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UC论文网2018-09-05 13:54

摘要:

  摘要:大学影视教育分为专业教育、普及教育两个方面,专业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公共普及教育三个层次。我省高校影视教育现状为:专业教育系科设置少,普及教育课程开设稀少;教材建设几乎为零,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大学影视教育分为专业教育、普及教育两个方面,专业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公共普及教育三个层次。我省高校影视教育现状为:专业教育系科设置少,普及教育课程开设稀少;教材建设几乎为零,师资队伍建设极为薄弱;影视教育的无序性、市场性,导致大学生影视观赏的盲目性、负面性。当务之急的对策是:营造良好的影视教育氛围;制定可行的影视教育目标;建立高素质的影视教育教师队伍。


  关键词: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对策;


  作者:杨少辉


  影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艺术范畴,它凭借其主动主体的认识功能和审美方式,在为受众呈现精彩纷呈的屏幕世界之时,也以一种文化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从文化教育的层面来重视大学生的影视教育。


  影视的特点在于以多维时空、声画结合的视听活动影像,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官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科学证明,任何一种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首先表现为形象。而当影视以独特的具象性使人类从语言文字的抽象中解脱出来时,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梦幻工厂”,重新激活人类的感官,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视听思维能力。同时,影视既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又是这个时代的技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影视正由记录现实、再现现实到创造现实、虚拟现实。视听语言的核心元素则是声画合一、多元共融。在这里不仅人声、音响、音乐融合,光、影、色一体,而且视与听、静与动、时与空交织,升华为一种技术与艺术、纪实与虚构结合的新的审美文化。因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极其迅猛的今天,高校影视教育更要不断加强。那么,我省高校目前影视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2006年10月,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06年河南教育年鉴》表明,2005年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最快的一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3所,其中本科28所,专科55所;按性质分,综合大学2所,理工院校16所,农业院校3所,医药院校3所,师范院校16所,财经院校3所,政法院校2所,高职院校38所。全省共有成人院校23所,全为专科层次,其中职工高等学校15所,管理干部学院2所,教育学院5所,广播电视大学1所。[1]673在这106所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高校中,既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艺术类高校,也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传播类院校,只有中原工学院有一个二级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分别有传播类二级学院。笔者通过进一步调研,感到我省高校在影视教育的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方面的现状令人遗憾,具体表现如下。


  现状之一:专业教育系科设置少,普及教育课程开设稀少


  通常来讲,大学影视教育可以分为专业教育、普及教育两个方面,专业教育又分为学科教育、课程教育两个层次,也即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专业学科教育主要在影视艺术或传播学系科开设,影视最突出的两个特性是艺术性和传播性。其他门类的艺术,虽也含有传播的因素,但其传播是缓慢的、外在的、不明显的,而影视艺术其中的“传播”是内在要素,没有传播就没有影视艺术。所以,专业学科教育,主要是影视艺术学院(学科)新闻传播学院(学科)来进行的。目前我省共有3所高校开展影视专业学科教育分别是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即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郑州电影电视学校)、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郑州大学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应该说从数量上、层次上、影响力等方面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弱势。


  专业教育的课程层次,指的是影视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新的课程,是一种边缘课程。比如,中文系的影视文学、影视美学,社会学系的影视社会学,经济系的影视经济学(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等,一般都是紧紧围绕本专业为基础,抓住与本专业中与影视有紧密关联的部分,拓展下去,形成相关的影视教育课程。我省24所综合院校、师范及教育学院中仅有7所开设此类课程,其中2所为必修课,另5所为选修课。


  普及教育,指的是除影视艺术、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等系科外,在其他文科、理科系开设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影视欣赏(或鉴赏)型课程,使同学们在艺术的熏陶下,强化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拓宽知识视野。全省90所高校中也仅有5所开设影视教育公共选(必)修课。


  现状之二:教材建设几乎为零,师资队伍建设极为薄弱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管高校的政府部门的教育理念又直接影响着高校校级领导等高层管理人员的配备,高校高层管理人员的观念又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决定着系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这些又都决定着高校系科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虽然高校的绝对数量和在校学生的绝对人数方面,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并不落后,但是从高校的办学效益,从人才培养的优势,从和我省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以及高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我省远远落后于许多省份。这些方面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省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不会太令人乐观。


  我们知道,影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娱乐、审美、认知、教育等多元功能,同时影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融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多种艺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如前所述,世界影视教育更为突出的现象是把传播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在西方著名的大学都普遍开设有影视传播学院或系科,把影视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已成为惯例。在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大、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大、浙江大学等高校都设有影视艺术教育的硕士点、博士点。在四川、重庆、广东、浙江等省市(区)也有高校开设有相关专业或课程,并初步形成影视教学、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系列的有创见有规模有影响的影视艺术研究成果。


