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综述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文献

来源:UC论文网2015-12-05 19:14

摘要:

教育公平是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高等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高等教育公平为检索词,以题名、主题及关键词为检

  教育公平是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高等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高等教育公平”为检索词,以“题名”、“主题”及“关键词”为检索项,以“精确”为匹配类型,时间跨度从1998年至2012年6月1日,总共搜索到的文献共计200篇。其中,删除一篇一稿多投,有报刊文章8篇、会议论文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4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新疆年鉴1篇、期刊论文159篇。本文将从研究的数据分析、研究内容与研究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159篇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文献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归纳出目前关a于高等教育公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学者更好地进行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 
  一、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数据分析 
  1.文献的年份分布分析 
  通过对期刊文献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可以大致了解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从1998年开始,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开始被研究者们所关注。近七年是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高峰时期,论文发表量达118篇,约占总数的74%,特别是在2006年达到了最高峰,年发表量达到29篇,占总数的18%。一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了研究者们重视的教育问题及教育热点。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使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2.文献的期刊分布分析 
  经过统计,共有123种期刊刊登了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论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63篇,约占总数的40%,分布在39种期刊上;在普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96篇,约占总数的60%,分布在84种期刊上(见表1)。 
  在这些期刊中,《江苏高教》上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论文最多,数量为7篇,约占总数的4%;在《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当代教育论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次之,数量为4篇,约占总数的3%;载文量有3篇的期刊是《中国成人教育》、《现代教育管理》,约占总数的2%;载文量有2篇的期刊有17种,主要包括《高教探索》、《教育探索》、《复旦教育论坛》等,绝大部分期刊只刊载了一篇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章。从刊载高等教育公平论文的期刊及载文量的分布上可以看出:载文量较多的多为核心期刊,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同时,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论文数量之多也充分说明了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内容 
  1.主题分布 
  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的热点。对发表在期刊上的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论文进行分类,可分为11个主题(见表2)。 
  从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公平论文的主题分布可以看出,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几个方面,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强调效率还是强调公平,如何妥善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亘古不变的难题,因此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及策略分析,研究者从宏观层面对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许多改进建议。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弱势群体(如:女性、残疾人等)的研究是不足的,仅占总数的5%,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与提高。 
  2.研究内容分析 
  (1)国外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美国学者斯蒂芬·海纳曼认为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克拉科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公平应包含三个方面: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罗尔斯提出了公平三原则:平等自由的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差别原则。罗尔斯更强调差别原则,保证在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者的利益。国外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多采用补偿措施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2)世界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学者靳贵珍(2005)、汪立琼(2006)对世界高等教育公平观的发展进程分析,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贵族化阶段、高等教育民主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贵族化阶段,高等教育被少数人垄断,按照出身、门第划分是否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民主化阶段,接

 

