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传统文化论文 > 正文

基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0-09-07 15:18

摘要:

  [摘要]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常常出现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综合能力培养的情况。尤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内容的内涵,让学生提出对历史事件的所思所想。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简要地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教育是实现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中华知识的传递和培养优秀人才,...

  [摘要]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常常出现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综合能力培养的情况。尤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内容的内涵,让学生提出对历史事件的所思所想。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简要地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教育是实现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中华知识的传递和培养优秀人才,实现现代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当中钻研式的“书呆子”培养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而是逐渐开始注重人才个人素养、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和相关知识排列方式较为复杂,按通史的体例划分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从专题角度来说,高中历史还包含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等。而不同的知识点和时间线之间都有着很大的联系,尤其是高中教材的体例在传统教材的编制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高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无法将历史知识当中的各个时期进行有效的衔接。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说,无法做到中外联系和融会贯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信息时代,在教学当中应用现代网络技术能够很大程度改善历史教学的困境,而且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多元化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多元的知识渠道。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的整合和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拓展,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且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始成为高考命题当中的重要关键点。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互联网平台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其作为高中历史的重要教学目标,在讲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不断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学科观念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概述


  1.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所记载的知识与内容主要是历史当中发生的事件,同时也是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分析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情况认识与思考历史问题,学会从历史角度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问题,将现代的思想与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内涵相结合,最终形成学生自身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与客观评价。


  2.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唯物史观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也就是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在高中历史课堂当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保持客观、公正、全面的态度去学习历史和评价历史。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以批判思维去思考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使其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


  3.史料观


  历史核心素养当中的史料观主要是指学生要明确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教师要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史料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作用。利用史料进行实证的分析与判断,促进学生历史思维与现代思维的融合,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证实历史事件的史料,都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想理清历史的脉络,掌握历史事实和真实思想,对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要形成和保持严谨的态度,从客观的角度去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特别是在现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极为便利,互联网平台当中包含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的史学文献,教师要具备准确的识别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从大量的知识当中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检验人才综合能力和学习技巧掌握程度的标准指标。


  4.爱国主义情怀


  高中历史学科有着与思想政治学科同样重要的核心素养,即爱国主义情怀,其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认识祖国,深刻了解和掌握国情、世界形势及,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并在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增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尤其要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并以此为荣,以此为豪,如此才能够建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使祖国不断强大的同时也让自己强大。


  5.历史解释


  最后是历史核心素养当中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主要是指在历史理解和认识基础上讲述历史、叙述历史、讨论历史的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历史观、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真实反映,也是当前我国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爱国主义情怀、客观的历史史料观、正确的唯物史观和高度的时空观念基础上”。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设计思路


  要想实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按照从课前贯穿到课中再延伸到课后这一全过程理念进行整体设计。


  1.利用“互联网+”实现课前预习,提高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加快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速度,让其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并集中注意力。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要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教育资源优势,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地预习,并在预习当中学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如在中国古代史学习当中,关于农耕时代的相关知识学习,教材中的史料毕竟占少数,仅有的几张图片无法全面展示出农耕历史的知识,也无法全面展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这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查找和搜集相应的资料,并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史料观和时空观。再比如在学习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时,也可以提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和查找资料,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


  2.结合“互联网+”,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历史知识和概念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学生难以融入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结合“互联网+”,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讲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历史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华时的种种恶行,这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提升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


  3.运用“互联网+”平台,加强课后跟踪和师生联系,巩固历史知识


  课后的跟踪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历史知识,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知识的巩固是满足学生成长和培养其核心素养的关键,尤其是历史知识的验证、理解以及评价是对历史知识的巩固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观、爱国情懷、时空观的重要途径。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这样的过程才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知识储备。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发展个性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尤其要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与史料观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并在“互联网+”平台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下,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创设更加多样化、丰富的历史课堂环境和历史情境,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后也要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便利性,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巩固,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