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正文

厚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

来源:UC论文网2020-09-07 14:58

摘要: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门课之一,在大学生学业生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价值和作用。文章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道德三方面,对厚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优秀人才  中图分类号:G412;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门课之一,在大学生学业生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价值和作用。文章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道德三方面,对厚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优秀人才


  中图分类号:G412;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00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门课之一,也是四门课之首,在大学生学业生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价值和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关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涯短暂而重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大学生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1.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在首位


  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走向,而且人生观的形成往往取决于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实践基础。大学生要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在首位,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他们从集体、从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


  2.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是人生观的最高标准和尺度。社会历史具有整体性,是由一定的群体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中华民族就是创造中国社会历史的群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历史发展在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进行的经验总结和产生的深刻体会。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走好中国道路的基础力量,只有打好群众基础,才能够克服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勇往直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且每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历史和华丽篇章。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气、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培养创造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有意义的人生需要在奋斗中创造,当前有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忘记了幸福的本质,失去了奋斗的毅力,享乐主义、攀比之风盛行。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因此,大学生要培养兴趣爱好,及时行动,坚持不懈;努力适应新生活,勇于挑战;面对落后,奋起直追;勤奋进取,找准方法;珍惜时间,确立正确的目标,分清主次;直面困难,勤于思考,积极寻求改变,充满激情,丰富兴趣;制定人生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对工作和自己负责,认真对待,尽心尽力。


  二、关于坚定理想信念


  科学的理想信念能够让人在困境中找到方向,也能让人在不断取得胜利时明确自身的定位。


  1.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强调:“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大学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2.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则是全人类的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由之路,大学生只有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远大理想的指引下,先向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不断靠近,再一步步实现全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和终极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对党员干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敬民爱民的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修身的要求,“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立德的要求,还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兼济天下胸怀气度的要求,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使命,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文明素养、科学素养。


  三、关于培育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从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道德理想。


  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骨和博大气象。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刚健有为、精忠报国、崇德向善、天下大同、协和万邦……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引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也成为我们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肥沃土壤。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坚持远大理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革命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谱写了中华文化的新篇章。因此,大学生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發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许,同时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这就对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供了明确的实践指引。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发挥社会、高校、学生的合力,注重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体系。有些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用性不足,不能实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存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不强、主题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因此,高校只有合理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比例,发挥辅导员、政工人员及其他教师的合力,才能提高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解决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渠道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推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使命神圣而伟大,十分艰巨,面临着种种困难,需要高校做出艰苦的努力。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