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正文

“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20-11-10 10:06

摘要: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相互融合,两者在目标上“同心”、在资源上“同享”、在路径上“同行”。透视“形势与政策”教学,深度供给缺位、主体性让渡以及成见的雾障造成学科专业融合缺“地气”、人员队伍参与缺“人气”、体系与方案融合缺“生气”的实然图景。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出发,“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路径需要理顺关系,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需要加强学科引领,构建基于时空二维...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相互融合,两者在目标上“同心”、在资源上“同享”、在路径上“同行”。透视“形势与政策”教学,深度供给缺位、主体性让渡以及成见的雾障造成学科专业融合缺“地气”、人员队伍参与缺“人气”、体系与方案融合缺“生气”的实然图景。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出发,“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路径需要理顺关系,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需要加强学科引领,构建基于时空二维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专职+兼职+特色”复合型师资队伍;需要持续改进,创新课程组织形式与质量评价。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学科-专业-课程”;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0)05-0102-04


  大学的宗旨是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培养人’这个根本,就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1]。自我国实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颁布,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一次“质量革命”。随后,围绕着“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启动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等,都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創新为推动力,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中把握政治方向的重要阵地。如何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视域出发,将“形势与政策”教学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建接地气的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找到学习的获得感、存在感,高效发挥其主渠道功能,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偏差”的镜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然图景


  (一)深度供给缺位:学科专业融合缺“地气”


  大学的体制是以学科为单位,学生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不同,目前国家实施的“双一流”、“双万计划”,也均是以学科为基础,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而现行“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教学要点布设,每个学期更新,包含了“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统一面向大学一至三年级。因此,目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均没有区分度,未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差异性,缺乏学科专业特色,进而导致了“撒胡椒面”式的教学,由于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兴趣度、领悟度不同,导致学生学习理论、政策不能完全入脑入心。如何将“形势与政策”内容与各学科特色有效结合,考虑“时空”二维的影响因素,从空间——学生所在的不同学科专业作为切入点,兼顾时间——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态,让“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有机结合,改革课程教学,使其更接“地气”,实现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也是高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主体性让渡:人员队伍参与缺“人气”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既要有扎实的思想理论功底、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又能够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年级的学生特点,从时事政策中捕捉有效教学点。目前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约占20%,属于稳定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二是高校辅导员和党政干部,属于兼职思政课教师,约占70%;三是客座讲师或教授,采用报告或名人讲座的形式[3]讲解热点问题。前两类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两支重要力量[2],客座讲师或教授则是对“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必要补充,但是不稳定;目前,“形势与政策”师资队伍可以满足对基本理论与基本形势的专业要求,但是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多为非思政专业出身,无法将基本理论讲深讲透,客座讲师或教授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尤其对热点问题缺乏学科专业教师的参与,无法将时事政策中的专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现状传递给学生,出现了大学生普遍认可“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但又认为其中的内容“毫不关己”,持敷衍态度的矛盾现象[4]。


  (三)成见的雾障:体系与方案融合缺“生气”


  近年来,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出台,包括“新时代高教40条”、《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均强调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将思想政治体系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等。新工科的蓬勃发展,工程教育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要求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有必修课程,尤其是思政类课程,其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等须与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紧密融合,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而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课程评价仍以考试、撰写论文[5]等形式为主导,且在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学习目标、评价等不明确,未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不明确,融合度不够,导致了“形势与政策”课游离于课程教学体系之外,未能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功能。


  二、“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同向同行


  (一)目标上“同心”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科、专业与课程三者则是大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三者侧重点不同,但目标一致,旨在基于各个学校不同的知识体系,依托不同学科的优势与特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带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培养出具有不同气质和修养的各类人才[6]。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模块,“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政治观、形势观、政策观,培养宏观与具体的“形势与政策”观是“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标[7],与学科建设目标“同心”。


  (二)资源上“同享”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三全育人”的全过程育人体系中的“第一课堂”,兼具实践性质,覆盖“第二课堂”,建设的核心包括:教学人员与团队、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既要立足“第一课堂”,发挥思想与理论育人功能,同时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等有机融合;又要立足“第二课堂”,通过开展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实现无缝对接和同向同行的全过程育人体系中,所需的各类资源如:组织建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与研究团队、科研项目、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学术环境、学生资源等,而“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同样需要组织架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研究团队等资源保障,二者资源共享。


  (三)路径上“同行”


  “形势与政策”课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不仅肩负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要使命,更应具有专业属性和行程递进性,需面向不同专业、年级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精心研究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考核等,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契合。例如:环境工程专业和地质工程专业的“形势与政策”课,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为培养环保人才和地质人才,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形势和基本热点部分,就要各自分别围绕环境和地质两个领域去捕捉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近远期规划及其重要理论意义,指导其在学习、就业、深造中科学决策,回归“形势与政策”课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初心”。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路径包括了课程内容、师资队伍、质量评价、教学研究等,与学科建设路径涵盖内容[8]相融合。


  三、构建“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路径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合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前期探索,在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时代主题下,人才培养理念、质量理念需要持续更新,新工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亟待完善,基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引领下的“双一流”“双万计划”的实施,时效性、政策性极强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改革不能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脱离。因此,基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视域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改革路径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一)理顺关系,做好统筹规划和頂层设计


  在组织架构上,基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三者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协调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目标导向,通过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将其纳入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布局中,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学生所在学院共同负责的三级管理架构与组织保障体系,建立思政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运行、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师资培训、教学研究的机制与制度体系,促进教、研相长,为“形势与政策”的“教”、“研”、“学”提供机制、制度保障。


  (二)学科引领,构建基于时空二维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上,各部门联合研讨,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支撑矩阵中的位置与权重;在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特色,充分挖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学科专业热点,拓展“形势与政策”理论的应用范围,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修订教学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的不同思想、心理状态与专业学习进程,制定不同专业,不同学期“形势与政策”的阶梯递进式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实现课程在教学目标制定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课程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的与时俱进,课程“接地气”,更具吸引力。


  (三)以人为本,创建“专职+兼职+特色”复合型师资队伍


  在“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大背景下,高质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以目标和成果为导向,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特色”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是高校贯彻实施“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通过动态管理,各取所长,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专职思政教师作为主体,把握课程方向,奠定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基础;由宣传部门、学工部门等管理人员、辅导员组成的兼职教师,从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心理等状态,梳理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由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师和研究人员作为特色师资,发挥各学科专业特色,协助专职和兼职教师,发掘基本热点中的专业元素,构建面向不同专业的特色“形势与政策”案例库,让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丰富教学内容。


  (四)持续改进,创新课程组织形式与质量评价


  “思政”是一种精神教化的形式,是将一定的价值理念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教育活动,其核心不在于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而是精神素质的提升[9],“形势与政策”具有“思政”属性,要达到全面系统、及时跟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效果,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与质量评价是关键。构建线上+线下、课堂+实践、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综合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丰富的视频、文档、图片等线上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有限学时的线下教学活动中,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翻转课堂、主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地实践、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运用讨论、主题汇报、调研报告、考试等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获得感。


  四、结论


  “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教育革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程是改革的核心,“形势与政策”承载了把握政治方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任,是“三全育人”实施的主渠道之一。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视角,深入剖析“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探讨“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形势与政策”的融合关系,提出基于“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路径,理顺关系,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基于不同专业、年级的二维课程体系,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特色”复合型师资队伍,持续改进,创新课程组织形式与质量评价,是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专业思政课程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