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工程硕士论文 > 正文

产教融合促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UC论文网2020-10-30 08:15

摘要:

  摘要: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其有效实现路径有赖于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即在企业的有效支持下,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培养机制,从而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全过程。基于产教融合,以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在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等培养环节,探索校企协同的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从而形成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硕士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工程硕...

  摘要: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其有效实现路径有赖于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即在企业的有效支持下,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培养机制,从而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全过程。基于产教融合,以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在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等培养环节,探索校企协同的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从而形成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硕士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20)02-0112-08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称“工程硕士”)是目前覆盖领域最广、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类型。与工学硕士不同,工程硕士的培养更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1]。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就是要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使其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国家工程科技与企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然而,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存在的培养模式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不大、师资队伍工程能力欠缺、企业实践环节落不到实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企业需求侧存在着的“两张皮”问题,虽然培养高校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也设置了企业实践环节,但“校热企冷”,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2],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未根本形成,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工程硕士培养要求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因此,构建有效的提升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成为工程硕士培养高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新时代产教融合大背景下,构建有效的工程硕士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使工程硕士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校企单向合作培养走向校企全面协同、深度融合培养,通过具体的工程领域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工程硕士的培养全过程,包括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企业实践、学位论文、毕业就业等环节。近年来,江苏理工学院在工程硕士培养中,探索了以产教融合为引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硕士的“142”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施成效。


  1产教融合助力工程硕士培养的机制


  产教融合中的“产”指产业企业,“教”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彼此交融合成一体。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就是要让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3-4]。在执行层面上,如何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如何让行业企业愿意成为重要办学主体并付诸行动,这是产教融合的关键。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促成人才供需两端相向发力,促成產教融合供需对接,实现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与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同,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创新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更需要工程领域产业企业的有力支撑。要让产业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有效性,达到真正的产教融合,就要理性审视各自的社会责任与价值,搞清楚企业和高校双方的合作动力与利益诉求,从而找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途径与方法措施。


  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以毕业生、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研究平台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硕士培养高校而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其与产业企业合作的重要优势。因此,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硕士中,就要发挥其优势与产业企业合作。一方面,积极推进工程硕士职业发展要求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构建紧密型校企联合培养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其高端人才、学科科研优势资源与特色,与企业技术需求进行对接,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并让工程硕士参与进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同时,与企业共享科技成果,使科技成果得到及时转化,以满足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新科技以及优质资源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企业将资源转变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来实现其社会价值,具有营利为目标的发展策略、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改革方式[5],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保证,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这就要求产业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时注重人力投资和科技创新投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基于人才需求、技术需求、资源需求和社会责任,要与高校携手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增强应对产业技术变革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要将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配角定位,自觉转变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用户、合作伙伴和责任主体,与高校联合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作用,并以企业技术创新课题、工程项目为纽带,与高校形成更为紧密的工程硕士导师团队联合指导机制和技术创新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满足自身对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同时,为高校提供资金、设备、平台,构建校企人才培养基地,推动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提升自身应对产业变革的能力[6]。


  产教融合还需要得到政府的有力推动。政府要发挥好宏观主导、统筹协调作用,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支持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使校企双方互通互动、互利共赢,推进校企双方成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和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同时,政府要完善政策体系,使得产教融合在政策、制度、资金、用地、财税等多方面得以保障,如制订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产教合作的政策和法规,拓宽高校研究生实践基地及经费的增加渠道,开通工程硕士教育与相关职业资格和行业准入之间的无缝对接,支持企业接收研究生实习,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产业和教育相互依赖的协同性、双向性产教融合。


  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产教融合培养工程硕士的机制[7]如图1所示。


  2基于产教融合的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的设计


  2.1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构成


  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工程硕士培养的实际状况,对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定义为:以适应和满足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目的,在教育和企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积累的,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所需的各种能力的总和[8]。根据工程硕士的职业要求,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致可分为基本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其中,基本实践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实验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工程实践技能、工程项目开发与设计能力、项目实施与管理能力、职业操守能力等;工程创新能力指工程硕士利用积累的工程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解决工程新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等方面[9]。基本实践能力是基础,工程实践能力是主体,工程创新能力是核心,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2.2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


