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20-10-25 09:13

摘要:

  【摘要】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使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地要加强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力度,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而近年来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就业相关性有所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比较低,不能在毕业之后马上投入到一线的工作中。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对相应...

  【摘要】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使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地要加强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力度,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而近年来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就业相关性有所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比较低,不能在毕业之后马上投入到一线的工作中。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对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学模式、教学形态改变的研究则成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及存在的弊端


  (一)沿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当下,相比较于医学模式的发展,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定滞后性。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同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医学模式,为深化改革课堂体系就需要保证所培养的医学生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模式。


  (二)课程内容设置不符合医学快速发展需要


  相对狭窄的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宽口径要求,导致学生缺乏基础知识,对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三)不合理的课程体系


  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在于学科,在开展教学时需要按照三个阶段进行,即理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导致学生的综合化水平不高,不能增加彼此的紧密性,也不能科学、合理的衔接各个课程,从而导致人文社会课程的设置比较薄弱。


  (四)不科学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传统性与严谨性、轻时代性与综合性”的局面,且与科技的高度、综合发展不符。过多的选修课、较少的选修课,对于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会造成一定限制,导致学生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且课程内容十分陈旧,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


  二、改革思路


  (一)采用“1+1+1”人才培养模式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和完善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利用学校和医院双主体、双环境育人。由“2+1”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变成“1+1+1”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半在校完成医学基础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1年进入临床病房进行核心课程学习,1年临床实习),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在知识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基层医院医生和乡村医生岗位标准要求,毕业后经过一年以上的基层医院医生和乡村医生岗位工作,再返回学校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获取国家医师资格证书(执业助理医师),从而具备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技能水平及职业敏感性。


  (二)以能力为本位


  对于新课程体系而言,需要在以能力为本位观的课程论指导下,对多种课程观的长处进行积极的吸收,并将各种因素的动态影响结合起来,为医疗卫生单位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一方面,在开展课程设置时能够严格按照单位岗位所必备的能力,将学科本位的思想逐步摆脱掉,在精简课程内容时能够严格按照能力需求进行。另一方面,重视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与考核方法的建立,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学生掌握、接受、理解知识能力的考核,在专业课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具体考核时需采用多种形式,如口试、现场测试、答辩、操作等。


  除此之外,校院雙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签署合作协议:学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向临床教学医院提供临床教学计划、教材以及相关教学、教科研资料。临床医院负责学生的临床教学安排及实施、食宿安排及管理等各项工作,接收学校安排的具有医学岗位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进修学习。临床教学期间,系里选派1-2名教师进入临床医院相应科室进修学习,同时协助医院进行临床教学。


  三、课程体系建立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在简历模板课程体系时需要严格按照这一项基本原则,且是系统论中的主要目的与最基本原则,侧重是优化组合各个要素。为此,专业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需突破学科界限,在组织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学习时能够跨学科开展,确保体系的综合化与基础化,实现多方位、一体化教学,为更好的组合知识与能力,就需要合理的配置课程。


  (二)目标原则


  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于实现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基础知识教学,且强调学生视野的扩大,将那些重复的、老旧的教学内容删除,构建新型知识体系,确保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宏观与微观相协调原则


  传统医学教学重视微观,即单门课程的科学性与深化,导致很难满足高职高专的培养目的。为此,在改革课程体系时,需要对过深、过专的内容进行大量精简,促进宏观观念课程的增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究思路、方法与要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改革的开展需要重视素质、能力的培养,并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促进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需尽量实现模块化,有机结合教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转变传统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现状,为科学预测未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为合理改革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提供建议。


  作者简介:陈静思(1989-),女,汉族,吉林白城人,本科学历,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