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语言文化 > 正文

浅谈现代称呼语演变中的文化色彩和语言污染

来源:UC论文网2020-11-24 13:19

摘要:

  摘要:称呼語是人类语言中的重要交流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称呼语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演变现象和演变规律。本文通过捕捉一些语言演变中的表征变化,了解语言演变中的文化色彩和语言污染,进一步探究现代称呼语的发展演变规律。  关键词:称呼语文化色彩语言污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和丰富的文化史,语言现象复杂多样,单论称谓,体现着仁义礼让的传统美德和丰厚浓郁的文化色彩。由于受伦理、尊卑、长幼、性别、地域等...

  摘要:称呼語是人类语言中的重要交流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称呼语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演变现象和演变规律。本文通过捕捉一些语言演变中的表征变化,了解语言演变中的文化色彩和语言污染,进一步探究现代称呼语的发展演变规律。


  关键词:称呼语文化色彩语言污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和丰富的文化史,语言现象复杂多样,单论称谓,体现着仁义礼让的传统美德和丰厚浓郁的文化色彩。由于受伦理、尊卑、长幼、性别、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代出现的称呼语接受着社会生活的实践检验和时代筛选,这些称呼语或“适者生存”,或“昙花一现”,有的保存了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有的成了“过客称呼”被社会淘汰。


  一、称呼语演变中的含义变化


  称呼,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中采用的称谓语,也是人与人之间招呼对方,以表明相互关系的名称用语。


  (一)称呼语含义的扩大


  在语言演变中,部分称呼语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环境,往往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所延伸和扩大,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称呼语的发展特点。


  古时称私塾授课人为“先生”,“先生”一词,用例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以后,“先生”泛指有声誉有品德有学问的长辈。唐、宋以来,习惯对道士、医生、占卦者及测字者多称为“先生”。随着历史的推移,明清时期,“先生”一词在人们的脑海里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新思想新潮流的传播,“先生”一词在一些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身上又被广泛称呼起来。


  再如“教授”这一称呼语,如今是对高校授教者的称谓,是一种职称称谓,而称“先生”则更有德高望重之感,敬仰之意远远高于“教授”二字。由此演变,新闻媒体对一些政界人物如部长总理、各国元首等都可称为先生。


  学生称讲台上传授他们知识的人为“老师”,医院里医生、护士称比自己年长的医护人员为“老师”,报社、出版社称年长的工作者为“老师”,进而延伸至所有行业比自己早入行的人都称之为“老师”,尤其在风靡十多年的营销行业,所有比自己早进入的人,后来者均尊称为“老师”,这时“老师”一词的内涵普及了,外延更是扩大了。


  (二)称呼语含义的缩小


  凡人均有称呼,但有些称呼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逐渐缩减或消失。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的代词只有“你”和“您”,古代有“汝、尔、若、而、乃”等不同称呼词语,因不同身份不同环境用法各异。同样,现代汉语中,诸如“朕”“诸侯”“黔首”“氓”这些词,代表的时代制度和人物身份早已成为历史,有的称呼语甚至永远不用了。


  古代社会的兴盛源于母系氏族,对于女性的称呼风雨万变,“小姐”“女士”“太太”等称呼语在不同时代体现不同的演绎文化。“小姐”一般是对未婚女子的称呼,“女士”是不论年龄大小的称呼。“太太”一般是对已婚女子的尊称。“小姐”同“太太”又有它们的演变历史,五六十年代称“小姐”,特指那些资产阶级或官僚地主家庭的女孩,常常遭人讥讽。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未出嫁的姑娘尊称为“小姐”,随之售货员、服务员、办事员……各行各业只要是年轻姑娘就亲切地称之为“小姐”。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小姐”一词又被冠以新的意味,在服务窗口若再称女办事员为“小姐”则遭白眼,让人啼笑皆非,这里的“小姐”一词明显有负面意味。


  (三)称呼语含义的转移


  中国古代最早把首领称之为“后”,又有“君”“王”“皇”等。“后”甲骨文中,是象形字,“象产子之形”。那时是母系社会,妇女地位高。《金文常用字典》中诠释“君”,一个人手里拿着劳动工具,“上部为以手持杵之形”。表示一边劳动,一边指挥。“王”,“王字本大斧也”。“皇”同“煌”,上部光芒万丈,下部是灯,这时候的首领至高无上,已经被神圣化了。


  现代“王”“后”“主”各字,表达意义已经完全转化了。另如“仆”(自我谦称)、“愚”(谦称)、“孤”(自称)、“将军”(有身份的武官)、“烈士”(德才兼备有抱负的男子)、“执事”(高于自己职位的同事)、“子”(第二人称“你”的尊称),这类词汇虽然偶有使用,意义也与古代相去较远。


  二、称呼语演变中的文化色彩


  中国人一向重视说话,《说文》“言”“口”“舌”诸部文字都同语言有关。“和”和“合”,彰显出语言是人际交往最和谐的沟通方式。“知”,要获得知识,就要动嘴,同人交谈。“智”,说明聪明的人更少,不多交谈。“哲”,高深的道理要通过语言获得和交流。


  (一)称呼语的时代色彩


  新中国诞生后,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男女老少,最光荣的称呼是“同志”。后来“同志”一词因过于严肃,渐渐被“师傅”一词代替,“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于是“师傅”又是最流行的称呼了。再后来,曾经并驾齐驱的“同志”和“师傅”却渐渐淡出日常口语。


