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分析高校教师师德缺失治理策略与现状

来源:UC论文网2016-01-18 19:51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这是 2014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也能真切的感受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这是 2014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也能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而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之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疑是最为根本和重要的。

  "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这也是为人师最根本最首要的条件。然而,近年来有损高校教师形象,违背职业道德的一些事件见诸报端,不禁令人骇然。 一时间,引发多方关注。

  1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概述

  2013 年 5 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 《意见》指出,"当前,高校教师主体上是积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

  的确如上所述,近年来,不仅仅是青年教师,高校教师的其他年龄层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和职业声誉的不良现象,诸如学历造假、论文剽窃以及其他丑闻等。 其实,就目前大的社会环境而言,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各种思潮激荡,各种价值观碰撞,再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急功近利、重利轻义等无形中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人性似乎不敌物欲的情形下,少数高校教师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归类概述如下。

  1.1 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更是承载着知识传承、科研创新、文化育人的功能,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但是,就目前而言,确实存在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状况。 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眼前的搞科研课题、发学术论文、编专著教材等一切衡量学术水平的硬性指标上。同样地,他们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是目前发了几篇论文,搞了几个课题,编了几本教材,欠缺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的全面的综合的考量,对于学生未来所担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使命,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远的规划。 他们自身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漠不关心和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个人政治敏感度缺乏,严重影响学生对政治的鉴别力和判断力,造成学生对党的认识混乱,对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产生消极影响。

  1.2 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

  有部分教师对于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感较低,对教书育人的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经常性地抱怨学生不好教、教不会,以致不同程度的怠慢上课,缺乏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备课不认真、讲课无精神、课堂纪律较差、教学不规范、课堂混乱、教学效果欠佳等不良状况也就随之出现了。 有的教师不安心教课,把心思都用在搞科研上,但也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只满足于凑论文篇数,凑评选条件上,学术水平也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还有的教师因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心追求升官发财,精明周旋于各种机会上,教学能力浅尝辄止。 这种追求表面虚华的做法,是缺乏人民教师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的具体表现。

  1.3 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有少数教师言谈举止欠缺规范,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角色缺乏明确的清晰的认知,对自身定位也不够准确,为人师表只是一句口号,并没有在实践中起到表率作用。有个别教师言论极其自由,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发表不符合身份的极端言论,宣扬错误的思想和理念,对学生造成误导。

  有的教师穿衣打扮不符合身份,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不同程度地分散着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听课学习。

  2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各种表现,归因有许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综合起来应该有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等三方面的因素。

  2.1 社会层面的因素

  在社会崇尚有用性的实用主义驱动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再是奉献、追求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有关理想信念范畴的,反而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向物质、利益、享受等现实的内容,当今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对人的评价,对成功的定义,已经变得复杂和偏颇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身居高校内的教师都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高知人群,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与自身收入不成正比,久而久之,心理失衡,对自身的职业便不再认同,对政治信仰逐渐的迷茫、理想信念也就慢慢的模糊了,不知不觉间被社会不良风气所污染,不自觉地缺失了教师应有的职业操守。

  2.2 学校层面的因素

  目前,部分高校对教师的引进、培训、考核等方面缺乏师德方面的衡量标准。在引进教师时,只关注到教师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而忽略了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对教师培训时,也往往只是关于某些知识或某方面能力的专题培训,而单纯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 在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上,缺乏科学的考量,只注重从教学、科研等显性的硬性的指标上予以衡量,对教师的师德经常性的忽略不计。

  2.3 个人层面的因素

  有些教师本身就欠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价值取向上有偏差。 有的教师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便自动地将主要精力用在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而对于不能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投入则会很少。持实用主义思想的教师则会自然地去选择对自己各方面都有利的事情去做,比如将自身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先等方面,对自身包括道德修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很不重视。

  3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探究
  
  就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师德缺失的现状表现,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下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3.1 创新师德教育培养方式高校可以结合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活动等相关内容开展师德教育, 并通过有效途径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调查研设过程中的实物消耗和费用,更具有实际意义。然而,工程量清单模式在实践中还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报价的软件开发、网络应用、实时更新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

  2.3 招投标监管工作不到位虽然招投标制度意在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念有所偏离和走样,投标单位与招标单位之间的"关系"成为最终影响招投标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投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受到业主的干扰较大,一方面体现在业主向评标委员会意向性表达期望的评标结果,另一方面评标委员会也会询问业主的期望结果。这样,与其说是评标,有些情况下成了"印证"业主期望结果的程序。 随着国家对各个行业的准入条件的放宽,各投标单位之间形成联盟,"陪标"、"围标"现象比较突出。 此外,在招标中规定曾经中标招标人项目的单位作为一项条件阻碍了很多新企业进入。

  监察、审计等监督手段本是可以防止以上问题的保障措施,然而,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由于监察、审计人员的权力、职责设定有限,使得很多场合监察、审计缺位,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3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相关建议

  招投标作为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市场购买方式,近年来对电力工程的采购贡献巨大。 面临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必要通过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招投标工作的效率,还原其"公开、公平、公正"的初衷。

  3.1 开展电力工程招投标制度化建设。

  招投标制度的本意在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招标单位选择最优的提供商。 面对电力工程招标中的各种问题,招标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反倒成为各类腐败问题的高发环节,因此有必要依据电力工程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操作性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不仅对于招标、投标、评标各方的工作进行明确划定,还应以最严格的惩罚措施对各类违规现象予以重罚。 此外,应针对电力工程中的价格问题,出台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其实施细则。例如,明确 35 千伏级以上变配电设备及其线路安装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国际上就工程与设备的采购在上个世纪就已形成了完善、系统的运作模式,其中 FIDIC 合同条件和程序文件对各类项目进行了详实的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电力行业与国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也日益加深, 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合作形式也日益多样化。目前我国电力工程招投标正朝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发展,电力工程市场全面放开后,将为招投标工作带来更多的活力。电力工程承包市场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对外开放,引进了更多的国外电力工程从业人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做法。国内外的相互互动对促进我国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国际通用的采购模式对我国电力工程的招投标方案编制、报价、评审标准等各方面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

  3.2 提升招投标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招投标工作是将采购任务设定在公平市场竞争制度下的一种交易模式,这一模式应用的重要的一点在于规范化制度指导下的精细化管理。 在当前互联网日益普及和便利的趋势下,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也应引进最新的管理手段,推进"互联网+"思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招投标方式,全面推行电子化、网络化。

  此外,建立电力工程招标的信用管理体系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建立起投标人、评标人等的信用体系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每年按照信用体系进行考核,以"信用积分"评价企业的业绩,为参与行业竞争的企业提供流畅的进出通道。

  3.3 提高从业人员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电力工程已突破传统的火电工程的范畴,变得更为复杂,采购难度逐渐加大,采购不合理将造成巨额损失,风险很大。 而招投标管理中通常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只有从业人员专业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独立、公正地对标的进行组织和评判。 例如,电力工程招标采购前需要针对具体的项目制定科学、 灵活的采购方案,采购方案是指导下一步具体工作的重要依据,采购方案的编制水平反映了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而当前很多电力工程按照同样的采购方案进行,缺少变通和针对性,从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很难迅速做出反应,增加了招标采购的风险。

  行业协会应承担起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从业人员应重点培训的内容包括法律和风险意识、规范化流程、制度体系等多方面,并将这些内容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龚晓蓉。 浅析电力招投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华民居, 2013,2.
  [2]裘宏庆。 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决策与管理研究[D]. 天津大学,2004.
  [3]许芳芳。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3)。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