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分析比较民办和公办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性的管理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2 20:46

摘要:

摘 要 :民办高等院校具有的良好管理体制加之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如此优势使得民办型高等学校已经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而除去教育方面,校园安全稳定性管理也是高等院校

摘 要:民办高等院校具有的良好管理体制加之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如此优势使得民办型高等学校已经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而除去教育方面,校园安全稳定性管理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办和民办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性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民办高校本身的特殊性。

关键词:公办;民办,校园安全稳定;高等教育
 

高校的校园安全稳定问题是反映社会稳定的晴雨表,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高等院校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已经不是传统的“象牙塔”了,因此,探讨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性管理至关重要。

一、 公办和民办高校的区别及校园安全管理的概念

公办高等院校和民办高等院校都是经过教育部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都有合法的办学资格,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资金的来源不同:

公办高等院校有一部分的办学经费来源于政府,而民办高等院校其资金完全是自筹,足以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公办高等院校是由国家政府出资兴办的院校,完全是属于政府的行为,民办高等院校则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个人或是社会组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的经费,依法举办的面向社会的学校或是其他教育机构。

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内部正在经历着诸多方面的影响与侵犯,校园安全稳定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内的安全稳定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1)与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2)对学校内的师生以及学校形象和声誉有着不良影响的事件;3)使学校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扰乱校内运转秩序的事件。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管理是指:高校内的主要领导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安全管理计划、组建安全稳定管理小组,对于学校内可能出现以及已经出现的现实事故进行预防、处理的应对过程。

二、 公办和民办高校院校安全稳定管理的比较分析

近二十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它的兴起不仅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同时,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促进了以前由政府办学为主题发比较单一化的办学模式逐步转向了多元化的社会办学模式。在校园的安全稳定管理体制方面,公办高等院校与民办高等院校的比较分析如下:

1. 管理制度方面的“人性化”

高等院校的管理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体现制度化的特点,即大家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执行相关的要求,进而完成相关工作。所谓的“人性化”是指:在执行既定制度时,从以人为主题的角度出发考虑,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通,使其更符合学校或者个人的需求,使得制度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呆板。

公办高等院校,一般来说规模较大,人员众多。由于是职业中的“铁饭碗”,教师的工资、福利都会受到学校的严格考核,所以,公办高校的管理制度执行起来更多的体现出的是规范化、严格化与制度化。如果稍有违反,则会加以处分或责罚。这样的执行制度的优点为:管理校园安全稳定靠的是制度,有利于统一的要求,统一的管理,一视同仁,减少矛盾。如此一来,使得学校管理更表现出程序化与规范化。缺点是:对特殊情况,特殊群体的考虑不足。

而民办高等院校大多是小规模,师资队伍也不是特别稳定。所以,民办高等院校在执行办学管理制度时,其“人性化”的方面表现的会多一些,对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要求或政策。这样做的优点是:考虑到特殊情况的人或事来执行制度,灵活性较强,以人为本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同时,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很容易造成新的情况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学校的安全管理呈现出无序的状态,教师自由化比较严重,校园管理等方面缺乏规范性与制度化。

2.办学管理的主体

民办高等院校的崛起,从利益方面来说,受益者最大的是学校的开办者,其利益决定了民办高校企业性的特点,低投入、高回报、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民办高等院校的校园管理很严格,类似于公司的管理制度,老板发下工资,工作人员就得为工资负责。另一方面,民办高等院校校园的规模一般不大,方便于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方面的管理。

而公办高等院校的办学主体是政府,政府办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内师资力量稳定,教学以及校园安全稳定管理方面有着较为规范性的制度,管理组织健全。但是校园内整体氛围较为宽松,对于校园安全稳定方面的管理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公办高等院校的校园规模一般较大,更加不利于校园安全稳定方面的有效管理。

3. 校园安全稳定管理

对于公办高等院校来讲,其办学主体是政府,师资力量稳定,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较为完善,校园的整体氛围是宽松的。内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强。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的力度不够。

而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来讲,其办学主体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为了达到良好的学校声誉,或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民办高校内的管理制度较为严格,更加会突出学生自身安全的管理,校园相对稳定。各岗位人员都有较为清晰的责任分工,管理力度较大。对于校园内出现的不利于学校安全稳定的事件,一般都会给予及时的处理解决,保证整个校园的安全稳定。

4. 民办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的缺陷

民办高等院校的校园安全稳定管理常表现出“线性”的管理机制,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单一的行政管理层面,学生的自治团体在校园危机处理和安全稳定管理等方面,没有较好的发挥空间。并且,随着公办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内保安力量建设也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三、 民办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管理机制的特殊性及创新展望

从一方面来说,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主体及性质,使得对校园内安全稳定管理的要求较高。而另一方面,民办高等院校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就目前来说,民办高校普遍缺乏用来管理安全事件的一些专门的、常设的机构。最多的情况是针对于某一件特殊事件,临时抽调部分人员组成非常设机构,这样的组织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临时性。而且,从事安全稳定性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也不具有专业的背景,没有受过一些正规的、系统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展开。其次,民办高校内的管理主体不足,制度化的管理欠缺。高等院校与城市其他社区之间的开放性和连通性,使得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管理机制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

因此,创新民办高等院校的校内安全稳定管理机制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路径。将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分为“外部不稳定因素”和“内部不稳定因素”。其中外部不稳定的解决应该倾向于构建多方位的安全监控制度;内部不稳定的处理应该倾向于学生自身的方面。此外,安全制度的建设需要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本着开放的态度,依据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沉淀,以多维的视角应对高校环境不断发展的现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办和民办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诸多方面的不同,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加强比较,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寻找构建富含人文精神的安全管理制度安排,转变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采取多元化路径。以此才能完善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管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