  (二)称呼语的地域色彩


  新概念、新信息,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比如“太太”一词在封建社会是指显赫望族、高官权贵的伴侣,新时代称呼“太太”,一般是对已婚女子的尊称。广东沿海地区,称普通人家的女主人为“太太”,在内地却几乎不用“太太”一词,常用的“老婆”“媳妇”“爱人”或“老伴”。在北京到处都能听到称普通人为“师傅”,在山东人普遍听到的是“伙计”。


  (三)称呼语的感情色彩


  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的称呼往往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人文情感。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同样一个人,有“长妈妈”“阿长”“阿妈”三个称呼,细细咀嚼,意味深长。“长妈妈”是礼貌语,“阿长”有熟识度,“阿妈”则是更亲昵。祖母喊“阿长”是常规,无贬义;可到鲁迅口中,便成了咒骂,是憎恶,是满腔的厌恶之情。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平日里,大家称呼阿Q为“浑小子”,但当辛亥革命来到未庄,他们却怯怯地改称为“老Q”和“Q哥”,他们对阿Q这些称呼语的大转弯,恰恰体现了未庄这一群惶惶然若丧家之犬的所谓“绅士们”的趋炎附势以寻求生存的应变心机,他们感到大势已去,在旧的礼制即将消亡之时,以屈求伸的垂死挣扎。


  (四)称呼语的尊卑色彩


  中国的封建文化极其看重女性的婚姻道德,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男子比较重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值得深思的是,汉语中根本没有与“烈女”同义的男性称谓。“烈”本有刚烈果敢、胸怀抱负、不屈不挠之意,为正义而死,是盛赞之意。“烈女”指的是被侮辱被侵害后自杀身亡的人,指誓不再嫁,还指以身殉夫者。“烈士”则仅指胸怀远大抱负、为正义奋斗的男子,特指为正义而失去生命的人(男女都可)。同一个赞美的词素“烈”字,对女子赞美的是她的贞操道德和殉夫精神,对男子赞美的却是为正义斗争的牺牲精神,几千年来,这些细微的构词习惯烙上男女尊卑因素,令人叹息。


  三、称呼语演变中的语言污染


  应当承认,虽然五千年文明的汉语称呼语如此丰富和发达,但与此同时,语言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言语情深可以胜过眉眼传情,但语言被污染、被误传的现象每个时代都存在。


  (一)称呼词语中不乏骂人咒人的词语


  华夏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即使在君子之国有唇枪舌剑,口战中的君子同样讲究言谈和悦、论战和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讲究说话谦恭和气,谈吐文雅。但在浩瀚的称呼语空间中,每个时代同样还有良莠并存的语言现象,诸如坏人、泼妇、笨蛋、白痴、小贼、丑八怪……


  (二)称呼语中褒贬词义换位


  社会生活中的交流称呼语瞬息万变,有些最尊敬的用语有时却用于最疏远的人,甚至用于讽刺骂人,如:衣冠楚楚(褒词贬用);有时最粗野的不敬之词,却用在了最亲近的人身上,表达亲昵之情,如“老不死的”。


  (三)不合礼仪的各种称呼误用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区域的称呼反映着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的文化礼仪和民情风俗。北京人喜欢称别人为“师傅”,山东人喜欢称别人为“伙计”。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往往称“出家人”,“伙计”一般指“打工仔”。有些用语在正式公共场合也不宜使用,如“兄弟”“哥们儿”等称呼语如果使用在商务场合,那么显得被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还有不称呼或乱称呼对方的现象,都会给对方带来不快。


  依照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采用泛尊称,如“先生”“夫人”一类可广泛使用的尊称。对有行政职务的人要称行政职务,尤其在正规场合更应该称其行政职务,也可称技术职称,就高不就低,张教授,一般不说张副教授。另外,对不熟悉的人,要记住姓名,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独一无二的,记住名字是一种尊重。


  在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有四种情形:无称呼;不适当的俗称;不适当的简称;地方性称呼。有一个笑话,厂长本姓傅,是“一把手”正职,真正的“副厂长”却姓郑,个别职工总是在厂长之前冠以姓氏,弄得傅厂长整天满脸乌云,其实,大家称之为“厂长”即可让这位领导免遭称呼上的尴尬。


  (四)对网络称呼语言和音译称呼语的热衷使用


  互联网应用而生,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惯用词语的沿用有了天翻地覆的影响,最突出表现为一些网络缩略称呼语、港台地区称呼语、新外来称呼语、科技术语的进入。有的人弃中华民族的称呼词语而不用,乱用网络新词和外来语,或崇洋或媚俗或效颦或泄愤,打乱了正常的社会交际语言。如,很OUT(表示老土);7456(气死我了);大虾(高手);亮骚(将心爱的东西展示给外人看或向他人炫耀得意之事,褒义);粉丝(崇拜者,比如歌迷、影迷等);月光族(每月的个人收入全部消费掉,月存款额为零,特指收入较高但无存款的白领消费族)。


  从以上种种称呼语演变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诗书礼制、尊卑长幼等传统习俗的重视和承继。称呼语是泱泱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华夏民族史、人类史、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在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对民族称呼语的规范要求,特定历史时代产生的称呼语经过时代的洗礼变迁,加之世界经济大潮的制约,中华大地迫切需要中华民族共同称呼语走向规范化之路。我们有责任研究中华民族称呼语的演变规律,努力探索称呼语与不同社会文化、不同区域礼仪及不同民情习俗之间的关系,任何影响中华民族稱呼语的语言习惯和语言现象,都应该一步步走向规范,使中华民族称呼语日臻完善。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