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0

5ichocolate
首页 > 职称论文 > 生物色谱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哪也去不了

已采纳

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 生物 学习 方法 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高考知识点 总结 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

1、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_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5、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二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解决实现这些工艺(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的工程学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发酵工程”。

(3)发酵工程是用来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发酵工程从工程学的角度把实现发酵工艺的发酵工业过程分为菌种、发酵和提炼(包括废水处理)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学问题,一般分别把它们称为发酵工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工程。

(4)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灵魂。近年来,对于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

(5)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

(6)发酵工程有三个发展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的学科。发酵工程经历了“农产手工加工——近代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三个发展阶段。

发酵工程发源于家庭或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农产手工加工),后来借鉴于化学工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近代发酵工程),最后返璞归真以微生物生命活动为中心研究、设计和指导工业发酵生产(现代发酵工程),跨入生物工程的行列。

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凭借祖先传下来的技巧和 经验 生产发酵产品,体力劳动繁重,生产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于是,发酵界的前人首先求教于化学和化学工程,向农业化学和化学工程学习,对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用泵和管道等输送方式替代了肩挑手提的人力搬运,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把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成功地推上了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发酵生产与化学和化学工程的结合促成了发酵生产的第一次飞跃。

通过发酵工业化生产的几十年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发酵工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时变的)、非线性的、多变量输入和输出的动态的生物学过程,按照化学工程的模式来处理发酵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从化学工程的角度来看,发酵罐也就是生产原料发酵的反应器,发酵罐中培养的微生物细胞只是一种催化剂,按化学工程的正统思维,微生物当然难以发挥其生命特有的生产潜力。于是,追溯到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技术的生物学内核(微生物),返璞归真而对发酵工程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定,使发酵工程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发酵工程进入了生物工程的范畴。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此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发酵工艺上还分类批量发酵:即一次投料发酵;流加批量发酵:即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连续发酵: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溶壁酶等),蛋白质纯化技术(沉淀法、色谱分离法和超滤法等),最后还有产品的包装处理技术(真空干燥和冰冻干事燥等)。此外,在生产药物和食品的发酵工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公布的cGMPs的规定,并要定时接受有关_检查监督。

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

20世纪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发酵工程,属于厌氧发酵。从那时起,发酵工程又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发酵工业逐渐兴起。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学家就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通气搅拌和一整套无菌技术,建立了深层通气发酵技术。它大大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使有机酸、微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

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成功,如今20种氨基酸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代谢控制发酵新技术的基础上的。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先得到适合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突变类型,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就大量产生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目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已经与核苷酸、有机酸和部分抗生素等的生产中。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使发酵工程进入了定向育种的新阶段,新产品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微生物学家开始用数学、动力学、化工工程原理、计算机技术对发酵过程进行综合研究,使得对发酵过程的控制更为合理。在一些国家,已经能够自动记录和自动控制发酵过程的全部参数,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三

细胞免疫过程

⑴、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类似体液免疫)

⑵、反应阶段:T细胞受抗原刺激。

①、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少数_化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②、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多数_化成为效应T细胞。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_化为大量效应T细胞。

⑶、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体杀灭抗原。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⑴、病毒:HIV,RNA作遗传物质。

⑵、病理: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破坏T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⑶、病症: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后期: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

⑷、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四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3、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

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赊了(缬)。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前中后末由人定

(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

(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五

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

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

结构核仁

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染色质两种状态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

离子

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

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2.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汇总

3.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4.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

5.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6.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7. 高考生物知识点重点总结

8. 生物高考考点知识总结

9. 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10.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222 评论

爱妃朕累了

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介绍:本科普通一本,报考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初试第一382分,英语一78分,政治76分,727细胞生物学115分,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13分,复试第二,一战成硕。前几天看到一个留言问:本科双非报考985是不是希望很小,希望通过分享我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一切皆有可能。

浙江大学

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范围: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27)细胞生物学(含遗传学20%)

(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院校专业选择

复试期间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一句话,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拿浙大生物类专业来说,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院,分数线差距达50分!!而且并不是分数低的学院实力就差,只是出现了扎堆报考的现象,大家总是看往年哪个学院哪个专业分数较低就扎堆报考,或者盲目跟风报考一些热门专业,导致今年出现了这种现象。衷心劝告大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实有些专业名称听起来奇奇怪怪(比如我自己报考的专业),但是导师的研究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初试

英语一

我英语基础还算一般,六级524分,高中时期英语阅读水平不错。但是考研之前已经三年没有认真学习过英语了,基本没有了做题的感觉。我在3月份开始全面复习之前已经把恋恋有词跟着视频看了一遍,3月份开始跟着新版恋恋有词看,同时做了张剑的阅读150篇,找找做题的感觉。

