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8

xiaotian0001
首页 > 职称论文 > 吹笛子老师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江小赖007

已采纳

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1957年11月26日出生,籍贯,江苏苏州。笛、箫、埙演奏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华夏室内乐团团长;中国竹笛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管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突出贡献专家等。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竹笛的演奏技巧,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训练,在传统竹笛上自如演奏十二个半音,以及目前被认为难度最大的循环呼吸双吐等。他还积极研究和发展其他吹奏乐器如箫、巴鸟、尺八、埙等的演奏技法。在箫的演奏技法上,将其音域由原来的两个八度拓宽至近三个八度,丰富了箫的表现力。获奖: 95年6月由本人演奏录制的激光唱片《箫的世界》荣获中国唱片金唱片奖。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1年舞蹈《缘》获俄罗斯世界舞蹈比赛金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古筝与电子音乐《沧浪秋吟》MTV比赛获中央电视台“新光奖”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 2003年创作的男子独舞《竹梦》音乐获“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担任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荆柯刺秦王》等数十部影视音乐独奏,影片均在国际重大电影节上获大奖,并荣获最佳音乐,等等。出版发表著作:笛子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箫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笛箫与筝曲谱20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笛子考级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台湾音乐时代);笛子呼吸理论及实践(中国音乐);冯子存的笛子艺术及风格(中国音乐);关于艺术院校改革的思考(中国文化报)——等十余篇。激光唱片专集:《箫的世界》中国唱片总公司;《张维良的吹管艺术》台湾福茂唱片公司;《花泣》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殇》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别梦》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喜相逢》香港雨果有限公司;《问情》香港雨果有限公司;《天幻箫音》香港雨果有限公司;《问天》中国正大唱片公司;《醉笛》香港雨果有限公司;《茶雨》台湾风潮唱片公司;《红叶》香港龙音制作公司;《茶禅一味》台湾风潮唱片公司——教学VCD十余辑。主要独奏会:分别于87年、92年、95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三次个人独奏会;在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厅先后举办过5次独奏会;与法国许多著名音乐家和现代音乐研究中心进行过数十次的合作和研究。

88 评论

桃紅梨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音乐学校看到几个学生在吹笛子,美妙的音乐使我沉醉其中。妈妈看出我的心声,趁热打铁地对我说:“孩子,想不想学吹笛子?”我正巴不得有这样的好机会呢!我马上说:“想,我太想学了。”于是妈妈给我报了笛子班。第一堂笛子课,我拿着新笛子,心里美滋滋的,笛子上有十个孔,其中一个孔上粘着笛膜,通过笛膜的颤动发出美妙的音乐。老师吹了几首动听的曲子,我羡慕极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笛子就吹,可是不管怎么吹始终也吹不出声音。老师演示给我看,教我如何吹笛子,把笛子口放在嘴边,转动十五度再吹,手指配合着按口,就吹出音律了。我仔细地听着,心里想:原来吹笛子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啊!听了老师的教导,我掌握了窍门。我很镇定地拿起笛子,平稳地放在嘴边使劲地一吹,哈,终于吹出声来了!我喜出望外,高兴地跳了起来。很快一堂课就结束了。回到家中,我想起老师对我说得要鄞加练习才会成功,于是开始认真地练习吹笛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不懈地练习下,终于学会了吹笛子。通过学习吹笛子,使我明白了学习任何本领,都要鄞学苦练才能成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啊!成功其实无处不在的,并没有大小之分。我们在羡慕别人的成功,感叹自己的平凡渺小时,不妨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也能感受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任何事情,只要尽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190 评论

