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在药理学大班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6 15:31

摘要:

案例式教学是PBL教学的一种形式。本研究中以临床真实病例为载体,引入临床药物治疗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用药思维模式。此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药理学

  案例式教学是PBL教学的一种形式。本研究中以临床真实病例为载体,引入临床药物治疗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用药思维模式。此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药理学这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由于案例式教学在大班授课中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应用效果鲜有报道。我校在2011级护理专业药理学大班授课中引入案例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结业考试成绩初步评价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级高护、护理日语、护理英语专业学生。其中高护与护理日语是一个教学班(89人)作为实验组,即案例教学组。护理英语教学班(90人)作为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

  1.2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药理学总论、抗菌药物概论等章节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药理学各论中大部分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其中抗消化性溃疡药、抗糖尿病药及抗菌药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讲授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1.2.1案例导入式:在药理学各论中,例如讲授抗心绞痛药时,先引入心绞痛临床病例,再提出药物治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结合多媒体展开理论教学。此法较传统教学法的平铺直叙生动有趣,印象深刻。案例导入式教学占用学时数较少,对总学时影响微乎其微。这是与案例讨论式教学相比突出的优点。

  1.2.2案例讨论式:以抗糖尿病药为例。首先教师介绍糖尿病的医学知识,课前一周将糖尿病临床病例及讨论题发给学生。6-8名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由组长组织课余交流与讨论,形成小组内观点。课堂上以每个小组长发言为主,其他成员也可补充。重点讨论病例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各组设计给药方案与病例药物治疗方案异同点,并进一步讨论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最后教师解释争议大的问题,梳理和总结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所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2教学效果

  2.1考试成绩:学期末进行药理学结业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题中考察识记、理解、应用的知识各占22%,43%,35%,其中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分数占18%。对两组试卷成绩总分及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分别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试卷成绩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有显著差异(P<0.01),即案例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2.2问卷调查:学期末对案例教学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评价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案例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案例式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3讨论

  通过对2011级高护、护理日语大班药理学部分章节,进行案例导入式和案例讨论式理论教学实践,采用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大班授课,案例式教学在很多方面也优于传统教学,适用于药理学这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把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病例中,以鲜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利用获得的资料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课堂师生互动活跃的交流气氛,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记忆。这也体现在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通过案例式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案例导入式教学在大班授课中具有优势。其所需的学时少,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在大班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推广的方法。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试卷成绩总分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与案例讨论式教学部分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偏少,期末试题中案例讨论式章节试题部分的分值比例偏低(<18分),不能涵盖所有案例讨论式教学的授课内容有关。这与崔广智等研究结果相似。因此,案例式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此种以病例为载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也为高等医药院校大班药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思路。  案例式教学是PBL教学的一种形式。本研究中以临床真实病例为载体,引入临床药物治疗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用药思维模式。此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药理学这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由于案例式教学在大班授课中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应用效果鲜有报道。我校在2011级护理专业药理学大班授课中引入案例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结业考试成绩初步评价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级高护、护理日语、护理英语专业学生。其中高护与护理日语是一个教学班(89人)作为实验组,即案例教学组。护理英语教学班(90人)作为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

  1.2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药理学总论、抗菌药物概论等章节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药理学各论中大部分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其中抗消化性溃疡药、抗糖尿病药及抗菌药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讲授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1.2.1案例导入式:在药理学各论中,例如讲授抗心绞痛药时,先引入心绞痛临床病例,再提出药物治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结合多媒体展开理论教学。此法较传统教学法的平铺直叙生动有趣,印象深刻。案例导入式教学占用学时数较少,对总学时影响微乎其微。这是与案例讨论式教学相比突出的优点。

  1.2.2案例讨论式:以抗糖尿病药为例。首先教师介绍糖尿病的医学知识,课前一周将糖尿病临床病例及讨论题发给学生。6-8名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由组长组织课余交流与讨论,形成小组内观点。课堂上以每个小组长发言为主,其他成员也可补充。重点讨论病例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各组设计给药方案与病例药物治疗方案异同点,并进一步讨论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最后教师解释争议大的问题,梳理和总结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所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2教学效果

  2.1考试成绩:学期末进行药理学结业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题中考察识记、理解、应用的知识各占22%,43%,35%,其中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分数占18%。对两组试卷成绩总分及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分别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试卷成绩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有显著差异(P<0.01),即案例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2.2问卷调查:学期末对案例教学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评价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案例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案例式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3讨论

  通过对2011级高护、护理日语大班药理学部分章节,进行案例导入式和案例讨论式理论教学实践,采用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大班授课,案例式教学在很多方面也优于传统教学,适用于药理学这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把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病例中,以鲜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利用获得的资料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课堂师生互动活跃的交流气氛,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记忆。这也体现在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通过案例式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案例导入式教学在大班授课中具有优势。其所需的学时少,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在大班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推广的方法。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试卷成绩总分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与案例讨论式教学部分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偏少,期末试题中案例讨论式章节试题部分的分值比例偏低(<18分),不能涵盖所有案例讨论式教学的授课内容有关。这与崔广智等研究结果相似。因此,案例式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此种以病例为载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也为高等医药院校大班药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思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