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其它门类 > 农业论文 > 正文

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合理应对策略

来源:UC论文网2019-01-19 08:28

摘要:

  农村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概念,主要指农村现有生活方式,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历经农村历史洗礼进行沉淀和磨练,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和认可,呈?F出较为稳定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价值理念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

  农村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概念,主要指农村现有生活方式,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历经农村历史洗礼进行沉淀和磨练,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和认可,呈?F出较为稳定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价值理念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1]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较为滞后的现实状况,深入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践行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出现一些问题。


  虽然传统文化具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整体来看,主要包含的是倡导农民勤劳、善良、诚信、孝悌、节俭、爱国、讲情义等传统美德,其优点还是非常明显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有所好转。但同时也受到一些冲击,存在一些问题。


  2.基础文化设施较为缺乏。


  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文化设施较为简陋短缺,总体水平低。调查显示,除城区及乡镇附近行政村的文化设施比较完备外,较偏远、交通不便的村落则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这些行政村一般只有一些比较简单的设备,如戏台、广播、文化活动中心等。村里的乒乓球室、报刊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里的设备简单。这些场所仅有一两张桌子、几只凳子,乡镇文化中心的图书数量极少,而且陈旧,新书较少,更少一些当前农村实用的科技类书。


  3.文化活动开展不足。


  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三个要素:完善的文化设施、充足的活动经费、专业的指导人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文化设施、活动经费、专业人才缺乏,以致出现了文化活动无场所,娱乐健身无设备,活动举办无经费等问题,制约了广大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摆脱一穷二白的发展困境,党和国家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当前,为了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厚植发展优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文化发展机制不尽合理。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存在文化机制不尽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管理机制缺失。乡村文化站主要由乡镇管理,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农村文化工作效率偏低,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缺乏交流。由于各部门之间逐渐合并,整体协作能力较低,影响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第二,投入机制缺失。由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较低,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整体上文化事业费用在各地财务支出中的占比很低。第三,评估机制缺失。评估机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落实与实施具有非常大的监督作用,但在现阶段文化机制运行中,其评估机制存在缺失,评估内容强调文化硬性建设指标,在评估方式方面没有以农民为核心,评估标准制定混乱,进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


  3.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


  文化工作不同于简单的体力工作,文化的研究、挖掘、演绎、创作、表演、推广等都需要有基本文化根基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文化人才。由于部分地区没有真正把文化人才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置于农村文化工作大局,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因此促进人才成长发展的具体措施不多。由于财力所限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农村文化人才的基本待遇难以保障,加之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欠发达地区农村往往出现文化人才引不进来,或虽引进来但挽留不住的难题。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


  为了解决农村文化问题,要先从思想入手,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深刻理解文化发展重要性的基层干部,为农村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增多,文化的经济功能愈发强大,文化产业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领导干部应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从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功能。其次,领导干部要重视将文化发展着眼于改善民生。文化发展的根本意义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防止文化利民形式化。再次,领导干部对文化的管理要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领导干部在文化管理上要有全局化、战略化的眼光,努力学习并掌握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强化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培养。


  农村文化发展应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更多有参与和创造能力的农民,即文化农民,是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培养一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民文化事业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服务干部队伍。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加强对农村文化管理服务干部进行系统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整个文化工作队伍的素质。二是建立以农民群众中有文化特长的文艺骨干为基础的文化自我服务队伍,并对其进行关怀支持引导,以优惠政策帮助其稳定和发展。三是努力扶持文化产业和文化科技带头人特别是农民党员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批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科技的领头人,充分发挥领头人的引领带动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农民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将建立城市支援农村文化发展渠道,通过政策引导教师、艺术家、文艺骨干和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支农支教工作大学毕业生等到农村,为农村文化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3.改革创新农村文化管理监督机制。


  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发展,要全方位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共建的领导局面。要加强农村文化发展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地将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新同政府机构改革有机结合,丰富农村文化站的功能,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公共文化资源的数据库,利用现代手段将文化资源面向广大农民开放。要做好监督和考核工作,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对搞得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搞得不好的给予一定的惩罚,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专项资金投入、文化活动开展、群众参与率等工作都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4.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农村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要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通过完善和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最终推动农村文化复兴的步伐[3]。针对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设施不够完善及利用不充分的现状,应该从两方面加大完善力度:一是大力建设和妥善维护文化设施。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应通过政府扶持、群众捐赠、部门共建、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一方面制作活动版面、制度、牌子,购置音响器材、服装、图书等文化用品,进一步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尽快推动农村文化大院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贫困农村提供可以开展专题讲座、策划指导、技能培训、文艺演出、咨询服务等多种文化服务及民主议事和乡风评议等文化活动的综合性文化重要阵地。二是充分有效利用文化设施。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要真正担起责任,努力立足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不要让文化设施成为一项面子工程。比如通过政府购买、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团体到农村拓展服务,同时着力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各类文化人才,广泛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活动真正贴近农民文化需求。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转换思想观念、完善文化体系,促进文化建设、加强文化设施,不断丰富文化惠民活动,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