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正文

谈“里根革命”时期美国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成因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2 15:33

摘要:

1980年里根竞选成功,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40任总统。里根在1981年向国会提交了自己的施政纲领经济复兴计划,试图通过大幅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

  1980年里根竞选成功,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40任总统。里根在1981年向国会提交了自己的施政纲领"经济复兴计划",试图通过大幅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约束,严格控制通货流量等方法,摆脱困扰美国多年的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危机,这就是历史上的"里根革命".
  
  从结果上看,"里根革命"保证了美国在从1983年起连续6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大幅增长,美国经济终于实现了保持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1].同时,从1981-1991年,美国爆发了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此次危机贯穿"里根革命"始终,对美国农业造成了难以抚平的巨大伤害。在学术界,人们把目光集中于"里根革命"期间美国工业和金融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状况极少涉及,几乎没有学术资料专门分析导致当时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探讨"里根革命"时期美国在经济繁荣背景下出现的农业经济危机,对于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量极大,正处于经济改革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农业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1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

  美国农业经济危机并不是农业生产低下引起的生产与供应不足的危机,而是农业生产高度发达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农产品大量囤积、价格持续下跌的农业产业危机。在1981年之前,美国历史上连续出现过3次农业经济危机,其中1948年出现的第三次农业经济危机困扰美国长达24年,直到1972年出现欧洲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歉收,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口粮需求猛增,使美国农产品倾销世界市场才宣告结束。美国的农业出口总额在1972/1973年度达到129亿美元,比1969/1970年度增加了1倍;1973/1974年度更猛增到210.3亿美元,比1972/1973年度增加了63%[2].在美国政府与美国农户欢庆危机解决与利润丰厚的时候,谁也没有预料到,正是因为第三次农业经济危机的圆满解决和最大化的农业出口利润直接导致了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

  自1972年农产品倾销成功后,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初期,连续4届美国政府都成为持续倾销的受益人,因此美国政府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即认为世界粮荒将是长期的事,美国将长期处于农产品对外倾销状态,美国的农业经济危机已经彻底结束。于是美国从政策上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控制,以前应对农业经济危机而制定的休耕补贴、政府收购、限价政策等各种措施纷纷被叫停。美国各级农场主在1972-1981年内几乎耕种了农场的全部耕地(包括所有曾经因各种原因停耕的土地),再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农业生产力的推动,促使美国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的库存量猛增。

  1981年和1982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68.6%和43.7%.

  在农业生产高度繁荣的同时,美国国内的人口增长和生活状况改善不足以消耗如此多的农产品,倾销到国际市场仍然是美国坚定不移的农业政策,但是此时国际农产品市场已经悄悄起了变化。伴随着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逐渐淡去,西欧各产粮国逐步恢复了农业生产。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与欧洲共同体的贸易摩擦已经开始逐渐集中于钢铁和农产品这两种产业,尤其是在1981年后,西欧各国的农业产业都是连年丰收,美国的农产品已经不可能再进入西欧市场。西欧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西欧通过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以及在欧洲共同体内实行农产品流通优惠税率等手段,力图抢占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以缓解国内压力,赚取更多外汇。从1981年起,美国的农产品倾销政策受到重大打击,再加上1982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财政拮据,美国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国际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农产品出口量剧减。

  农业连年增产,出口份额减少,国内市场有限,调节政策不力,导致了美国国内农产品严重过剩,农产品的价格从1981年2月开始一路下滑,其中谷物等粮食作物的下降幅度最大,农场主的纯收入1982年比1981年下降了27%左右。价格下滑、收入锐减导致了农场兼并严重,资本雄厚的大农场借机兼并中小农场。到1990年,美国只有1.8%的人口(460万农民)生活在210万个农场里,中小农场几乎已经不复存在[3].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农户收支比例失衡,破产与失业农民人数激增,共同标志着自1981年起的美国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正式出现。

  2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的持续

  客观地说,里根与当代数位美国总统一样,对农业采取漠视态度。"里根革命"的目的在于克服"滞涨"危机,将重心放在工商业和金融业方面,对农业的关注极少,对摆脱农业经济危机所规划的政策十分有限,甚至部分政策还间接导致危机的加深。

  但"里根革命"对农业做出的调节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对于缓解经济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里根革命"中,关于农业经济最重要的政策当属出口促进计划与农业补贴政策。1985年5月15日,美国政府对外公布了出口促进计划,并将其纳入了1985年《食品安全法》和《综合贸易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将扩大农产品出口,削减财政赤字,缓解经济危机固定下来。出口促进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美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包括了出口有额外的增加、目标明确、有效率、不增加新的预算这4项准则。农业补贴政策则是其实施的具体方法,即美国政府通过出口促进计划向农产品出口商提供补贴,以弥补出口商向指定的目标市场出口农产品时,因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差额,或因与其他出口国竞争时所产生的损失。
  
