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5 16:36

摘要:

中国的教育改革,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各种教育思想、课堂模式层出不穷,潮起潮落,争议此起彼伏。 如今,应试教育淡出,素质教育前景看好。 就学校教育而言,无论怎么改、怎

  中国的教育改革,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各种教育思想、课堂模式层出不穷,潮起潮落,争议此起彼伏。 如今,应试教育淡出,素质教育前景看好。 就学校教育而言,无论怎么改、怎么变,教育的本真仍然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的道理,奠定必需的人生文化底子,能有一技之长这一主旨变不了。 其中如何教、如何定位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古人“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总结出了如何教的真谛。 教育双方的角色、地位、关系处理、任务分配、负担等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其细节、过程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可能会影响其成效。 但最主要的分水岭还要在施教者的“德高”“学高”“艺高”和受教者的“兴趣”“ 爱好”上。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提法颇多,涵盖层面广泛,具体而言,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整”的人、能“自立”的人。 在此基础上差异性的有向发展也无可非议。 可如今“办人们满意的教育”期望,使太多的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向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考名牌,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的方向看齐,为达到这一目标, 不惜 “拼爹娘”“拼关系”“拼老本”,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本”和亲情等关键的做人根本性问题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尊重和人的差异认同。 长此以往,后果堪忧。

  大家都知道,过高浮躁的向往,急功近利的目标,会很难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学生也一样。 社会大环境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宣传,现实家庭生活的真切感受, 与学校传统教育的落差,让他们产生迷茫,出现“厌学”“读书无用”等思想,缺乏感恩之心,偏执、自私的种种状况也就在所难免。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通过何种方式解决,是一个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时下教育的现状来看,国家在下大气力进行办学投入、实施“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惠学助学工程,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配备标准,依法规范教育行为,扩大教育发展的涵盖,想方设法把大教育办出成效来,应当说,国家、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策是颇费了心思的。可是在如此高度关注教育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的复杂性、安全风险、形而上的负担却越加越重,使教师的职业感有所下降,沉身静心钻研教学业务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发展下去自然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另外,家庭亲情教育的淡漠、艰苦磨炼缺课现象的普遍存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差的突出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解决好以上问题,肯定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最主要的是要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变成硬法,而不能仅仅是一种导向型的保护法和预防犯罪法,是软法,缺乏责任处理条款。 首先,政府要明确地为学校、教师减负,把他们从众多的务虚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学校尽量少参与行政活动,把政府、家庭的教育职责明细化,主动采取指向性的、多管齐下的指标管理举措办教育,实行有效的追究,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次,学校教育要公开公正公平地与家庭、学生沟通,实行合约、承诺服务,做到为学生的和谐、特长、可持续发展共谋划,达成共识,确定好孩子们的明确发展方向,改变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的想法,真正把他们的培养置于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里。 长期以来,农业县区的教育一直处于“离农” 教育的状态,很少和农村、土地真正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在对学生的施教过程中,普遍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专业技术型教育严重短缺。 学生一旦辍学,安身立命的技能短板就会凸现出来。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重视起来,全社会尤其是家长们要达成共识,才能全面、有效地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 再次,“家庭教育关”坚决不能放开。众所周知,对人的一生影响最重要的人莫过于父母亲人, 他们的言行、人生修养、 工作生活经历时时处处都在启蒙、教育、影响着自己的子女,甚至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打上烙印。 平时我们说“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的话,就蕴含了人生的这一经验总结。 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要办人们满意的教育,解决不好家庭教育配合的突出问题,只能导致办学的更大压力和家庭企盼的必然落空。解决矛盾的途径必须做到相互沟通、共商良策才行。否则,中华民族传承的勤劳、质朴、孝德等优良品质就可能会被漠化掉。现在的各级各类学校,大小都不能出任何的问题,也出不起问题,尤其是学生安全事故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令人胆战。 太多的案例几乎与学校撇清的没有,这是一种无形的重负,它超过了教学压力的许多倍。 如何分担安全重负,仅靠划分责任范围或出了问题再追责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安全保护它需要多方面地从时间、人力、财力、设施设备及管理机制上去保障,全社会共同关注才可能有望改变现状,做得更好。 如果在这里面出了故障,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如何为教育行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分担学校安全责任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之一。分析目前各个学校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家庭体力锻炼活动导致的。 家庭应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来,利用节假日安排好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体验、获取,因为有许多东西靠课堂、书本是无法得到的。创新离不开实践,坚强离不开锻炼……实践是人生的土壤,强身健体也不例外。

  总之,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生,功能侧重点有别,相互谁也替代不了谁,缺少了哪个环节都不完整,只能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育人的良好效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