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教育对策探究
来源:UC论文网2021-01-02 08:34
摘要:自我价值感是中学生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的自信程度。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都是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因此,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了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养成过程中实施家庭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价值;家庭教育;策略 家長是学生的首任...
摘要:自我价值感是中学生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的自信程度。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都是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因此,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了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养成过程中实施家庭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价值;家庭教育;策略
家長是学生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关注家庭教育的完善与策略是当前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的实施逐步实现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和提升,起到了促进中学生人格健全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1.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促成了社会中不同意识形态下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而互联网等新兴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则为这种观念与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学生群体
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渠道来接触各种类型、各个方面的信息,让学生的眼界更宽,知识范围和积累更加广阔深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但是与此同时,在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时,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也成为了学生面临的主要难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价值观的完善和健全。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正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积极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很大的助力,从而促使学生在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不断发展。但是在当前初中教育中,价值观教育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令人堪忧。
首先,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缺乏正确和深入的认知。具体而言,教师方面既包括直接接触学生,负责学科教育的各个任课教师,也包括了班主任,校领导以及其他负责学生工作的教职工。在缺乏对价值观教育的正确认知的前提下,即便学校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也大多没有对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其最终的教学效果自然有限,甚至有一些教师和领导因为过分关注学科教育,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应有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缩减,减少了相关的教学时间,这也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从学生这一方面而言,学生和家长双方对于价值观教育这一部分都缺乏认知和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自然不会关注和重视相关的教育课程。这也是造成初中阶段学生价值观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成长现状严重脱节,过于依赖资料内容以至于出现教育偏差等现象也是影响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正因如此,开展中学阶段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之一。
2.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养成过程中实施家庭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平等家庭关系
在对中学生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学校方面设计相应的课程开展系统化的教育之外,也需要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给予一定的配合。甚至从最终的教育效果来看,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养成上,家庭教育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必须要加强对这一部分教育内容的重视。但是单纯只有态度正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做出更多的努力去进行了解和配合。而在所有的措施之中,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家长转变自身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构建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
实际上,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常常被家长忽视其自我的意愿,以学生未来着想的名义控制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中,学生对个体的认知以及对自我需求的方式受到了阻碍,从而减少了个人的存在感,转而将个人与家庭,父母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环境对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养成十分不利。所以家长必须要用充分尊重的态度来进行教育,从自身的想法和观念上先将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然后再将这样的理念通过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以及自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自我价值感的认知才会逐步地深入,才会慢慢地形成这种自我价值感。
例如,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过程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生个人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必须确保学生有知情、表达意见和参与的权力。同时家长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方式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自我价值的意识和观念,进而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能够产生并不断强化。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养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尊重、平等和交流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2)组织家庭活动,加强父母陪伴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陪伴是学生建立安全感的前提,也是其中的关键。而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同样也是这样。在父母的陪伴下,学生才能够在青春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位置,这对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形成和判断有所帮助。所以在对中学生开展家庭教育时,有效且重要的手段和策略之一就是设计和组织一些家庭活动,以此来促进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同时,对于家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家长也有所关注。其中核心的标准和要求有几个,首先,这种家庭活动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并且需要家长和学生之间有长时间的接触。在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在家长的长期陪伴之下,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定位才能够有所转变。其次,在家庭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双方配合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在与家长配合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行不断地强化,从而帮助学生确立自己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和作用。这对于提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家庭活动中父母对于学生的长期陪伴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家长也需要考虑到自身时间和条件的影响,设计适合于自己家庭环境的活动内容,真正发挥父母陪伴的作用。
(3)学会语言艺术,实行鼓励教育方式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了解语言的艺术,正确地发挥语言的魅力和作用是实现高效交流,建立良性关系的关键因素。而以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为目标的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语言更是能够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在传统的家庭关系中,受到社会等方面刻板印象的影响,家长往往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忽视语言的重要性,以至于常常发生逆反,争吵、矛盾等现象。而家长选择的一些负面性的语言也会对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价值的认识等等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家长需要对沟通语言进行转变,尽可能地做到鼓励教育。这种鼓励的正向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和体会自我价值的概念,同时也是为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价值的评估做好铺垫和准备。即便是在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时家长也可以用鼓励式的语言表达来使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用更加积极主动地态度进行改正。
例如,学生在出现考试失利的情况时,不应该第一时间否定学生的努力和付出,而是应该先和学生一起确认出现问题的环节,以激励和期望的语气来表达自己作为家长对这次失利的看法,同时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有一个追逐的目标,高效率地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而在家长的鼓励中,学生才不会对自我的能力和价值產生影响,进而不断深入自我价值的认知,强化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这种鼓励的教育环境中,中学生才能够学会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确认和强化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从而实现提高自我价值感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是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中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价值感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在中学阶段不仅要关注学校对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更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环节,配合学校教育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