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第一课堂:成也家教,败也家教

来源:UC论文网2019-04-23 11:01

摘要:

  今天,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聊聊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成长是否健康,教育是否成功,学校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人从一出生首先受到的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后,之前的家庭教育会发生作用,而且会如影相随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绝对不能被忽视。这一点对于现代教育、对于当今儿童的成长更具有实际意义。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大多情况下,学校教育是教师通过集...

  今天,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聊聊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成长是否健康,教育是否成功,学校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人从一出生首先受到的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后,之前的家庭教育会发生作用,而且会如影相随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绝对不能被忽视。这一点对于现代教育、对于当今儿童的成长更具有实际意义。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大多情况下,学校教育是教师通过集体的教育方式面向个体的发展,虽然也要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但毕竟不是一对一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中,家长只面对自己的孩子,因此,家庭教育更具有个别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特征与优势,关键要看家长能不能抓住这个特点与优势。抓住了,孩子可以更好地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抓不住,孩子的发展就打了折扣,磕磕绊绊地成长,别别扭扭地成人。


  许多家长还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觉得像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一样,依靠学校教育就行了。他们认为,那时家长把自己交给学校后顾不上管,自己也成长得不错嘛!这就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三四十年前,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今天这么开放、活跃、多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不多,完全是相信学校、依靠学校、支持学校。那个时候,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往往都说:“老师,孩子交给您了,该说该打您别客气,替我好好管这孩子。”转过来又对孩子说:“我给你交了学费,你得好好学习,听老师教导,要是不听,我可饶不了你。”孩子也单纯,看到家长和老师一条心,自己没有空子可以钻,只能“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时,家长很少给孩子报辅导班,都是要求孩子在学校好好学,自己的学习自己负责。客观上讲,这些做法都为学校教育发挥独特的优势创造了条件。所以,看似家庭教育参与不多,实际仅有的一点参与足以促使学校教育在孩子身上升值。而今天,还是这样吗?完全不是了。家长已经不是过去的家长,学生也不再是过去的学生,教师的素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家长情况看,今天的家长在教育上没有想法的少,可谓人人有想法,家家想“作为”。但是家长的那些想法和作为对不对就很难说了,因为毕竟大多数家长不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对当前教育的发展了解也不深入。再看孩子,孩子的思想也比几十年前丰富活跃了,见识也广了,同时,周围的诱惑也多了。这些都导致学校教育的难度急剧增加。因此,教育必须从单边依赖学校走向家校共育。


  必须认识到,在家校共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习总书记就多次指出,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要给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它可能促进学校教育,也可能阻碍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孩子处在知识的无知到有知、思想的稚嫩到成熟、三观的萌芽到发展的过程中。他不但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而且年龄越小影响越大。家庭教育与家长价值观如果与学校代表的现代教育观与主流价值观一致,那么教育一定会成功;如果不一致,甚至相抵触,那么孩子的成长一定会出问题。尤其在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中,家长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准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左右孩子。如关于孩子玩手机和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沉迷其中不但耽误学业,而且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必须加以控制,有的学校�明确规定小学生不能带电子产品到学校,中学则规定不准把手机带进课堂。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弱,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家校合作,防止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但是,家长是否配合学校的要求呢?家长是否在尊重的前提下严格制定了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定呢?我了解到,有的家长是抓住契机,教育到位,措施到位;而有的家长却视而不见,甚至不支持学校的规定,任其“自由”,最后耽误了自己的孩子。类似的例子很多,现实告诉我们,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好的家庭教育将引领他、促进他;坏的家庭教育将贻误他、毁掉他。从这个角度讲,孩子的教育,确实成也家教,败也家教。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家长的素质,这与学校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素质是一个道理。今天,家长的学历普遍比过去高,但是并不代表素质高,特别是不代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质高。家长的思想现代、活跃、多元,在体现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免不了走向复杂、走进误区,甚至走向混乱。尤其在教育上,要么管生不管育,管养不管教;要么天天焦虑,追风逐流,非理性管教。但恰恰是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使孩子的发展误入歧途。所谓“错误的教育比无为的教育更误人”。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泛滥与泛化,导致家长集体焦虑,盲目地给孩子报辅导班,加重负担。又如,有的家长只重智育,忽视体育、德育、劳育,甚至使得美育和科技教育功利化。再如,过度呵护、溺爱孩子,忽视健康人格培养,甚至用世俗主义、实用主义、实惠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孩子。家长这些错误的思想与行为往往使学校教育出现“5加2等于零”“白加黑等于零”的问题。


  总之,育子,家庭是第一课堂,成也家教,败也家教。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从盲目走向理性,从放任走向担当,从功利走向人本,从对立走向合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