  出口促进计划和农业补贴政策基本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美国政府设立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面,各级农场主向国际市场倾销农产品时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价格高时净赚利润,价格低时则领取补贴,农场主达到了既扩大再生产,又获取更多利润的良性循环,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连年增长,突破了因农业经济危机带来的农业生产破坏。从1985年出口促进计划开始实施起,美国的农产品出口状况连年改善,如1986年小麦出口因执行该计划而额外增长了13%,1987年额外增长了8%,1988年额外增长了10%;小麦库存在1986年减少了24%,1987年减少了45.8%,1988年的库存量又比1987年下降了44.3%;小麦的国际市场份额在1985年以前不足30%,1986年增长到32.6%,1987年增长到45.5%,1988年达到46.9%[4].美国的农业生产过剩状况得到了逐年改善,剩余农产品大量流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价格稳定,农户对内对外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利润。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里根革命"整体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了"三高一低"的后遗症,即财政赤字高、外贸逆差高、内外债务高、美元比值降低的严峻局面[5]."里根革命"在对农业经济危机做出调整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①里根执政8年中,1.5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比之前美国历届政府赤字的总和还要多。这些财政赤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支付农业补贴而产生的,如在1986-1989年期间,美国政府发放的农业补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更有甚者,仅1987年一年的支付金额就高达170亿美元[6].
  
  为了填补美国国内的财政赤字、扩军、支付农业补贴等,到1988年年末,美国所欠的外债总额已达到5760亿美元[7].②"里根革命"期间,美国外贸逆差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由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净债务国,外汇市场上美元比值急剧下降。外贸逆差高和美元比值下降严重影响到了农产品的出口,其他产业市场份额的急剧缩减使得国际市场对美国所有产品的信心下降,农产品出口更为艰难,政府就必须支付更多的农业补贴,财政就更为困难。美元比值下降导致国际市场上对支付美元购买产品持谨慎态度,市场和成交额都较低迷。③"里根革命"只是逐渐缓解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直到1989年里根总统卸任时危机都没能彻底消除。长期生产过剩累积下来的大量农产品需要一个契机才能彻底清空。

  3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的解决

  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第一次农业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扩军备战的时机大力倾销农产品以解决危机;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第二次农业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利时机大规模输出农产品以解决危机;1948年出现的第三次农业经济危机,美国政府抓住1972年世界性粮荒的时机倾销粮食以解决危机。可以看出,3次危机都是依靠抓住有利时机倾销农产品的方法化解的。笔者认为,1981年出现的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也是依靠同样的方法,在"里根革命"的影响下,出口促进计划在1985年开始见效,而1991年的苏联解体则彻底解决了此次危机。

  苏联地广人多,按照种植面积计算属于全世界最大的产粮国。但是由于历届苏联政府忽视农业生产,集体农庄政策损害农民积极性,农业税收太重挫伤农民热情,政局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等各种原因,苏联的农业生产率、农产品质量、农业收入都是极低。尤其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由于政治改革引起的全国范围内的政局动荡严重影响到了各地的农业生产,苏联的农业生产状况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倒退。
  
  1990年,苏联的农产品,如谷物、棉花、甜菜等的产量都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前,全国谷物的产量甚至跌到了1.6亿t[8].1991年俄罗斯农业总产值下降5%,到1992年下降了12%.很明显,以苏联解体时的农业经济水平根本无力养活近3亿人口,这个往日的农业出口国彻底沦为了农产品进口国。在1991年解体之前,苏联就已经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大量购买农产品。正式解体后,无论是庞大的俄罗斯还是弱小的东欧国家,都不得不从美国购进大批的粮食以稳定国内局势。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经济发展有限、外汇储备不足、购买力持续下降的困扰,比如"外汇危机十分严重,载有进口粮食的货轮停靠在俄罗斯港口而不卸货成为惯常现象,因为没有外汇去支付粮款、装卸费和运输费"[9],但是事关人民的口粮,各国不得不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甚至黄金储备购买粮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农业出口量再度上升,以玉米为例,1991年美国玉米出口额占世界玉米出口额的90.65%,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89.37%[10],美国农业出口总额接近国家出口总额的10%.

  在连续数年的出口增加和苏联解体契机的共同作用下,美国过剩农产品倾销数额不断增大。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由昔日的世界谷物主要供应国转变为主要进口国,同时世界各国农作物普遍歉收,美国农业出口总额屡创新高。1995年美国的农业出口总额已达到530亿美元,1996年超过545亿美元,每1美元的农产品中约有25%供给出口[11],彻底解决了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

  4结语

  纵观美国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出口"二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危机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国际市场份额缩小、农产品出口量缩减。"里根革命"对危机的调节重点在于力图用农业补贴等政府行为促进农业出口。危机的最终解决则是依赖对外"倾销"这一种极端的农产品出口方式实现的,这就说明了出口在推动美国农业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更反映出美国国内强大的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经济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分量。"里根革命"期间美国第四次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与持续,从侧面反映出当代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坚不可摧的农业领导地位,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反思。

  参考文献:
  [1]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美国农业经济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中国经济史:20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程国强。美国粮食出口促进计划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9):21-23.
  [5]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潘晓成。转型期农业风险及保障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陆南泉,等。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俄)A.B.乌留卡邓夫。期待危机: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进程与矛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贾伟,杨艳涛,秦富。世界主要国家玉米贸易的现状及特征[J].世界农业,2012(4):35-41.
  [11]何平。美国农业出口总值将创新高[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6(9):7.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