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探讨《成本会计》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4 21:15

摘要:

成本会计的功能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完成好成本会计的任务,发挥好成本会计的功能,对于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

成本会计的功能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完成好成本会计的任务,发挥好成本会计的功能,对于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多年的工作实践,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开发与设计了《成本会计》课程,以期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成本会计》课程开发的思路

  《成本会计》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第二阶段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典型工作岗位进行提炼;第三阶段是根据提炼的工作岗位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情景,将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转换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一)考察调研

  通过对驻马店内集华骏车辆厂、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同时邀请公司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往届毕生到学校进行研讨,深入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核算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确定《成本会计》涉及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具体要求。

  (二)精心提炼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服务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成本会计》课程开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为企业提供成本会计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以上述企业调研结果为依据,了解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然后在工作职责和任务中有针对性地提炼出重要的、典型的工作岗位。围绕岗位设置出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规划出行动领域,再根据行动领域创设学习情境。具体而言,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材料,因此设置原材料岗位;加工过程需要具体操作的劳动者,因此设置职工的工资核算岗位;根据成本核算的对象,对这些典型工作岗位设置产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就需要设置成本计算岗位;为了加强管理,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需要设置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岗位。

  (三)重构教学内容

  原来的教材理论性过强,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主张采取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需要对学科知识进行分解,以适应学生未来的工作任务,让他们掌握岗位所学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教学的内容包括岗前准备的学习情境和典型岗位的学习情境,即材料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岗位,根据学习情境设置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1.岗前准备学习情境本教学情境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个,分别是:(1)企业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2)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教学目标是掌握成本账户的设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成本核算程序。

  2.材料核算岗位学习情境本学习情境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四个,分别是:(1)原材料的采购及入库手续办理。(2)材料购买的进项税额的处理。(3)原材料货款的支付。(4)出库单审核及出库核算办理,期末进行材料的清查,确保账实相符。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材料的入库和出库的会计核算,掌握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工资岗位核算学习情境工资岗位学习情境分别有四个工作任务,分别是:(1)收集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计算员工的工资,按部门汇总后进行工资分摊的业务处理。(2)按企业实际情况提取职工福利费。(3)计提和核算各种保险金。(4)发放工资并编制记账凭证。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掌握计件和计时的职工的薪酬计算、汇总及结算,并了解职工薪酬的发放及相关的业务处理。
  
  4.成本核算岗位学习情境成本核算岗位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共有五个,分别是:(1)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审核单据,进行材料、工资、计提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处理。(2)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并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3)进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并登记相关账簿。(4)进行停工和废品损失的业务核算。(5)产品完工后,计算各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完工产品成本,并将完工产品验收入库,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教学目标是掌握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2]

  5.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岗位的学习情境本学习情境通常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两个:(1)成本会计的编制。(2)成本报表的分析。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到企业进行参观

  课程开始第一周即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生产的过程就是耗费的过程,学生只有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才能熟悉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料、工及其他的费用与成本核算的关系。学生实地观察零件的加工和机器的完成,对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耗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参观过程中与成本核算联系起来,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的核算。

  2.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

  《成本会计》课程建设团队的成员长时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后,通过对企业实际案例的整理和分析,编着了与《成本会计》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实训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岗位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定岗实习。通过实训,既能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又能培养及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各项综合素质。

  《成本会计》实训教材以某中小制造企业2014年11、12月两个月的经济业务为材料,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模拟练习,完成材料、职工薪酬等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先编制各种费用的分配表,根据分配表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同时该实训所用案例不是单独一个月的业务,而是通过连续几个月的业务,让学生掌握到月末和年末会计业务的完整的会计处理流程,从而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计算分配方法的运用。

  3.教学的组织

  教学的组织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部分。第二是外聘在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员工到学校为学生进行实务的讲授和操练。第三是让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实现教学的双师型,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第四是充分利用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实训教材,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学习如何完成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编制相关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编制成本会计报表。

  (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采用的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后实行教学评价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进行岗前准备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置了四个典型工作岗位,分别是材料核算岗位、员工工资核算岗位、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岗位和、进行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岗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对与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关的基本知识有基本的了解,需要进行岗前知识准备,学习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

  2.教、学、做一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程建设团队自编的切合企业实际的实训教材,进行三个阶段的实践操作,分岗位模拟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在各个岗位的技能实训中,让学生首先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老师再适当地引导出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方法,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后继续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技能,学生在进行分岗位模拟实训时实行岗位轮换。学生熟悉并掌握每个工作岗位的技能后再实行综合模拟实训,进行从材料的收发、到职工薪酬的核算以及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综合费用的核算操作,接着按照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通过让学生到学校的合作企业参加实际的工作,进行顶岗实习,以检验学生在学校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外聘企业中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充当兼职教师到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和开展相关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由原来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形成性评价,从单一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多元化考核。该门课程将考核的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通过试卷的方式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考查。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模拟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环节进行过程性考查。该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成绩包括岗模拟实训30%、综合模拟实 训20%、顶 岗 实 习10%,期 末 考 试 占 总 成 绩 的40%.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平常各个阶段的考评结果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使教学过程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使考核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
  [2]彭宏超.基于新成本制度的成本会计教学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上,2014(9).
  [3]徐丹琦.《成本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1(2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