”则被塑造成丑陋恐怖的强大恶魔:当机器运行时,围观的人们吓得四散而逃。影片强烈批判了现代工业对于大自然的破坏,呼吁人们保护俄罗斯安寧祥和的大自然,爱护俄罗斯民族赖以生长的美丽家园,捍卫俄罗斯母亲。

  

  谢肉节的集会上,将军说:“我不懂,为什么俄罗斯人喝起酒来像动物,而动物喝起酒来却像人?”俄罗斯人特别喜欢喝伏特加酒,他们视其为“生命之水”。饮酒早已成为了俄罗斯人的精神寄托。伏特加酒造就了俄罗斯战士骁勇善战、不畏严寒的战斗特点。伏特加酒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俄罗斯民族的命运。勃列日涅夫认为,俄罗斯人离开它什么都做不了。伏特加酒曾多次引起暴乱。政府也多次颁布禁酒令,此外,酗酒也是俄罗斯人口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伏特加既塑造了俄罗斯人的坚毅性格,也毁灭了他们。

  

  影片多次再现了上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生活的经典场景,如克里姆林宫的金顶教堂、重建的救世主大教堂,以及丹尼洛夫斯基教堂等著名教堂。影片着重描绘了俄罗斯传统宗教节日“谢肉节”的狂欢场面:热气腾腾的薄饼,狂饮伏特加的狗熊,激情热血的冰上拳斗,有趣的登高滑雪,绚烂的焰火“ШИРОКАЯ 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是多神教的节日,其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人们认为各去春来是春神雅利洛战胜严寒和黑夜的结果,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这个节日在俄语里还指自由快乐的生活。影片中,波里耶夫斯基前去找珍时,便对珍说“愿上帝原谅我”,并让珍也说“上帝宽恕我”。无论是节日的欢乐场景,还是流放犯人的受难情景,观众总能在影片中看到东正教宗教仪式的场面。

  

  二、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

  

  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俄罗斯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向世人展示了俄罗斯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爱国主义精神历来都是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影片中,在隆重的检阅仪式上,沙皇说:“请爱我们的俄罗斯并保护她!”导演借助点滴细节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爱国情怀。谢肉节集会上,喝得大醉的拉德洛夫将话剧演员误认为是拿破仑,于是他狂追不舍,说“我会活捉他,去见沙皇”。对他而言,虽然从未见过拿破仑,但是效忠国家是不分时代地点的,这种爱国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每一个俄国人心中,在潜意识里也是如此。影片的末尾,小木屋中墙上挂着亚历山大三世的照片和桌子上摆着尼古拉二世青铜头像。哪怕被流放至偏远的西伯利亚,安德烈仍将沙皇摆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不仅对曾亲眼所见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非常尊敬,对从未谋面的执政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同样敬仰。俄罗斯人对于国家的热爱可见一斑。

  

  俄罗斯人坚韧不拔、富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等特质与俄罗斯的宗教是分不开的。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其思想的核心就是苦难意识和救世思想。片中托尔斯泰的命运线便是对俄罗斯苦难和救世意识的最佳注释,他的成长和遭遇浓缩出俄罗斯民族的苦难历程。天真质朴和感情用事使这个本来前途光明的准贵族青年也跟在“拉斯柯尼科夫”们的身后踏上了“弗拉基米尔大道”(西伯利亚流放之路),在偏远寒冷的流放地服了十年苦役。影片贯彻了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救赎观念,他“在罪恶中走向真正的俄罗斯”,获得道德上的崇高的救赎:在遭遇了激情和苦难后,他终于领悟到“俄罗斯生活之路”的坎坷和凝重,重新回归俄罗斯的怀抱,留起胡须、穿起传统服装,过起了传统的俄罗斯式生活。

  

  三、结语

  

  电影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真实社会生活及文化,为我们研究其文化内涵提供了立体而广阔的空间。《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全方位的展现了俄罗斯文化的经典元素,弘扬了俄罗斯民族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米哈尔科夫以自己绝妙的电影手法向世界讲述俄罗斯,展示俄罗斯民族的魅力;并借助这部影片,赞扬和歌颂俄罗斯国家以及整个俄罗斯民族精神,为20世纪末经历混乱动荡的俄罗斯指引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鼓舞国人奋勇前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