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中国民间艺术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5 14:20

摘要: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但它并非只是对其作品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简单、直观的模拟,而是超越现实客观表现,通过夸张和变形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等来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关键词】民间艺术;剪纸  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学者将民俗或民...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但它并非只是对其作品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简单、直观的模拟,而是超越现实客观表现,通过夸张和变形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等来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关键词】民间艺术;剪纸


  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学者将民俗或民间艺术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大都是将民间艺术作为广义的艺术概念,将民艺的品类归入民俗或民间艺术,并采用了民间艺术的称谓。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所谓剪纸,顾名思义,一把小剪,几张纸片,起基本造型手段不过是在一张平平的薄纸张剪出种种形状,起形式的制约性很大,不可能象绘画那样,可以运用笔的抑扬顿挫,墨与色的无穷变化,把物象的体积质感,浓淡虚实表现的淋漓尽致。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剪纸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为艺术家们进行即时创作提供了广阔天地。它往往不需精雕细琢,便就已然有了几分或淳朴、或纤巧的古意,令人油然而生一分喜爱。


  由于各人的观点依据不同,剪纸的分类也不同。例如有人认为用刀刻出来的不叫剪纸,而应该称为刻纸;但是有人却认为追本溯源,古代的剪纸也是剪镂刀刻的,何况剪也有“绞刀”之别称,为何刀刻就不能称为剪纸呢?事实上,剪镂刀刻的痕迹确有差异,其应用的技法也有难易之分,因此,世人认为刀剪并用的作品可通称为剪纸,而纯刀刻的作品仍可称为剪纸,于是剪纸分类上就有剪纸、刻纸之分了。


  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一般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


  单色剪纸包含:阳刻剪纸、阴刻剪纸、阴阳结合和剪影等;而彩色剪纸包含:套色剪纸、点色剪纸、衬色剪纸、填色剪纸和分色剪纸等。1.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2、阴刻剪纸,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彩色剪纸包含:套色剪纸、点色剪纸、填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等。1.套色剪纸,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一般主稿所使用的材料都采用较厚实的纸,或者绫缎、绒布等一些高级材料。而且颜色宜用深浓色,这样,套起来能得心应手。广东佛山一种“铜衬料”就是以金箔纸刻成主稿后,各部位分别衬以大红,湖蓝、草绿、中黄,显得富丽堂皇2.点色剪纸,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如果要好几层一起点染,色彩颜料中要加入少许酒料,便于颜色渗透。着色时,要注意一种颜色干后方可再上另一色,以免混淆串色。但是如果为了使两种颜色起渗比效果,染色时不必待一色干后再上另色,通常上第一次色半干时即上另色,才能达到渗化的效果。点色剪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很浓,以中国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最为著名。3.填色剪纸,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把刻好的主槁张贴在一张白色纸上,然后根据据各部位的需要分别涂上不同颜色。个别脸部可作适当的渲染。中国广东佛山的“铜凿”剪纸是在一张铜片上先用锤子将图案凿出,在留空处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油质颜料,当地叫“铜凿”。这种剪纸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而且便于长时间保存,但一次只能制作一幅。4.分色剪纸,分色剪纸基本上属于单色剪纸的拼贴,近似剪贴。例如:剪一只熊猫吃竹子,熊猫用黑纸剪成,竹子用绿纸剪成,然后把熊描、竹子拼贴在一起。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的风格流派,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


  我国长期民情风俗的稳定和许多边远地区文化上的封闭,剪纸的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在民间流传。如杜甫诗中提到的陕西白水等地一带的招魂剪纸,至今仍在那里仍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从民间剪纸花样的传播形式来看,民艺物传是以直观实用的目的流传下来的,然后在应用于创作之中。这种传播形式,是工艺技术在达到一定高度和实用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经验积累。从而达到工艺技术在民间普及的作用,这种传播方式多见于实用性较强、应用较普及的民艺品类。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剪纸的基本纹样可分为:火纹、云纹、水纹、朵花纹、锯齿纹等。锯齿纹: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自然产生的,它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刚柔,钝锐的变比,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它的质感、量感、结构等。朵花纹: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根据个同物象的特征,形状,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曲可直,能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锯齿纹”和“朵花纹”这两种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张剪纸画面中交错运用,使得层次更加分明和富有变化。


  民间剪纸艺人凭着一把剪刀、几张宣纸,百般变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等花样来。它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的真挚。《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时如意、平安幸福。《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以比喻“多子”。新媳妇怀里抱娃娃,表示“得子”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


  剪纸是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而丰富的民俗事象,则为剪纸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创作的广阔天地。民间剪纸与各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剪纸只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作品传世。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与今天的民间团花剪纸极其相似。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民间剪纸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民间剪纸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