  回望我省高校,根据调查:首先是从事影视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人数少、专业程度低,除中原工学院的影视学院外,全省83所高校中10所开设影视教育课,也仅有18名(不含52名中原工学院影视学院专业影视教育教师)专、兼职教师。这些专业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6人,本科毕业的11人,无一是影视艺术专业(或方向)毕业,多是汉语言文学或新闻学专业(方向)毕业,因而他们研究影视讲授影视,实际上是从文学或传播学作为切入点,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是文学或新闻学,他们讲解研究影视缺乏在影视艺术的大背景下,去观照影视、分析解剖影视作品。其次,这些教师中的大多数时间精力有限,周围学术环境欠佳,科研成果少。这18名教师中没有一个是专门专业讲授影视教育课程,大多是一边搞行政一边搞教学,或者是一人担当几门课程,这样就很难保证他们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影视教育课程的研究和讲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学校的影视学术环境中缺少同路人,没有“同盟军”,他们只好也只能孤军作战,疲于教学,难搞科研。在这些课程的专任教师中,至今仅有2人出版影视方面的学术研究专著,很多是零散地发表几篇影视方面的论文。其三,这些教师和校内外学术团体学术机构的联系少,和同行交流研讨的机会少,参与影视制作的实践少。没有一人参加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或其他相关的国家级学会,仅有一人参加河南省影视艺术家协会,而且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缺少与外界的学术交流,缺乏和省内外同仁的沟通,以至于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有时举行某部影视座谈会时,可约之人寥寥。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我省高校影视教育的覆盖面和纵深度,而且也影响了我省影视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影视产业的发展。


  现状之三:影视教育的无序性、市场性导致大学生影视观赏的盲目性、负面性


  课程开设少,教师队伍弱,科研水平不高,致使我省大学影视教育呈现出无序性和市场性的缺憾,也使大学生影视观赏产生了盲目性甚至负面的后果。上个世纪80年代全省乃至全国几乎成规模的大学都有大礼堂,且基本都要在周末低价向大学生放映电影,这不仅成为学校活跃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也成为大学生周末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繁荣,先是录像厅后是网吧,好像栅栏一样“包围”着大学校园。进入21世纪,各高校都很重视校园网的建设,不仅设置多媒体教室,而且网络进入每一间学生宿舍。这些录像厅、网吧、多媒体教室等,使学生逐渐远离甚至放弃了去观赏周末电影,不再去礼堂怡然自得地度周末看电影。学院放映电影毕竟是有目的有选择且带有指导性,学生们观赏影片是在这种选择之后再选择,因而空间小、余地不大,他们的兴趣会越来越小。而录像厅、网吧等渠道,大学生看什么影视,什么时候去看,决定权完全在于自己,因而,他们会越来越多地选择这种灵活便利的方式去观赏影视。渐渐地,电影电视这种大众媒介在大学生中间就变成“小众媒介”。这种现象虽然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观赏影视的方法、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其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也就日益显得突出。


  与这种播映和观赏方式、渠道的变化相关联,大学生社团组织(协会)中几乎没有影视协会,校园文化活动中也缺少对影视艺术的观照,高校之间也没有开展学生之间的影视艺术方面的携手活动。大学生的影视教育基本上是“自我教育”、“市场教育”,归根到底是“盲目教育”,缺乏引导,也没有引导;市场上有什么影视就看什么,媒体播放什么影视就看什么影视,有的学生甚至在录像厅、互联网上观看色情电影。在影院“风光不在”,网吧包围学生、互联网风涌而来的同时,我省的众多高校要么没有开设影视教育课程,要么开设得不系统,要么是教材缺乏必要的应用性、灵活性,要么是拿出影片一看了之,其效果不言而喻。


  我省高校目前影视教育现状的确不容乐观,需要高校管理部门、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共同努力,做好这项有益于学生、有益于学校、有益于社会的文化素质教育工程。我们认为当务之急要运用以下对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策之一:营造良好的影视教育氛围


  要营造大学影视教育的良好氛围,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联合举办大学生电影艺术节。我省83所高校按驻地分布:郑州市有普通高校26所、成人高校14所,共40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42%;开封市共6所占6.3%;洛阳市共7所占8.4%;新乡市共7所占7.3%。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四市的高校数量共占全省高校的64%。这四个城市间高速公路互通,乘车只需一个多小时。因而高校联合协作举办大学生电影节是一件可行又并不困难的事。在我国这种做法已有成功的先例。像北京高校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为主,从1992年冬天开始筹备,1993年春天开始行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届地做下来,到2006年已举办到第11届。作为一次国产电影的盛会,低廉的电影套票价格、导演见面会、DV研讨会,吸引了许多作为电影爱好者的大学生们的注意。大学生电影节像一架桥。这个桥的一头连着中国高校具有特殊的一种审美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大学生,一头连着我们中国的电影。通过这座桥,我们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发展也获得了这个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培养了这样一种观众;同时提高了社会对大学生影视艺术教育的关注程度,也推动了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地区高校的影视教育。这种方式方法值得我省仿效,也会对我省的大学影视教育、影视剧创作、影视产业市场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举办大学影视教育高层论坛。可由河南省教育厅职能机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协调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影视家协会,适时举办高校艺术教育高层论坛,研究制定全省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路和发展规划、实施措施,探索针对我省艺术教育现状的应对策略;对高校影视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联合全省高校从事影视教育的教师,成立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成立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提供平台,加强高校影视教学研究人员和相关电影学、传播学、文学教学研究人员的沟通,和校外影视理论工作者(如省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人员)及省外高校同行的沟通、交流;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河南省影视艺术家协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的活动,以不断扩大视野,始终把握影视艺术发展的前沿信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我省高校影视教育队伍的迅速成长。


