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民族主义论文 > 正文

民族主义因素在近代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UC论文网2020-08-31 08:12

摘要:

  摘要:民族主义因素在近代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政治三个方面。17到18世纪德意志地区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文化上强化了德意志人民的认同感,为近代德意志的统一提供了思想基础。民族主义因素在经济方面对近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普鲁士在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渐壮大,渐渐成为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领导者。由于受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刺激,德意...

  摘要:民族主义因素在近代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政治三个方面。17到18世纪德意志地区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文化上强化了德意志人民的认同感,为近代德意志的统一提供了思想基础。民族主义因素在经济方面对近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普鲁士在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渐壮大,渐渐成为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领导者。由于受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刺激,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诉求逐渐从文化领域转向政治领域。在政治民族主义的指导下,普鲁士统治阶级顺应历史潮流,任用“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统一。


  关键词:德意志;民族主义;统一


  近代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民族主义因素彰显出了独特的魅力,从文化、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对促进统一产生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为日后德意志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从民族主义的角度研究近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因素,对其统一过程中的民族主義因素进行历史的分析,有利于更全面的认识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建立的原因。


  一、德意志统一的思想基础——文化民族主义


  近代德意志的国家统一运动首先在文化领域兴起,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率先觉醒,并且创造了具有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对1871年德意志统一的影响,直接表现在:


  第一,在民族主义因素的影响下,德意志实现了文化领域的统一。文化民族主义阻止了法国文化继续笼罩德意志,强化了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是德意志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


  当时的德意志由于自身仍处于分裂状态,各邦国国民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忠于自己的君王。德意志境内各地以媚法为荣,盛行使用法语,连弗里德里希大帝也看不起自己的文化。由此,一大批知识分子对德意志的历史进行了思考,他们积极从事德意志文化事业,为德意志创造了优秀的文化。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发掘,德意志思想界逐渐活跃起来,冲击了盛行的法国文化,思想进一步获得解放,逐渐出现了寻求德意志统一的思想倾向。例如,托马西乌斯最早使用德语教学,主张使用自己的语言;莱辛提出民族意识的统一是民族统一的前提。正是这批思想家的努力,创造了优良的德意志文化,防止了外来文化进一步在德意志发展,促成了德意志各地区在文化领域的统一。


  第二,文化民族主义为后来德意志地区政治领域民族主义因素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文化基础。


  相同的文化是德意志民族国家建立的思想基石。随着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不少知识分子逐渐有了政治方面的诉求,逐渐滋生了近代德意志的政治民族主义。当时,拿破仑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战火随即席卷德意志。在这种背景下,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形成。在政治民族主义的指引下,德意志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外来侵略。后来,普鲁士领导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由于各邦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认同的增强,普鲁士在统一道路上的阻碍大大减少,后期北德意志联盟的建立以及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与南德四邦的军事合作也都得以实现。


  二、德意志统一的经济基础——经济民族主义


  德意志独具特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其最终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


  第一,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它在关税上将各邦联系起来,形成了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雏形。


  首先,关税同盟消除了各邦国之间的关税壁垒。一方面,关税同盟方便了德意志内部的贸易往来,缓和了各邦之间的关系。例如,巴伐利亚的纺织工人可以在萨克森谋求生计。另一方面,为了保护需要输出农产品的容克贵族的利益,关税同盟多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其次,关税同盟促进了德意志境内货币制度和度量衡的统一。为了制定统一的货币制度,各邦之间订立条约,规定了货币流通的区域和货币之间的比值。为了统一度量衡,关税同盟于1833年规定“关税公担”为关税重量单位。


  第二,德意志的工业化。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意志工业革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德意志各邦之间的经济联系,缓解了邦与邦之间的分离主义倾向。


  德意志工业化对其统一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铁路建设上。


  首先,铁路建设打破了各邦之间经济上的分裂隔绝状态,改善了德意志交通状况,促进了人口流动,加强了邦与邦之间的联系。以柏林为例,人们从此出发,乘坐火车既可以到汉堡、马格德堡、汉诺威、杜塞尔多夫和莱茵河下游的地区,又可以前往魏玛、卡塞尔和法兰克福。


  其次,铁路建设缓解了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分离主义倾向。以汉诺威为代表的各邦政府,为防止自身被独立于德意志经济一体化之外、经济发展受阻,纷纷采取措施。


  第三,普鲁士的作用。在关税同盟和铁路建设之外,普鲁士经济的发展也对促成德意志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普鲁士一步步成为了德意志统一的中坚力量。19世纪初,在普鲁士统治阶级的支持下,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和哈登贝格相继推行改革,逐渐解放了农民。这部分农民为铁路建设、重工业建设以及机械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加速了普鲁士工业化进程。


  三、德意志统一的政治基础——政治民族主义


  政治民族主义在近代德意志的发展经历了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统一与自由运动、1848年革命以及三次王朝战争,最终推动了1871年德意志统一的实现,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在近代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政治民族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其政治领域民族主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普鲁士通过改革,将农民从腐朽的旧制度中解放出来,相当一部分农民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关税同盟在德意志地区建立起了庞大的市场,为资本主义生产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步成长起来,他们意识到四分五裂的德意志难以满足其获取高额利润的需求,于是积极推动统一运动的发展。


  第二,政治民族主义增强了德意志人民的政治认同。经过一批批民族主义人士的努力,德意志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取得了德意志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为实现统一提供了前提。


  第三,政治民族主义推动普鲁士完成了近代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开明统治者看到了德意志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为此,他们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方式。首先,普鲁士统治阶级逐渐意识到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德国皇帝威廉曾表明“谁要统一德国,就必须征服德国”。因此,在普鲁士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时,任用俾斯麦为首相,以求实现统一。其次,“铁血首相”俾斯麦上台后,运用手段解决了“宪法纠纷”,并推行他的铁血政策。1864年,普鲁士与奥地利联合起来,成功打败了丹麦。1866年,俾斯麦以奥地利违反《加施泰因协定》为借口,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普鲁士胜利后,双方签订《布拉格合约》,普鲁士的势力进一步扩大。19世纪80年代初,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打败法国,普王在法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至此,德意志统一大业完成。


  作者简介:薛曌琦(1996-),男,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人,忻州师范学院学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