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9:08

摘要:

一、绪论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课程改革,都没有象期望的得到顺利、有效推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下, 0

一、绪论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课程改革”,都没有象期望的得到顺利、有效推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下, 06年夏,教育部负责牵头,中宣部、社科院、团中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协作,开展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并于2006年底发表了由系统调研报告组成的《共同的关注》。这样大规模,有众多中央部委、机构参加,动员了全国大量省市和200多位专业人员,集中就一个教育专题开展调查,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调研结果并未以官方名义及文件的方式发表,也表明了中央有关领导对相关认识抱谨慎态度。在《共同的关注》后记中明确表示:“各调研报告的观点仅代表各调研组,不作为政府部门的正式意见,也不作为任何政策依据,仅供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参考之用”。在当今中国,这一声明必然使调研结果的影响力大幅降低。

.........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述


(一)素质的概念

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前行,素质的概念突破了初始的经典含义。在现阶段,素质实际上是指以个体的先天遗传特性为前提,在多种环境共同影响下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个体特点。综合归纳上述解释并结合应有的教育学特征,本文认为素质是一个包含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内容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并通过自身的长期内化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它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这两个方面。先天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的内在因素,其主要指的是生物解剖学意义上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及其生理机能,具体包括体格、性别和智力特性;后天习得是措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人群意识等的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仅仅是先天遗传的延续,还经由后天习得而进一步发展变化,讲素质不能仅仅关注人类的内在生物属性,还要意识到它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变化。燕国材教授把素质划分为三类八种,具体分类见表2-1。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基本素质为目的,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形成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个性为本质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对立的。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发展、主动的发展、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可以归纳为适应性的发展、被动的发展、片面性的发展。应试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受教育者所掌握的的专业知识,而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突破性思维意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训练、身心素质的锻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素质教育所坚持的基本理念。

三、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调查分析......16

(一)调查问卷总结.......16
(二)积极方面.......17
四、大学生素质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19
(一)外界环境与社会现实的原因.......19
(二)学校教育管理的原因.......20
五、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路径探讨........21
(一)多点切入实施美育.........21

五、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路径探讨

 

(一)多点切入实施美育

由于美的直接性和可感性,对美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影响人们对美的“感”与“悟”。美是以人的德、智、体三者为基础,达到一定理解层次和境界后的主观反映和欣赏品位。因此,欣赏美具有许多切入点。例如,艺术、美术、音乐由于其直感性很强,容易被人理解接受而加以欣赏。再如,我们对自己构建的“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模型”的自我欣赏、自我感受,在于它明晰、连释了一个理性问题而产生一种感性美。同样,面对丰收在望的庄稼,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农民们同样感受到了朴实的美;物理学家面对简洁明快而又深刻揭示自然运动规律的物理公式,软件大师面对简单的程序语句,工程师面对设计出的工程图纸,生物学家面对繁杂的基因图谱,医生诊断和修复手术,都能够形成理解以后的自然之美感,像对艺术品般地加以欣赏和评价。

(二)发挥中华诗词教化功能

大学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已有数年,但是我们在进行相关调查时发现,当前大部分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接触甚少,人文精神缺乏。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道德选择、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渐明显,更需要进一步幵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的资源,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人才,而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多样性的,而传统文化在当中又居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以上两点决定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处于配合地位。这种配合必须是主动积极的、有机协调和相互促进的,既不可喧宾夺主,也不可消极等待。

......

 

六、结语

 

创新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是我国教育大改革的主攻方向,其成败关系着全民族的素质状况,关系着能够将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外延特征,分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找出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背后原因做了深入地剖析,最后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开展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旨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总而言之,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历史征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因此,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参考文献(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