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正文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9 09:09

摘要: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一开始仅仅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危机,随着时间的发展,危机开始蔓延至银行,最后演变成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种前提下,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在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扩散、债务风险逐渐升高之际,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实体经济衰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债务负担极其沉重,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一开始仅仅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危机,随着时间的发展,危机开始蔓延至银行,最后演变成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种前提下,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在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扩散、债务风险逐渐升高之际,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实体经济衰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债务负担极其沉重,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希腊的财政问题或拖累其他欧盟国家,欧盟、希腊政府官员都在寻求解决希腊财政问题的方法。希腊乃至整个欧元区债务危机既偶然又必然地爆发了。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采取了诸多技术性的补救措施。但是,债务危机依然像幽灵一样盘旋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一、究竟是何原因致使这场危机爆发的呢?


  许多学者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少观察家认为是一年前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一些国家目前的债务危机。其实,全球金融危机只是让欧洲债务危机提前引爆,即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同样不可避免,因为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显著削弱,而长期富裕的生活环境养成的高消费习惯无法自动作出调整,而政治家为了选票必然通过政府举债支出来维持高生活水平与社会福利,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债务高居不下。


  纵观欧洲债务危机的拯救史,不难发现,核心措施就一个:注入流动性,增发货币,从证券市场计划到长期融资,直至现在的直接货币交易,都是延缓危机时间而已。继续开闸放水,增加债务未必能治本。欧债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南欧人懒惰,而是货币生产体系出现了偏差。


  二、欧盟最初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虽然,欧盟国家在一体化上不断完善,但是他们在制度上有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早在英国脱离欧盟时已经显现出来,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缺陷就是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而统一制度是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而欧盟在财政政策上却采取各自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统一使欧元区国家在面临经济问题时,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使用财政刺激手段,而且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在倾向,最终造成政府债台高筑,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希腊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旅游业发达,实行高福利社会政策,由于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举债度日成为常态。在加入欧元区以前,希腊拥有货币发行的自主权,国家有两种策略可用于应对政府债券可能的偿付隐患:一种是通过增发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来间接实现展期,用跨期手段为解决危机赢得更多时间;另一种是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增发货币,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压力。也就是说,希腊经济有它的风险,也有它解决风险的机制。但是加入欧元区以后,希腊失去了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上述两种策略无法实施,剩下的只能指望欧洲央行或债务重组。问题是,欧洲央行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救援一个成员国的债务危机,因为各成员国之间利益平衡问题,希腊债务问题一拖再拖。从本质上来说,欧元区的建立由于剥夺了成员国独立解决风险的可能,实际上是把一种局部的经济风险放大为整体性的风险。


  三、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


  欧元从诞生之日到次贷危机发生前夕累计升值80%之多,导致欧债广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相应地,举债成本也就变得十分低廉。各国易于获得低廉、充足的借贷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国劳动生产率低但劳动成本高等结构性问题。欧盟国家在1980年至2009年间基本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重负。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这个习惯于透支未来的国家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借贷的资本。这些问题在PIIGS五国中普遍存在。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西班牙和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成因与希腊略有不同。这两个国家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萧条,国内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最终形成银行业危机。而政府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的能力均出现了问题。


  已经背负巨额债务的五国政府,其进一步借贷的能力已大不如前,政府信用已经不能令投资者安心充当债权人的角色。当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不能用新发债务的方式进行弥补时,债务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


  四、超前的福利政策


  经常听人说欧洲国家的人从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很好的福利政策。而在希腊加入欧盟开始,自身本来就比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有差距,应该加大用工时间,而因为欧盟一体化在工会的压力下,希腊这些国家却享受着和法国、德国这样国家的福利水平。欧洲国家的福利体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平息民众的不满,实现欧洲各国的共同繁荣。在危机爆发之前,由于慷慨的福利体制和丰厚的退休金,希腊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3岁,在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每年还有6个星期的休假。最终希腊人仅靠自己的钱已经无法维系其舒适的生活,于是就开始借钱,不断地借钱。经济增长速度跟不上负债,进而危机逐渐积累,逐步扩大。西班牙、爱尔兰等欧元区的高福利水平国家,与希腊情况类似。高福利水平加上低生产力水平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财政收入少。而在维护高福利下,政府支出增多,这就导致恶性循环。当政府宣布一系列削减民众福利的措施后,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国民众的大规模抗议和不满说明此前的福利水平已经远超该国实际承受能力。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调节手段的福利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福利开支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福利开支应当遵循适度救助社会最贫困阶层、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原则,在经济增长与福利制度之间保持以经济增长为主题的动态平衡。


  五、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提高本国竞争力,欧洲国家纷纷把产业外移,导致本国产业空心化。像这次危机严重的五国,他们的发展主要依靠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的希腊经济难以抵御危机的冲击。以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拉动经济的意大利在危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意大利经济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拉动的西班牙和爱尔兰经济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工业基础薄弱,而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葡萄牙经济基础比较脆弱。


  PIIGS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欧债危机真正走出困境,需要欧洲国家自己产业和技术上的相互配合。


  这一在当前几乎普及全球的非常规政策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后期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伴随经济逐步复苏,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向全球收取通货膨胀税收。后果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各国的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减少。本来经济发展不好的这五个国家,加上成本上升和出口减少,赤字将不断变大。


  欧债危机的悖论在于:货币已经泛滥,债务堆积如山,选民并不愿意接受任何的紧缩计划。多党议会民主制度、福利国家体制与债务形成了难解的三角关系,欧债危机是一场政治经济的博弈。作者: 朱孟繁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