小小小雨桐

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9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应聘中国音乐研究所任《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副主任,曾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早年习笛,曾首创笛子的卡腔双声和弦奏新技法,代表性笛曲作品有《巢湖泛舟》(华音曲库里有詹永明改编演奏的此曲,曲谱详见《中国竹笛名曲荟萃》),《新编小放牛》等。自90年代开始致力于中国古龠的理论研究和乐器开发,创制有“九孔龠”(国家专利)。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校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演奏员、硕士生导师。著名笛龠演奏家,音乐史学家,国家专利乐器“九孔龠”、“七孔笛”的发明人。在多年的笛龠演奏过程中,他练就了空管吹律这一绝技,可在一根不开任何音孔和吹孔的自然空筒上吹奏出一连串的自然泛音和旋律、甚至演奏出完整的乐曲。即便是一张普通的纸当场卷成一个筒,也可演奏出完整的优美动听的乐曲。近年来,他教研并举,先后获得“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刘氏九孔龠简介 :“龠”是一件被公认为久已失传了的我国上古时期的重要吹管乐器,刘正国老师多年致力于中国古龠的理论考证和乐器的开发,不仅从理论上考定了“龠”的真实形制为“斜吹”,更从乐器实体的开发上创制出了一种新颖的“九孔龠”(获国家专利),还躬身诉诸舞台,使失落久远的古龠文化得以重新彰显于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被海内外众多媒体评价为“破解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迷”、“开当代古龠演奏艺术之先河”(香港《大公报》)、“使断响千年的古龠又重续香火、再现辉煌”(台湾《省交乐讯》)。2009年11月21日,刘正国九孔龠首奏音乐会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隆重举行,音乐会的艺术顾问由中国竹笛一代宗师陆春龄教授担纲,特邀台湾琴园国乐团的林谷珍先生担任导聆,特邀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戴路青先生担任指挥。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先生、笛子泰斗陆春龄教授、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时白林先生分别为音乐会题词。整场音乐会的乐队伴奏为上海师大音乐学院民乐团,特邀乐队伴奏为上海江南丝竹协会中国国乐团。本次音乐会也是上海师大民乐团第一次在贺绿汀音乐厅的演出,他们的表演受到了各位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音乐会的曲目如下:《布谷忙》:该曲为刘正国的笛曲处女作,初稿于1975年,原名《割麦插禾忙》,又名《春播忙》,创作的灵感源于作者插队落户的务农经历。乐曲以徵调色彩的民歌音调为基础,巧妙地将民间称之为“割麦插禾”鸟(布谷鸟)的鸣叫音调嵌入旋律进行之中,短小明快而富有乡土气息。《牧归》:乐曲以安徽皖南民歌《牛歌》为素材,乐境取唐人雷震的《村晚》七绝诗意,用七孔梆笛高低错落的演奏,素描出一幅“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山村小景画卷。《牧笛》该曲系刘森先生根据刘炽作曲的双人舞《牧笛》音乐改编而成。乐曲表现了牧人放牧山坡的悠然自得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是一首至今仍广为流传、深受听众喜爱的北派经典笛曲。本曲的订谱,主要对中段的“慢板”作了变调处理,以“七孔笛”的附加侧孔(即如六孔笛的筒音)作“5”演奏,转入属调。在“慢板”与乐曲的前后“快板”的连接上,通过两个附加乐句来过渡,自然而清新,使全乐曲获得了先前六孔笛演奏所不可能有的调性色彩上的对比。《双声小放牛》:《小放牛》本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出传统歌舞小戏,描写一村姑向一牧童问路,两人对歌对舞的富有田园情趣的热烈场面。戏中的歌舞音乐及对唱小曲【回回曲】在民间极为流行,后被改编成笛子独奏曲,主要有南派的陆春龄和北派的刘森两个不同的版本。该曲以民间的【回回曲】为基础,并参以陆春龄版《小放牛》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乐曲进一步突出了江南丝竹的韵味,运用了作者所独创的“咔奏双声”吹法贯穿于慢板之中,又在乐曲的快板部分采用了大二度的转调,以极为罕见的筒音作“4”的“凡字调”指法来演奏,再行转入下属调,以筒音作“1”的“乙字调”演奏渐趋高潮结束全曲,整个乐曲的音域达到了近三个八度。《双声小放牛》的编曲,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调性布局上都对传统《小放牛》有着相当大的突破,加之独特的“咔奏双声”技巧和新创制“七孔笛”的运用,使得乐曲更具有一种独到的韵味,散发出一种异样的光彩。“咔奏双声”是竹笛演奏上的一种特殊的演奏技法,它是通过“气”与“喉”两个不同的声源来同时振动笛膜,从而获得“双声”乃至“复调”的奇特演奏效果。该技法是由刘正国先生在《独酌》(“全国第六届音乐作品评奖”入围曲目)一曲中首创运用的,台湾及国内的笛界都有过不同形式的介绍。《双声小放牛》是刘氏“咔奏双声”的代表性曲目。《巢湖泛舟》:这是一首寄情山水、归趣大自然的抒情笛曲。全曲共分三个乐段,是一个有引子、带再现的具有“A B A”三部典型结构特征的独奏乐曲。“引子” 自由的散板结构。笛子以流利的颤指和自如的琶音,展示出一幅水波浩淼、山影叠现的巢湖秀丽风光的画卷。第一乐段“如歌的行板”,抒情主题的呈示部。在伴奏乐队具有波动感的固定切分音型的烘托下,笛子吟奏出一段婉转如歌的抒情曲调,表达了人们对巢湖自然美景的陶醉和泛舟湖上的愉悦心情。第二乐段“欢乐的小快板”,对比性的中部。在欢乐的排鼓伴奏声中,笛子以轻快的吐奏、流利的颤音以及大幅度的上下自如的持续琶音,使乐曲渐趋高潮,表现了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和游舟竞赛、鼓声逐潮的热烈场景。第三乐段“如歌的行板”,抒情主题的再现部。