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建筑工程论文 > 正文

村落民居的建筑风水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19-04-20 14:52

摘要:

  摘要:风水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里,从我国古老村落可以寻找到风水的发展历史,从我国广泛的族谱中可以找到风水演变的轨迹。关键词:风水;村落;藏风纳水  中图分类号:B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重视人之所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皇帝宅经》一开篇就指出了人之所居的“宅”对于人的重要性:“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之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也。”又...

  摘要:风水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里,从我国古老村落可以寻找到风水的发展历史,从我国广泛的族谱中可以找到风水演变的轨迹。关键词:风水;村落;藏风纳水


  中图分类号:B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重视人之所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皇帝宅经》一开篇就指出了人之所居的“宅”对于人的重要性:“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之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也。”又云:“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意思就是说,宅对于人来说,太重要了,人与宅息息相关,相互感通,宅的好坏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人选择的结果。因此:“人之居宅,大须慎择。”


  村落的基本格局


  研究我国宗族文化最珍贵的史料是家谱,同样研究我国古代村落选址最珍贵的史料也是家谱。由于我国宗族文化讲究家族聚居地的吉祥环境,因此家谱中记载和保留了大量关于村落选址的内容,以及住宅选址的内容。家谱对于研究风水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有着大量的家谱,几乎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姓氏都有着自己的家谱。


  从家谱的记载和村落的研究,可以得出村落风水的基本环境模式简而言之是一个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形局完整的地理单元。用风水的专业术语来表达,那就是:“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做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二、村落山脉形局的选择


  我国古代村落选址强调主山龙脉和形局完整,即强调村基的形局和气场。认为村落的所倚靠之山应来脉悠远,起伏蜿蜒,成为一村“生气”的来源。家谱在叙述其村落形势之前,总是自称:“吾村基之脉起于……”或者“吾乡之脉自……而来”。同时,要求村基形局完整,山环水抱,是上乘的“藏风聚气纳水”之地。


  上图为广东省惠来县志摘录的惠来县风水图。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县城选址的风水思想。


  三、村落水龙的选择


  平原或少山之地的村落则以水为龙脉,即水龙。风水认为,“山地属阴,平原属阳;高起为阴,平坦为阳。山地贵坐实朝空,平原要坐空朝满;山地以山为主,穴后宜高;平原以水为主,穴后宜低。”所以,平原之地,只要四面水绕归流一处,即形成龙脉,就可以导致生气凝聚。大河类干龙之形,小河乃支龙之体。后有河兜,荣华之宅;前逢池沼,富贵之家。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


  浙江吴兴县(现湖州)《乌青镇志》先是对乌青两镇之水的分合做了详尽的描述,接着指出:乌青两镇之水“大会大交至分水墩,则东者归西,西者归东,南流下北,北流上南,皆合聚于此,故分水墩为两镇之大关键大纽合”。很明显,有水乡之称的乌青镇特别强调水的作用,它以水为龙脉,以水为护卫,所有其县志书中对水的记述尤为重视,并不奇怪。


  四、村落环境的选择


  我国古代村落选址注重景观优美。风水认为,好的村落环境应该是好气场的表现,其景观的表现是“山川秀发”、“绿林阴翳”,正如理学家程颐所说:“何为地之美者?土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


  徽州《弯里裴氏宗谱》中说:“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亭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暇接,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树葱茏荫其局,悠扬而虚渊然而静。”这里显然是从景观环境的角度对村址加以评价的。


  五、村落水口的选择


  水口的意思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水被看作是财源的象征,有“水环流则气脉凝聚”和“水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之说。所以,水口在我国古代村落的空间结构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风水中对水的入口处的形势要求不严格,对水的来向要求也不严格,只要有滚滚财源来即可。但是对水的出口处的形势就要求很严格了,必须水口关锁,为的是不让财源流失,甚至对水流出的方向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要求流出的方向必须是吉祥的方位。


