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正文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

来源:UC论文网2018-11-04 08:21

摘要: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企业间展开了愈加激烈的竞争,使得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大幅增加。现如今,怎样培育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据此,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企业间展开了愈加激烈的竞争,使得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大幅增加。现如今,怎样培育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据此,首先介绍我国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以及社会需要,然后分析我国人才培养的状况与问题,最后针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明确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大力增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与才能,增强师资团队的建设。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社会需求;


  作者简介:翁玲玲(1982-),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我国的市场化发展日益增快,企业管理能力急需增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高校所培养的管理人才的才能与综合素质,产生了更高的需求。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型”变成“大众化”,企业真正需要的管理类人才是复合化、应用型的,他们所需要的管理类人才拥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才能。所以,高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怎样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1.注重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的含义非常广泛,所有的责任感、冒险精神、正义感、探索精神、毅力、进取心、同情心、谦虚、宽容等都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它是前进方向,是灵魂,是首要的,能够产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工商管理类的人才属于集体和队伍的管理者,他们自身道德修养的高低能够对团队产生影响。由于工商管理类人才通常就职于综合管理部门,均拥有一定的职权,如果只有能力没有道德修养,很容易导致负面效果,使整个团队甚至公司蒙受损失。所以,道德修养即责任感、事业心、正义感以及高效的管理等十分关键。


  2.注重素质培养。


  一个人的素质是他能够获得知识和才能的生理基础。狭义的素质,指的是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生理特点。而广义的素质,包括人们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思想道德与身心的素质,不仅如此,还指的是人们的风度、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他们拥有广义的素质。


  3.注重眼界和见识。


  一般来说,公司的高明决策者和管理者都需要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见识。工商管理人才属于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决策者,他们不仅要正确地预测和全面分析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还要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缺点,同时对竞争者了解得十分透彻。所以,眼界和见识的开阔应该作为工作的基础,使得管理人才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4.注重能力培养。


  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理论运用与实践的才能,是指了解事物的才能与处理具体问题的才能,重点是掌握高效的思维方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要培养的才能,具体包括高效的思维、快速自学、科学组织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将以上才能综合起来高效、科学地应用到实践当中。现如今市场竞争如此的激烈,工商管理类人才需要重点培养指挥、企划、沟通、管理等才能。同时,这些能力不仅应该通过学习来获得,更应该在实际环境当中进行磨炼。


  5.注重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的是增加大脑记忆区中的信息存储量,不论是书本理论还是经历实践均属于学问,这些学问不仅需要注重量的多少,还需要注重质的好坏。针对工商管理人才来说,他们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广泛,即知识、理论、经历、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能够大体分为专业类、通识类以及专业基础类三个方面的理论。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1.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在美国限制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使用权以后,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明属于我国的高科技产品。而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存续的核心。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认为他们所聘请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员工在工作当中并不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虽然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忽视了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2.行业相关特点。


  企业以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虽然大多数的工商管理专业员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对扎实,同时对于公司各个部门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却几乎不能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与实践当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本身不了解所在企业所处行业的相关特点,难以较好地将自身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当中。


  3.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曾经有相关调查显示,大约60%的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较大困难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辞职和跳槽,他们面对工作当中的压力难以做出正确的处理。与此同时,他们难以认清自身的发展方向,所以难以应对工作当中产生的困难。


  4.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大约3个月左右的时间,来适应他们的工作团体。而造成磨合期过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很难与老员工进行高效的沟通,面对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他们一般会自己独立解决而不去主动地跟老员工咨询。所以,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增强学生的交往协调与合作精神。


  5.冒险精神和成功的欲望。


  通常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成为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当作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目标,而要想成为公司的高级经理人等管理者一定要拥有冒险精神和成功的欲望。在实际生活当中,大多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并不具备足够的冒险精神和成功的欲望。因此,应该在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增加相关的训练内容。


  三、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与问题


  1.高校设置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


  众所周知,管理学属于很大的一类学科,其中工商管理仅仅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分支。这门学科的知识依据主要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科学的企业管理技能与方法,进而真正高效地管理经营企业。因此,工商管理属于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而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都是以培养高级的管理人才为目标,并没有对应用型人才与知识型人才进行很好的区分。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能够发现,公司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基础需求,是熟练掌握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理论,同时拥有必要的管理决策才能与实践,然而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不具备相关的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难以较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的主要原因是高校设置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


  2.课程设置单一,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普遍情况下,高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一般是两个,包括知识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两个方向之间存在的区别从根本上影响着高校对于学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案等。然而,我国的大多数培养方案都缺少创新,各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与模式均十分类似,特别是有些课程的设置都是基本一样的,因此很难展现出各个高校的专业特色。当工商管理毕业生的理论与能力都一样在而就业的时候,难以符合社会对于企业的需要。


  3.忽视了学生创新才能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还是围绕教师的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即“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该类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缺乏创造性、社会组织才能以及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才能,同时很难形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使得具备创新才能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难以得到培养和重视。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的让知识与实际相联系,自由地产生自主创新的观念,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仅仅是标准化的产品。


  4.高校缺乏具有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经历的教师团队。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均有开设,它属于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一定要重视其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真正的企业管理。忽视实践教学始终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缺点,高校大多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大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均难以真正落实。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总是与具体的企业岗位需要不同。不仅如此,针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较为缺少的。如今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大多数是应届的博士或硕士,他们自身就缺少具体的工商管理工作经历。不仅如此,学校评定职称时更多地考察教师的科研成果而忽略了教师的实践才能。所以,容易造成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了。


  四、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以市场需要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


  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各个企业面临着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形成更加合理科学的,以市场需要为目标的培养方案。如今,大多数企业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由此可见,今后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才能。高校需要让专业人才和企业发展需求和趋势相吻合,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优秀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2.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如今的工商管理专业具备很强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因此需要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时候,重视综合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今的经济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应该拥有大量的专业性理论,同时还要对市场知识、法学知识来进行学习。不仅如此,在实践当中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与技能处理所遇到的管理问题,不仅应该拥有大量的管理专业理论,而且还需要对相关人文社科理论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践性也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高校需要为学生准备实践基地,能够定期邀请部分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办讲座,进而使学生拥有多元化的知识理论与复合型的应用才能。


  3.加强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今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高低能够决定了它的存续和发展。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学习阶段进一步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除此之外,高校要努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成长为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进行培养方案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和企业调查,建立一套能够满足公司管理岗位要求的培养计划,进而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获得公司急需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运用以上的新型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拥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一步是转换任课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增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来对学生的创新才能与实践才能进行培养和提高。第二步是请来一些校外教师。高校需要引进企业中拥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工商管理人才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师,补偿传统教师团队的实践经历和才能的缺乏,进而加强教师团队的力量。第三步是在重视实践的前提下不能忽视学术的研究,利用教学团队拥有的理论结构,建设研究型的教学队伍,增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最终建立起一支既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才能的教师团队。


  五、结语


  如今,有很多高校开始意识到高等教育的真谛,它不再只是针对学术的教育和培养,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更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真正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并不是低层次、低水平的职业技术培训,而应该作为高等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还面临着多种挑战,这些挑战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机遇。因此,面对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各高等院校需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改变,进而为广大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