这是在激情澎湃后的安宁中,笛子再一次吟奏出婉转如歌的抒情主题,它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歌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该曲为刘正国先生的代表作,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1980年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首录展播于华东六省一市广播电台;1982年作者以此曲的演奏荣获安徽省首届“大学生之春”优秀演奏奖、创作奖;1996年该曲入载《中国竹笛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早期的原版音响有刘正国1983年的演奏版(现存于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入编安徽、江苏的中小学“音乐欣赏”教材。自90年代后,有詹永明演奏版(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台湾国纶企业公司出版)广泛传播于海内外。《花三七》:乐曲取材于安徽地方戏曲“庐剧”的特色曲牌【三七】腔,创作上采用了连贯发展变化的手法,既保留了原有戏曲曲牌的独特韵味,又融入了适合竹笛演奏的特点,恰好地表现了江淮一带民间人们的质朴豪爽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具有典型的皖中南音乐风情特点和戏曲韵味。《良宵》该曲为刘天华先生的二胡名曲,改编为“七孔笛”曲。演奏上,既保留了弦乐的张力和风格(如“5”音的滑奏等),又充分展示了“七孔笛”的宽广音域和独特的表现力。乐曲有丝竹般的娓娓诉说,又有宁静、凄楚的想望,还有激动、奋发的抗争。整个乐曲强、弱,高、低,跌宕对比,音域达到了三个八度以上,对原曲的风格、音区和表现力都有相当的拓展。《新编欢乐歌》:《欢乐歌》为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其曲调委婉流畅、风格清新秀丽、情绪欢快热烈,常演奏于喜庆集会之际。本曲的改编,依“七孔笛”音域宽广的特点,作了三处拓展:一是在中板部分加入了一段婉转低回的演奏,使其更富丝竹风韵;二是在快板部分有一段低八度的、快速流丽的反复演奏,增加了音区上的对比;三是于尾部的结束句加上了一个五声级进向上的扩充,使该曲的结尾有异峰突起之感,更凸显了整个乐曲的张力。《婺江欢歌》:乐曲以浙江婺剧音乐为素材,描绘了婺江两岸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之情。在演奏技巧上,将循环换气和连续的快速颤指巧妙结合,更丰富地表现了泛金流彩的滚滚江水和欢乐攒动人群的场面。该曲广为流行的版本系詹永明先生用排笛(曲、梆笛各一只)演奏的,堪称经典。本曲按詹氏的排笛演奏版本,只在一根“七孔笛”上,演绎出排笛演奏的音区、音域效果,忽而低回畅达,忽而高亢引颈,别有一番情趣。《江南吟》乐曲取材于江南丝竹乐,以清新优雅、欢快流畅的旋律,生动地描绘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江南迷人景色。原曲创作于1981年,是安徽已故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黄锡麟先生的遗作。本曲的改编,根据“七孔笛”的特点,对原曲的调性作了较大的突破,变宫调色彩为羽调色彩,既不失江南丝竹之特质,又融入了南方昆曲之韵味,更具有“吟”的意味。该曲与笛子名曲《姑苏行》异曲同工,用领奏、齐奏的形式演出亦颇相宜。《小桥·流水·人家》该曲系根据著名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的笛曲《水乡新歌》改编而成。乐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江南小桥”,慢板,以极其优美抒情的江南民歌曲调,勾勒出小桥叠叠、小溪潺潺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秀色。二、“快乐人家”,中板,以一段轻松明快的连音与吐音相间的乐句,在互为上下属关系的调性上反复与变奏,表现了江南农家的质朴形象和快乐情绪。三、“行云流水”,快板,以一大段酣畅淋漓、行云流水般的循环换气演奏,将乐曲渐趋推向高潮,尾部以激动的情绪再现歌唱性的主题乐句以为呼应,最后在宁情、悠远的高音区尾声中结束全曲。该曲以典型的江南丝竹韵味,充分地展示了“七孔笛”的独特魅力和张力,全曲的音域达到了三个八度加一个小三度,为传统六孔笛所不可能及。本曲的改编,征得顾冠仁先生的同意,并由其亲自辅以配器。

338 评论

相关问答

  • 笛福发表过什么论文

    笛福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foe)。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的“de”的前缀,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

    晓云11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sci投稿怎么吹期刊

    在sci期刊上投稿,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加持,可以让sci论文投稿变得更顺利,更高效。下面学术顾问结合多年经验,给大家总结了一下sci期刊投稿指导步骤,希望对大家在

    枣儿的爱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笛卡尔发表了什么论文集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笛卡尔 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2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少年时期在欧

    JoJo爱次肉 2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毕业论文给老师老婆发表

    使用敬语,但要不卑不亢,你也不欠他什么,他也不欠你什么,你是学习,他是工作。 平常心就好。 XXX老师,您好, 近些天,在您的帮助指导下,我的关于xxxx

    Wenlll102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赞美老师发表论文的句子

    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

    篮球手仙道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