  对策之二:制定可行的影视教育目标


  大学影视教育分为专业教育、普及教育两个方面,专业教育又分为学科教育、课程教育两个层次。河南省教育厅督促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本着“专业学科教育要抓准,专业课程教育要抓巧,普及教育要抓好”的原则来设定影视教育的目标。


  影视专业学科教育要抓准,是指全省高校的影视艺术学专业、传播学专业,要根据专业学科要求在影视艺术(传播)教育方面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如艺术学科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传播学科的完整的教学体系;要充分开展影视艺术(传播)教育的实践,走出校园,与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南电视台,甚至一些民营的文化传播公司进行合作,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习方向,准确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以适应影视艺术(传播)学科发展快的特性,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以较强较好的素质,参与社会竞争。


  影视专业课程教育要抓巧,是指全省高校所属的相近的专业,要紧紧扣住专业基础,适时巧妙地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把影视教育课程纳入专业教育的体系中。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学概论》课程后,可以适时开设《影视文学》选修课,在学习《美学》课程后,开设《影视美学》选修课;外语系可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设诸如“外国名著改编”、“外国电影流派”、“影视剧精彩对白欣赏”等选修课。这些课程在其专业基础课学习之后,由影视艺术所包含的重要元素为切入点拓展而出,以期获得相近专业所需要的影视方面更丰富的学科知识、专业理论,从而更好地欣赏或鉴赏影视艺术,更好地欣赏或指导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


  影视普及教育要抓好,是指全省所有的高校应在影视艺术专业、传播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所有系科开设影视教育选修课,以期拓宽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强化他们的人文素质。据《新闻晨报》2003年12月31日报道: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政法学院等多所高校已将艺术教育课列为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学习1~2门艺术课程,获得相应的艺术课程学分,才能毕业。据悉,教育部已出台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规定,所有普通高校均要在2005年前开设艺术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进入第一课堂,计入学分。上海地区高校的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政策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因而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来发展我省的大学影视教育,来搞好影视普及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


  对策之三:培养高素质的影视教育教师队伍


  任何高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一定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许多高校不惜重金及许多优惠条件引进高学历、高学位、高素质教师的根本原因就是如此。


  对于我省的大学影视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让这些教师“专”下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研修影视理论,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立足教学把科研带起来;二是要让这支队伍“大”起来,可以根据学校的性质和规模或组建专门的影视教育教研部,或和其他艺术门类教育教学人员共组艺术教育教研部,配备多名教学人员,形成较好的研究氛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要让这支队伍“壮”起来,如果说“大”侧重指数量而言,那么这里的“壮”则侧重指素质。可以采取到中原工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进修、省会新闻传播机构实践以及送出去到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做访问学者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也可以由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协调,省影视家协会出面,组织全省高校组建类似于“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的学术团体,在省内开展研讨活动,与省外同行进行沟通交流,省内、省外,行内、行外,互动互助提高水平。


  提高教师素质措施中的“专”、“大”、“壮”的根本目的,是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的核心是要不断提高大学影视教育的科研水平。要搞好大学影视教育科学研究,首先要求我们影视教育工作者潜下心来,认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中国结合外国,立足电影电视的文本鉴赏结合电影电视基本知识的介绍,立足电影电视的文学审美结合电影电视的文化阐释,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搞好“三结合,两促进”,激发研究热情,提高科研水平;我省的文化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也要给影视教育工作者提供影视观赏的机会、学术研究的资金、成果刊发的阵地;比如,河南省影视家协会可组织影视专题观摩,省内奥斯卡院线可以给有条件的高校影视教师赠送电影观赏优惠卡,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河南省教育厅社政处、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可以提高对影视研究课题的中标率,加大对影视研究课题的资助金额,河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也可以考虑提供专项资金对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艺术教育课程专题研究的立项重点扶持;河南省文化厅戏剧研究所可以拓展为影视戏剧研究所,该所目前主办的刊物《东方艺术》也可以增设“影视艺术”研究等学术栏目。各高校的学报也可以辟园地、开栏目、设平台,让从事影视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的成果以较快的速度面世,从而激励并促进其科研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当今时代,社会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院校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办学宗旨。艺术教育是一种可以影响深刻而久远的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可不重视艺术教育,尤其不能不重视影视艺术教育。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