  我国古代村落环境尤为重视水口的形势。凡一乡一村,必有一源水,水去处若有高峰大山,交牙关锁,重叠周密,不见水去,其为大贵之地。总之,水口之山,欲高而大,拱而塞,此皆言形势之妙也。江西芳溪水口形势就很合乎这个特点:“水口之间宜有高峰耸峙,所以贮财源而兴文运也。芳溪四面皆山,东有桐冈相台,西有狮岭风坡,北有牛洞太山,南有炉峰笔架,其慎密之势列如屏墙,惟东南隅山势平远。”


  在南方山水发达的村落,水口之处是一村出入的交通要道,故江南村落特别重视水口地带景观的建造。安徽考川《仁里明经胡氏支谱》中说:“水口两山对峙,涧水匝村境,筑堤数十步,栽植卉木,屈曲束水如之字以去,堤起处出入孔道两旁为石板桥度人行,一亭居中翼然,有高阁倍之,曰文昌阁。”这种在水口处建设高阁或者是高塔的建筑风格,在江南非常常见。我们可以看见在很多的古老村落的出村口的地方,耸立着一座高塔,或者是高阁,有的甚至是一座凉亭,供来往行人歇息。在江南园林的建筑中,经常也有这个建筑风格,经常可以看见有高塔、高阁、亭台坐落在水口处。这就是村落水口建筑风格在江南园林中的借用,并得以发展。


  六、村落风水的人工改造


  如果一个村落的风水不是很好,那有什么办法呢?办法就是补风水。也就是对村落风水不佳的地方进行人工改造。补风水是我国古代村落为获得上好风水格局或者格局上不太完备的村基,往往采用一些补救的措施。


  1、引水聚财局。水在风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风水有藏风纳水之说,而纳水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天然缺水的村落,一般要引水入村,有的甚至在村落的宗祠等地开挖池塘,目的就是荫地脉、养真气,起到聚财、兴运的作用。如皖南《忡麓齐氏族谱》中记载:吾村山林水绕,而要害尤在村中之一川,相传族祖精通堪舆之学,教吾村开此圳,而后科第始盛,若圳壅滞而村运衰焉。故培村基当以修圳为先务。务使圳通,永无壅滞,此我村之福气也。有的村落则在村落不同的方位引水、开塘,或主科甲、或主聚财、或旺村运、或辟邪等等,不一而足。


  2、植树补村基局。在平原或者没有靠山的地区,通常采用植树的方法弥补村基的不足。也有的村落天然存在某个方位的塌陷,或者某个方位的有秃山,或者是某个地方过于开旷,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植树的方法进行村落先天风水格局的补救。《阳宅会心集》上有“种树说”指出:周围形局太窄的情况下,不可多种树。否则会助其阴长。惟于在背后左右之处有空旷者,则密植树以障其空”。树木的种植可以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维护小环境的生态,使村落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和有生机。当我们进入有些古老的村落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峦林遮日、翠竹千宵、茂林修竹、竹苞松茂”的美丽景色,这主要的功劳就是植树。


  3、建塔兴文运局。前文谈及水口建塔,或者建造高阁,起到的作用就是兴文运,甚至还有镇煞的功能。风水中通常要求水口之山要笔直尖耸,形如笔杆,名曰文笔峰,以象征文运昌盛。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出人才的乡村,其村基隐隐约约都含有这种风水格局。对不理想的水口之山,则加以人工补救,多数情况下修建文昌塔、文峰塔、或者叫奎星塔等。在风水上有说,凡都省府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在甲、巽、丙、丁四个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在山上立文笔,或在平地上建高塔,皆为文笔峰。如江苏《同里镇志》中记载:吴淞淞水由庞山湖东下抱镇。此州当湖之口,砥柱中流,一方之文运系焉。虑为风涛冲击渐至沦没,乃倡议捐金累石筑基,环以外堤,植以榆树,创建圣祠以镇之。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