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范围扩大,不再按照出身划分是否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是依照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学习成绩划分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相比贵族化阶段,民主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相对公平。在大众化阶段,进一步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落到实处,扩大招生数量,让更多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高等教育公平的特性。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差异性、发展性、历史性的特性。在一定的社会条件、时代背景下,只有一部分人能享有高等教育的入学权利,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公平的高等教育也是具有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差异性的。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努力缩小差异。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做出调整,消除各种不平衡。不同历史时期所追求的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4)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1)高等教育起点的不公平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在我国,高考虽然决定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某种程度的公平性,但是这种效率至上的原则已经使得人们的受教育过程异化为一种对于稀缺教育资源的争夺过程而导致公平无法实现。就我国现状而言,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上。区域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不同的教育发展水平,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率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占有率。高考实行统一的录取制度,但实际采用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一些高考大省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众多,而一些高校所给的招生指标却很少,造成了极大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其次,还存在着城乡差别。我国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建在大城市,小部分建在中等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几乎没有高等院校。城市考生录取率总高于农村考生录取率,且高于当年总的录取率,农村考生录取率总是低于当年总的录取率。阶层文化差异影响主要体现在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对高校类型或层次的选择,对专业的选择。 
  高等教育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区域、城乡、阶层的差异上,同样也存在着性别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仍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2)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韩飞舟(2006)将教育过程的公平视为是个体能力与教育资源分配对等。我国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首先,存在着区域上的差别。国家的政策、资金的扶持更多地向发达地区倾斜,教育资源过多地流向强势群体。其次,存在城乡差别。大量的农村学校缺乏好的教师、好的设备,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再次,存在学校与学校的差别。重点学校分配到的教育资源远远多于普通学校。最后,还存在着阶层差异。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多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 
  3)高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学生获得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机会均等。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就业不公平以及专业设置不合理带来的不公平。首先体现在由“代际效应”导致的就业不公平。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子女找工作难度不同及工作层次的不同。再次,近些年许多学校盲目增设了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有的过于饱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不能像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的设置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与否。 
  徐冉(2008)认为区域因素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 
  (5)引起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1)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二元户籍结构的严格限制下,我国城乡教育的差别日益悬殊,农村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初就处于弱势地位。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足。 
  2)高等教育收费等制度性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成本中的一部分逐渐由家庭来承担。过快的高校学费增长速度和高额的学费水平使得一部分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非智力因素造成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平等。 
  3)国家扶持重点院校的价值取向。注重效率,培养精英人才,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运用政策的倾斜来扶持重点院校,优势资源大部分流向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分得的少之又少,加剧了不同高校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4)高考招生制度因素。我国高考用统一的试卷,但采用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录取方法,录取分数线的不一致也导致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公平。部分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上好大学的目的,“高考移民”大量出现。“高考移民”占据了欠发达地区本来就有限的录

 

取名额,使欠发达地区教育不公平的情况更加严重。 
  (6)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高等教育观念。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观,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注重发展精英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于一般院校及职业院校的投入与支持。同时,坚持资源共享观,人人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资源。 
  2)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大落后地区资金投入,拓展渠道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增加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建设。同时,加强各高校财政经费的管理,保证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在高等教育收费上,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在坚持政府、高校个人及其他机构公平分担教育成本的同时,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贫困学生实行补偿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以保证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在师资方面,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建立帮扶对口支援的关系,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本文的教育资源共享,从而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矛盾。 
  3)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合理分配经费,加大监管力度,并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高等教育公平运行。合理分配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经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同时辅助以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这些落后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如:张慧洁(2003)提出制定赠地法,鼓励到西部办教育以及用东部税收补偿西部教育的方法。建立教育权力机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同时,进一步重视和推进教育立法,以弥补政策的不足。 
  4)完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完善高考招生制度,建立高考招生的监督机构,确保录取的公平公正。建立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同时辅助以自主招生的录取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录取模式。建立平等就业的保障机制,保障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子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防止优质资源被少数人垄断并在社会代际之间传递。改变僵化的学籍管理规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选择课程,可以跨系、跨校选择课程,各大高校之间互相承认学历,为处境不利的人群提供享有优势资源的机会。

  5)在国家无法负担高等教育的巨大成本、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接受各种高等教育投资,多种主体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建立多种教育培养模式,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及私立教育等,满足个体差异选择。 
  三、结论与展望 
  从上文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近七年是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高峰时期,2006年达到了最高峰。2006年提出建设和谐社会,高等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因此也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这说明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热度会受到国家政策颁布的影响。 
  从期刊统计上可以看出,关于高等教育公平,载文量较多的普遍是核心期刊,说明我国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质量有所提高。 
  要加强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研究。从上文的统计中可以看到论文的主题分布以宏观层面为主,如: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等。而微观层面的很少,仅有对高等教育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研究,占总数的5%。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微观层面关于高等教育中女性、弱势群体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研究,帮助改善其不利的生存环境,促进高等教育更加公平、公正。 
  要加强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探讨,实证调查的内容很少。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实证调查研究,把定量研

 

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实践层面更好地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从多方面、多层次对高等教育公平进行研究。独立学院的产生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但同时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而现今的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一新生力量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加强对于独立学院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帮助独立学院解决这些问题,引导独立学院走上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 
  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加以改善,从而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