  “142”培养模式中,“1”指以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4”指工程硕士培养中“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学位论文—毕业就业”四个环节有机结合[10],“2”指工程类硕士培养中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双平台支撑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在课程学习阶段,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基本实践能力;在企业实践阶段,通过岗位实践、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工程硕士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学位论文阶段,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以企业技术创新课题为论文选题,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根据个人意愿,工程硕士可优先录取在实践企业,学校通过对毕业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从而优化培养方案、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


  3“142”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3.1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校企协同设计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工程硕士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它决定着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和服务社会需求的水平。学校在工程硕士培养国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培养优势,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体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核心,科学设计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工程硕士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11]。企业对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情况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学校与企业应加强沟通,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从工程硕士从业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联合设计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前瞻性地预判行业未来变化趋势,理性分析企业人才需求内涵,结合培养条件与培养特色,精准定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依据培养目标、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及变化来构建知识理论体系,注重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行业标准规范和人文知识的有机结合;在能力方面,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在多学科团队中的有效合作能力;在素质方面,注重工程思维、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通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学位论文、科技创新活动等培养环节,构建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矩阵,明晰了培养目标、培养环节与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确保了培养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3.2以工程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建设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工程硕士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本载体。构建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应体现工程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要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工程硕士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为此,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共同设计、建设具有针对性,能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包含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融入工程知识内容,如工程管理、行业规范、工程伦理、相关法律知识、知识产权等,以加强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工程意识,提高其工程素养和工程思维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学校邀请企业导师参与在线课程、案例课程、校企联合课程以及职业素养等课程教学,对工程硕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门解答,增加与企业导师的互动研讨,邀请企业导师定期给研究生开设专业工程领域相关专题报告,介绍工程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以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创新意识与工程应用思维。此外,学校加强了与国外工程领域学者、专家的互动交流,将国外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和前沿工程知识引进讲堂,拓宽了工程硕士的国际工程视野。


  3.3围绕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校企协同指导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直接接触行业和企业、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基于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采取了“实践现场教学”“工程项目教学”“技术创新课题研发”等形式,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联合指导下,在企业现场进行,让工程硕士感受到“真枪实弹”的工程实践氛围,并在明确的企业实践环节培养目标要求下,使其全身心投入,努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实践期间,工程硕士作为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参与到企业生产活动,接受企业的管理,实践期满考核主要通过对其在企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具体工程项目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与实践目标要求的对比结果等方面测评确定。实践基地建设是企业实践的重要保证,选择条件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有与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合作兴趣和研究生培养条件,有充足的优秀技术人员可以遴选为企业导师并能够胜任研究生指导工作,是行业内有一定地位的技术型企业。学校对运行较好的实践基地,推荐其申报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为保障企业实践的有效开展,成立由学校和企业领导、专家、教授组成的研究生企业实践指导委员会,负责企业实践期间的实践内容及技术创新课题确定、指导教师遴选培训、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制定、实践条件建设等重要事项,此外还成立由校企双方导师、管理人员组成的企业实践工作小组,负责企业实践期间的具体指导及管理工作。


  3.4以技术创新为选题,校企协同指导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实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能否得到提高、怎样提高、提高到怎样的水平,乃至今后可以在哪些领域方向胜任工程实际工作的集中体现。与工学硕士侧重理论研究不同,工程硕士论文选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如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专题等。学校要求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性和工作量,能够充分发挥工程硕士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工程硕士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提升其从事科研的基本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论文采取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及调研报告等形式。论文全程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下进行。在论文开题环节,校企导师团队对选题严格把关,严格审查论文的工程实践性、工程应用性、技术创新性,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要求重新开题。在质量评价与保障方面,论文实行“双盲审”,论文的评阅和答辩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在知识产权方面,由于学位论文得到了企业的技术支持,因此,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依据研究生与导师、学校、企业签订的“四方协议”中的约定来确定。


