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传统文化论文 > 正文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4 16:12

摘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也是现代社会无法消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沃土,经过几千年文明发展积淀下来的稳定的、持续的、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更多地表现在思想精神方面,它世代相承、生生不息,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可能性
 
  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多千年漫长的积淀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从本质上与西方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建构于儒释道思想家的经典语论之上,经过历代思想家不断传承、创新而沉淀下来的精华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现代化是人类不断向前迈进、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也涵盖了精神层面。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就是不断吸收有利于推动现代世界不断优化的精华,汲取众长顺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概括,现代化即“集大成”的过程:采集过去与现代中的精华部分,抛弃其中的糟粕,以独特的方式来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将西方模式照搬照抄地应用于中国,也并非将中国传统的内容全部摒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展现各自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入世界强国之列,中国的政治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世界文化传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促使其进行现代化转换,是中国人民希望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是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又一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我们应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古与今、中与外文化相交融共发展的视野中,探索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及现代性转换的可能。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特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厚的积淀,并为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提供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特征体现在其既蕴含着群体对于个体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即社会、国家为个体发展创造环境;同时也包含个体对于他所生活的群体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即个人对社会和国家所尽的职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与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强调个体心中应有权衡法则,何事该“为”,何事不该“为”。《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如果“阴”代表事物本身不完善的方面,“阳”代表事物本身具有优势的方面,事物是运动发展的,阴阳相互作用,不完善要向完善方面发展,需要其他的阴阳的补充与转换。如果“阴”代表“分”,“阳”代表“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并非是简单的追求“合”的过程,而是讲究有分有合,合与分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是“合”与“分”的统一,既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进行调节,又要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主体可以把握客体。《周易》中提出:地顺应于天,呈现深厚之德,载养万物,而天下万物一致终会殊途同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充分汲取融合各派思想精华,又多元化地开放、兼收并蓄,融合西方的有利因素,才能使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有容乃大。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经世精神和再生功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磨难时应该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努力践行与自己意志相符合的事情;面对义利选择的时候应该秉持刚毅持正、独立不惧、舍生取义的信念;要有顽强反抗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存续哪怕血战到底也在所不惜;愈是困难重重,愈是险阻不断,也愈要百折不挠、发愤忘忧,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哪怕处于困厄之地也要振作坚强,经纶天下事;即便劳苦患难逼迫,为了天下兴、百姓乐,也要身先士卒、鞠躬尽瘁,任劳苦而不辞不畏……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险阻却屹立不倒的支柱。此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具有再生功能,有内在与外在两种表现形式:内在表现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俱进;外在表现为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现今乃至未来的发展都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如《周易》讲究天地万物变化之中自有盈虚,“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转化为与其相对立的方面。如果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并且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克服一个阶段的强大和成功带给人们精神上产生的一劳永逸的错误认识。要始终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现代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生特征的内在要求。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世精神和再生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可能。
 
  3.现代化视域下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迈上现代化之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开始接触外来文化,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精神使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物质文明所带来的有利方面,并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器物。“制器”思想鼓励当时的中国人模仿西方创办民族企业踏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洋务运动即是对这种思想的实践,如创办军事工业、发展近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全面学习与掌握西方的现代化科技技术与文化制度等等。
 
  第二阶段,从甲午战败经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甲午海战中方惨败后签订一系列屈辱条约,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由器物逐渐深人到制度层面。维新派深人批判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与毒害,抨击了封建僵化的科举制度。虽然戊戌变法最终以悲壮的失败而告终,但其将中国现代化由学习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对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第三阶段,自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4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明显。辛亥革命失败,帝 制复辟、尊孔复古显示出当时中国大多数国民的思想并未从专制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民主思想与科学思想是他们所严重匮乏的。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基础与核心,积极倡导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他们关注到现代化更深层次的方面。自1920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受到广泛地传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由此进人崭新的文明时代。
 
  第四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遇挫阶段。1950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文革时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丢失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错误分析国情,一切处于动乱之中。如从文革到1980年之前,儒学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没有立足之地,只能依靠海外新儒学的倡导者在夹缝之中对儒学寻找现代化转换的生存方式。
 
  第五阶段,从文革结束至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后,中国人开始理性地思考与应对传统与现代问题,在经济和政治发展与社会整体现代化同步基础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不再是只有少数人的呐喊,而是历经求索和困惑之后,政府与人民主动创新、不断发展的探索过程。
 
  历史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与历史发展,主动融合与调适,不断建设与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成果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重要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的过程中,如果离开深厚、优秀的民族文化土壤而单方面地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就会导致意识形态层面呈现失去传统文化底色而只有政策内涵,缺少民间自觉只有官方强制,缺少学者深究只有领袖创造的局面。在不断深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印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烙印,在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与其相融合,如此才能真正增强文化实力,占据国家文化安全的制高点。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基本路径
 
  1.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张岱年先生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应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虽然具有深厚的底蕴,但在世界多重文化背景之下,要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个性,避免在现代化过程中迷失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以马克主义为指导,不断总结古今中外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的经验教训,确立全球眼光,强化民族意识,谋求多元文化平等对话,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总是将现代文明立足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这不仅是在充实现代文明发展的内容,也同时在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全面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中国优秀#统文化体系。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性转换并不是教条式地崇尚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神圣化;而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中必须不偏离、不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和方法。纵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相辅相成、和谐共存的状态使中华文化显示出无限生机与独特魅力。
 
  2.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一个民族能否适时地把握机遇、沉着地迎接挑战,能否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具有不断发展创新的潜质,能否让本国人民欣然接受,能否有益于世界文化繁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逐渐生成的,它并不是简单、孤立、偶然的存在,而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中,以社会文化基因特有的方式不断地传承、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前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不断接受着现代文明发展过程出现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面临各种复杂的国 际关系,西方势力想要西化、分化中国的野心从来不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人格独立、不畏强权、刚健有为、敢于担当、创新有为等精神依然是我们要坚持传承并不断深化的精髓。
 
  同时,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教育力度。面对当前网络及校园中流传的一些肆意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否认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否认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和民族精神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应站在大教育视野下进行审视和批判,既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大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弘扬,也要及时占领网络等现代媒体阵地。当前,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才能使我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沉着应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各种挑战,在和谐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统摄并支配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提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才不会偏离社会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某些方面是相贯通的。要实现人体与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团结和睦、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的文化与之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贵和持中、刚柔并济等哲学思想,使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更加温柔敦厚,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趋于弥合。立足于中国实践来看,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注重社会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科学构建调整利益协调机制;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儒家提倡的“仁义”、墨家提倡的“兼爱”、道家提倡以“无为”来达到“心和”“人和”“天合”与中国社会特色主义要求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是相融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对自己国家最深厚的情感积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个人、家庭与民族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其利益是一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冲破时空的界限不断绵延并被传承下来,让更多的华夏儿女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更加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与担当。《周易》中记载的古代先王为革故去蔽、开拓创新的诸多事迹,生动描述并真实地展现了先民不仅在器物而且在制度上革故鼎新的勇气智慧与创新精神。“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正是这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中华民族能始终保持昂扬的状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涵养是分不开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围绕面对利与义、奢与俭、勤与惰等矛盾时如何进行取舍的分析论证,逐渐成为评价个体行为优劣的道德准则并得以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充分汲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为社会的运行发展提供导向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张荣军,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读博士后;
            杨蓉,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