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资本主义论文 > 正文

思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

来源:UC论文网2015-12-09 18:50

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批判了其踏轮磨房式的生产方式,指出了该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本质。针对时下资本主义世界流行的解决生态危机的经济学路径、技术路径、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批判了其“踏轮磨房”式的生产方式,指出了该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本质。针对时下资本主义世界流行的解决生态危机的经济学路径、技术路径、环保运动等措施,文章逐一进行批驳,指出它们只是从表面上对环境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最终得出了挽救全球生态危机,就要以生态社会主义取而代之,以使全球生态和人类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的结论。
  【关 键 词】生态危机 踏轮磨房 资本主义 路径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福斯特谈到,对于生态危机,人们往往呼吁一场道德革命,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个人道德才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关键。然而,在他看来,这种思路明显忽略了隐藏在个人道德背后的“结构性不道德”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道德问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阶级构成成金字塔状,即由处于社会顶端的极少数人和绝大部分为维持生计而工作的工薪阶层构成的。大部分的社会财富,掌握在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手中。福斯特认为这些人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遵循以下逻辑:
  (1)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通过不断的财富积累融入这种全球体制,并构成其核心理论基础。
  (2)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由个体经营者转变为工薪阶层。
  (3)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必然导致将所积累的财富分配到服务于扩大生产的新型革新技术上来。
  (4)短缺物资的生产伴随着更多难以满足的贪欲而产生。
  (5)政府在确保部分市民的“社会保障”时,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责任也日益加大。
  (6)传播和教育成为该生产方式的决定性部分,用以巩固其优先权利和价值取向。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遵循“踏轮磨房”这一特征。所谓“踏轮磨房”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是这个“踏轮”上的一部分,既不可能也不愿意从中脱离。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不断地扩大规模;工人为了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存,就必须被资本家雇佣,沦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无论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还是维持基本生存,他们都不能逃脱资本主义“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不得不跟着“踏轮”的节奏。
  福斯特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倾向于投入大量原材料和能源,并用机械代替人力,通过不断缩小劳动必要时间加快生产流程来获取利润。这势必导致自然资源被快速地消耗以及向环境倾倒更多的废料。显然,这种生产方式是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斯特进一步探讨了时下流行的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路径。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路径
  (一)经济学路径
  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学路径往往呈现出三个提点:一是尽力回避而不严肃地对待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经济所造成的生态资源匮乏和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恶化则不在正统经济学的考虑范围”[1];二是过分迷信市场的魔力,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环境成本核算和市场激励的手段加以解决;三是没有认识到“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无限扩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2]。而福斯特从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和基本理念的变革方面出发,分析并探讨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经济学路径:“环境资源的商品化”和“自然资本化”。所谓“环境资源商品化”就是赋予自然以经济价值,并将环境纳入市场体系之中,将环境转化成像其他商品那样也可以进行分析的商品;所谓“自然资本化”,就是将整个自然界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视为“自然资本”,将地球纳入资产负债表。这种观点认为,环境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灵,不如说是我们的会计系统的失效。
  福斯特认为这两种路径不能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他指出,虽然把自然资源作为商品纳入到市场体系,在短期内有可能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张的本性,致使它不可能自始至终地按照生态原则来对待自然和组织生产。福斯特把这种“环境资源商品化”和“自然资本化”的做法斥之为荒诞的“简化主义”手段。以简化主义手段对待自然,按照市场—商品原则来构建社会,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蜕变成一套基于市场和迎合个体私利的公共产品,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降格为纯粹的个体占有关系,将导致如下三重问题:
  一是导致将人类与从前的历史彻底割裂开来,并不能说明人类需求和适应自然能力的充分发展,只能是发展一种与世界的单方面的、利己主义的关系,最终导致自然从社会中异化出去,进一步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而不是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二是应用于自然的经济简化论将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与疑惑,挤压理想主义层面的价值观的有限存在空间,使市场价值支配一切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更为盛行。
  三是应用于环境的经济简化论不仅会造成具有道德性质的恶果,而且会造成物质性的恶果。虽然在经济活动中以内化环境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在短时期内可使问题得到缓解,但最终只会进一步加剧所有的矛盾,既破坏生活条件,也破坏生产条件。
  (二)技术路径
  时下资本主义世界流行着“非物质化神话”和“技术崇拜”这一现象。所谓“非物质化的神话”,是指资本主义经济“非物质化”的自然发展趋势将成为所有环境问题的最主要的解决方案。该观点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新经济的增长,将与破坏环境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脱钩”,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奇迹正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而不需要也没必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充其量只需要制定公共政策来加速非物质形态化的进程,并确保环境融入“更具知识驱动力和创新力的经济中”。[3]所谓“技术崇拜”,就是把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全部希望寄托于技术,认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引导技术向良性方向发展,把技术的改进作为摆脱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
  然而,福斯特却认为,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始终伴随着经济规模的膨胀,所以也始终伴随着环境在不断恶化。以农药为例,科学技术生产了新的农药种类,刚开始可以有效地杀死害虫,然而,当害虫对该农药产生抗体,这种药物对害虫将不再起作用。随之,为了再去杀死害虫,就不得不采用更高的技术生产出更高级的农药,如此循环。而我们得到的却是农药通过土壤渗进地下,对土壤和地下水都造成了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此,福斯特指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只能寄希望于改造制度本身,从本质上超越现存积累体制。能解决问题的不是技术,而是社会制度本身。在发达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与环境建立可持续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是存在的,只是生产关系阻碍了这种变革。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