  3.5实施预就业,促进工程硕士职业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预就业就是将工程硕士毕业就业后的试用期前移至企业实践和学位论文阶段,接受实践企业的考察,实行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来看,预就业是一种企业实践、学位论文与就业糅合,学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工程硕士的开放式教育模式。预就业期间,工程硕士所从事的不是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而是选择企业的技术创新主题、导师的科研课题,将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学位论文紧密结合起来,从事的是有一定创新的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发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体现了工程硕士的工程培养、工程实践和工程研究“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要求,既提高了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又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实现了研究生、导师、企业、学校多方共赢。研究生以“准员工”身份,加深了对企业未来发展和企业文化的了解,提高了其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他们发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企业也可在培养工程硕士的过程中,发现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招聘他们成为企业技术研发团队成员。


  4“142”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142”培养模式应用于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成效。


  4.1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4.1.1实践创新成果丰硕


  在“142”培养模式实施中,学校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技创新课题,采取“江苏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专项经费、学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企业研究生创新基金、导师课题经费等多种资助途径,为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在学校的有力推动下,在校研究生科技创新兴趣高涨、科技创新氛围浓厚。2015—2019年五届毕业生共计220人,学生在校期间获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227项,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00余项,获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6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生参与的项目获得了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4.1.2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


  五届毕业生220人中,120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8.51%,而按“142”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达到37.5%,占全校优秀率的71.4%。其中,有5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荣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20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207篇(其中SCI、EI、中文核心等104篇),公开发明专利225件(前二),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4件(第一发明人)。


  4.1.3对口就业情况优良


  五届毕业生100%优质就业,企业就业率85.5%,专业对口率超过96%,有约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了“142”模式的实践企业工作。毕业生毕业去向有中车集团公司、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行业特色企业,有进入211高校从事实验教学,更有一批考取国内知名高校博士进一步深造。在不定期举行的毕业生返校以及培养基地交流等活动中,毕业生与企业代表均认为,学校持續优化的“142”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器”。


  4.2促进了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江苏理工学院已与160余家企业签订了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协议,共建企业实践基地,并开展了实质性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其中54家实践基地获批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等基地获“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称号。此外,与常州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中心资源和企业共享,对研究生开放,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学校依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常州智能制造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产业研究院。学校还利用大学科技园来打造人才培养孵化器,为工程硕士培养进一步拓展了空间。


  4.3促进了导师队伍建设


  工程硕士的培养,导师是关键。学校在做好校内导师遴选、培养的同时,多渠道拓展聘任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在校内导师的遴选中,特别强调应具有充足经费的工程应用型项目,与行业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校外导师主要从现代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两个领域的行业企业来遴选,通过与校内导师结对、导师团队制、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企业导师的理论和指导水平。目前,学校共有导师262名,其中,校内导师147名,到企业实践锻炼超半年的有100多人、挂职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或科技副镇长的有30多人;企业导师115名(含江苏省产业教授)。针对导师实际情况,学校分批组织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含研究生日常管理、项目管理、导师守则等常规内容,还包含了“142”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管理制度等内容,开阔了导师的研究生培养视野,为“142”培养模式有效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4健全了研究生培养制度


  为保障“142”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和学校领导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确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重大事宜;下设的管理办公室,执行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决定,负责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142”培养模式的日常管理工作。为确保实施成效,学校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包括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产业教授选聘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研究生校外实践“四方协议”、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和修订,为“142”培养模式的实施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4.5促进了学科建设


  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学科基础和发展态势,学校围绕“源头绿色设计制造、过程污染控制、末端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主线,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研究,形成了若干“绿色”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五个一级学科为“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循环及其深加工团队、高性能材料绿色成形方法与技术团队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学校还有13个校级重点学科、30个科技创新团队,这些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5结语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满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重要策略。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硕士协同培养机制,提升了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推进了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对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是一种有益尝试。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