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探析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2 21:09

摘要: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社会的标志,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将是信息技术水平的竞争。现在培养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社会的标志,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将是信息技术水平的竞争。现在培养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因材施教
 

一个国家拥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多少、质量如何及其普及和开发程度是衡量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是每位教师和学员必须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是终生受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从兴趣入手,激发学习动力

若询问100位学生:“你喜欢上计算机课吗?”至少会有90%的同学回答:“喜欢!”学生的这种回答不全是来自计算机课的感受,而是在社会、在家庭、从各方面、从各个领域接触计算机后,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计算机的娱乐功能非常强大,如此他们总是充满兴趣和好奇,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愿望,好奇心自然会激发求知潜能,老师不能一味地扼杀,应该想办法维护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想办法把这些知识穿插到课程内容中,使得兴趣和知识得到完美的结合。如指法与打字速度练习,其练习过程极其机械和单调,很容易使学生厌学。其实完全可以将课程设计得有声有色,这就要求教师做足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与练习层次,同时突出学习的趣味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处于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

三、领会信息技术课的内涵

有了兴趣以后,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学生的期望变为失望,不论学生的计算机“功底”多么参差不齐,都不能“纵容”随心所欲,而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必须实施“任务驱动”。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品”,如一期小报,一张统计表,一幅图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过程中要涉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仅用10分钟讲授和演示,剩下的时间统统给学生上机练习,教师辅导答疑。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学会几个技巧,完成一个阶段内容,也就是一个“成品”或“半成品”。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答疑并提醒全体注意,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因材施教,缩小知识水平的差距

由于学生家庭条件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贫富悬殊”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使用一些评价手段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进行分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如何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如操作课上,学生不顾老师讲课,在下面自己操作计算机,还想办法摆脱老师的教学控制,为了不让这一事情发生,老师让学生把计算机的显示器关闭,结果学生乱成一团,有的直接关主机,有的显示器和主机一块关闭等。这时水平高的学生就喊关错了。于是老师顺势让水平高的学生解释错在哪,并对其进行了表扬,并搬出主机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正确的关机演示。这样既使水平高的学生提升了自豪感,又让水平较差的学生恍然大悟。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或给予评价较为灵活的开放型任务。

五、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六、结语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广大教师继续深入探讨。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只要能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显著教学效果,使学生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就都值得尝试实践。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