刚开始做阅读简直惨不忍睹,长难句读不懂,单词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你要相信,大家基本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坚持下去就没有错。其他的长难句相关的视频我没有看过,推荐刘晓艳,当然基础的语法知识还是要有的,这个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在暑假之前基本就只看了恋恋有词和张剑的150篇,暑假开始做真题,一个暑假大概要把近20年真题阅读做一遍,阅读真题我总共做了两遍半,第三遍就只做了近10年的。阅读真题第一遍我每篇要花1-1.5h,做题加学习里面的长难句和单词,后面就会快一些了。

作文我背了王江涛的模板,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背诵加默写,考试的时候感觉平时背的这些句子也够用了。翻译我花的时间比较少,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看,所以我翻译得分比较低,这点大家要吸取教训。完形填空就只是把真题做了一遍。

政治

书目:《徐涛核心考案》、《肖1000题》

政治复习有了徐涛老师,看他的视频是下午最欢乐解闷的时候了。一边看《核心考案》,一边做笔记,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

在做《1000题》时,选择题太多了,做的时候,答案写的乱,于是用了几张选择题答题纸解决。后来对答案整个人也不好,有点乱。而且做错的题也一时难以找到,所以我后来选择小程序来刷题,把厚厚的1000题放一边,直接刷题,1道题做完后可以看答案解析(简直超方便),做错的题可以标记收藏起来,然后以后就刷一些做错的题。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翻书,找对应题目的解析,记录错题的时间,毕竟政治复习的性价比不高,后来背大题,我也是只背了肖四,肖八没背,小黄书也没背。

背过的材料作为素材,都是相通的,大题多扯一扯,能写的尽量写一点,当然不相干就不要了。考试想出现一模一样的概率很少,把相近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言之有理都是有分的。

所以,也是有技巧的,而不是瞎背,背了的要用上。最后我是拿到70多分,在背诵上花的时间不多,有这个分数也满足了,我把更多时间留给了数学和专业课。考研注意各科时间的分配,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你应该想着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总分数提高一点。

不过徐涛的小册子我倒是后面一直在看,到考研后期,早上我起个大早,把用荧光笔标记的重点内容翻开看看,回忆一下,因为政治的东西,几天不看也容易忘。

利用好历年真题

我选的这个学校的历年原题都有网上都有的,基本上从开始招收研究的那一年的真题就有的,而且重复的地方还不少,这也算是我选这个学校的一个原因吧。

由于真题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专业课的题目有不少的重复,可以将历年真题做个整合,分门别类地整理出各个科目的历年真题,心中会对专业课有个大概的了解。大家可以参照这个方法,花上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做个宏观的估计,只看题目,只研究知识点,不看答案,把相关的题目和知识点归拢一下,看看是否有所收获。考研这个事情,确实是个大事情,不过再大的事情,也都是由无数个小事情组成的。我做事情喜欢从宏观到微观,先做宏观的分析,如果这都不行的话,就直接放弃(很多学校,是不按照既定套路出题的,知识点经常考出大纲之外,这点其实也正常,考研毕竟是个选拔性考试,不是一个通过性考试的);微观上,就是梳理知识点了,按照学的时候的重点慢慢梳理,每个学校的重点大差不差,偶尔有不一样的地方,全都背下来就好了。最后就是宏观和微观结合,把真题当作考题,完完全全地答一遍,可以对照书,也可以找同学或者学长、学姐甚至是老师,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说不定,你这道题目或者这道题目的知识点,就会出现在试卷上。

专业课

浙大生物方向的学院有很多,主体的是四大学院(所),分别是: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转化医学院和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及新增加的医学院遗传所。而我所报考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类专业不是很多,但是我觉得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专业课:727细胞生物学+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浙大大部分生物类专业都可以考这两门专业课。专业课总共四本书,指定教材是朱圣庚《生物化学》第四版;朱玉贤《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这一点官网没有说明。

我的复习安排是,暑假之前把专业课课本浏览一遍,然后把重点内容挑出来看了一遍,第三遍又是四本书一字不落看了一遍,第四遍又是挑重点内容背了一遍。也就是课本总共看了四遍,第一遍用的时间是最多的,后面对课本内容熟悉了就会越来越快。感觉课本内容基本熟悉了以后开始背真题,真题是最重要的资料,浙大727和830两门专业课知识点重复考查的概率挺大,830的小题甚至有原题出现,大题也会反复考查重要的知识点。

我买的资料里面包含了真题答案,但是答案的质量我不太看好,所以大部分题目的答案我都是选择自己整理的,整理的过程相当于又熟悉了一遍重点内容。平时课本还是要多翻,要自己整理归纳一些重点内容,特别是生物化学,很多东西是可以对比记忆的。考前我基本就没怎么翻课本了,背了几遍真题,考试之前买了一个辅导机构的预测卷,背了两遍,就这样上考场了,考下来感觉题目大致都是背的重点内容,但也有很多是比较偏的。

另外就是830会考查关于实验的内容,比如2019年就有一道实验设计的大题,还有一个关于色谱的题。平时经常进实验室做实验当然有很大优势,我的选择是专门找了一本实验书或者看看相关视频,课本上涉及到的实验,特别是一些重点都应该掌握实验原理、基本步骤之类的,对复试也有帮助。还有就是当年的热点事件,比如诺贝尔奖,过去几年的诺贝尔奖基本每年必考,起码是一个名词解释,但是19年似乎也没有考到。

727细胞生物学就只有一本书,而且题型只有名词解释和简答,相对比较简单,把重点内容熟记于心基本就没有问题。830就难很多,三本书一本比一本厚。而且内容繁杂,题型也一直不定,我们这一年更是一反常态,题型发生了变化,没有了选择题和判断题,只剩下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但是其实抓住重点内容基本没有问题,其他的一些非常规题目也只能靠平时积累,这也是我把四本书一字不落看两遍的原因,考试时候遇到非重点的考试题目不会无从下手。

复试

生物类专业老师最看重的就是实验技能,老师最喜欢的就是一进实验室就能上手做实验的学生,所以复试问的最多的也是实验相关问题,不过大多是根据自己的自我介绍延伸来的,所以也不用太过担心。浙大农生学院生物物理学复试流程如下:

笔试

50道单选题+一段英译汉+一段汉译英(都是六级水平),单选题涉及到的专业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核农学。

面试

首先是口语,一张纸条上的英语,读一遍(就是前面笔试做的英语翻译),然后2-3分钟中文自我介绍,然后自由问答,老师不会再用英语跟你交流。自由问答问的问题就是简单的实验基础,比如问我的有pcr的组分,qpcr的原理,小鼠处死的方法等等,都是我自己自我介绍中提到的实验。

不同学院甚至不同专业的面试流程都不一样,英语考查的方式有很多种,文献翻译、口语对话、听力等等,建议联系到往年考上的师兄师姐咨询最直接。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提前联系导师的重要性,我的感觉是复试之前该收哪些同学其实老师大多已心里有数。我是初试之前已经联系过导师,给导师发了简历,然后问了他还有没有招生名额,他回复我还有一个名额,我才敢报考。

总结

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一旦选定了以后就要坚持下去,考研路途艰辛,但是坚持下来真的觉得很值得。最后想跟大家说,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学习方法也会有不同,优秀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也不要过于盲目相信别人分享的经验。

其次各科复习时间安排要合理,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比如,周二早上十点上课,那么在十点之前就可以安排复习语言学基础这门课,可以看知识点,也可以背诵重点题,找一个背诵教室或者宽阔的场地,大声朗读出来才见效。还有一点就是上课的内容要好好听,这个是与考研相辅相成的,千万不要上课不听讲去复习考研知识,这样的话会耽误你的课程学习。

我的本科条件不是很好,没有专门给考研学生学习的自习室,每天都要流动去寻找教室。如果你的教室或图书馆有固定的,那最好选一个好位置,然后一门心思进行复习。手机的便签功能可以每天记录好要完成的事项,每次完成一件后都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但要注意不要按照时间点写,这样很有可能完不成,只列举待办事项就行,这样会发现一天之内你会完成好多事。确定了目标就要坚决地去执行,付出总会有收获。

对于每个考研人来说,需要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尽管暂时看不到结果,但当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我相信你是笑的最灿烂的那个!考研是一场长跑,希望每个人可以坚持下来跑到最后!

祝愿学弟学妹们顺利上岸!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态科学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生态科学杂志还算不错吧,比起生态学报和生态学杂志还是稍微差一点,不过也是CSCD引文。稿件的发表周期为8—12个月,近期刚投的,从 投到退修到录用差不多3个月。

    假装不在上海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4
  • 生物色谱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 生物 学习 方法 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

    5ichocolate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物流环境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聚焦职教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一些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1、遴选期刊 首先要在学校认定的期刊范围中寻找合适的期刊,一种是能收与你自己“资历”相

    小兔菲宝宝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生活教育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推荐几个每稿必复的好编辑和E-mail 来源:中国投稿在线 2005-10-9 15:15:00 《京华时报》家长里短.生活幽默 张莉丽 家长里短

    Bubble010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生态监测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生态学报》编辑部网站上有个投稿须知,但是没有对标题字号和摘要字号做具体要求。 因为一般科技期刊最初的投稿是送审稿,主要做到清晰明了,便于审稿人审稿,而文章录用

    爱逛DP的小吃货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