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参与体制”下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

来源:UC论文网2018-10-23 08:27

摘要:

  摘要: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背景下,高校外语翻译教育迅速地发展,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也得以逐步形成与不断完善。由于受到传统外语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形式。将强调...

  摘要: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背景下,高校外语翻译教育迅速地发展,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也得以逐步形成与不断完善。由于受到传统外语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形式。将强调学生参与翻译教育的“参与体制”引入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可以使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形式,提升高校外语翻译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从而构建科学的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


  关键词:“参与体制”;高校外语;翻译教育;


  作者简介:刘小蓉,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文学、英语教学研究。


  新世纪以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外语翻译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与不断完善。无论从翻译专业教学体系设置来讲,还是从翻译专业教学模式与评估来说,抑或就翻译教学与职业的关系以及翻译人才培养问题而言,都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外语翻译教育推行的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教育者将翻译理论传输给受教育者,轻视实践,更不注重受教育者的参与体验。“参与体制”强调有效的教学来自参与,通过参与可以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获取相关知识与技能。“参与体制”的引进,对于改变高校外语翻译教育的这种不良现状无疑可以起到推动作用,对于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基于“参与体制”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


  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需要建立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参与体制”下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


  1.二语习得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对外语教学产生广泛影响的二语习得理论。准确认知二语习得理论,有助于理解外语教学的性质,推动外语教学的发展。一是二语习得理论的习得—学习假说指出习得重要于学得。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习得的成分,帮助学生学得更自然、更轻松。外语教师应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呈现给学生。二是二语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说提出了可理解输入。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偏重于讲解语法词汇,重视语言形式而轻视语言内容。外语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以确保输出的对于学生而言是可理解输入,以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重视外语教学意义的表达,调动不同外语教学手段,运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尽最大可能地提供给学生有趣的信息。三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情感过滤假说指出,语言输入只有通过情感过滤,才能转变为语言吸收,才会发生语言习得。外语教师应尽力营造学生学习外语的轻松氛围,减少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压力,降低学生学习外语的焦虑感,经常肯定与鼓励学生学习外语,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1]。


  2.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外语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获取知识实质上是主观与客观相互统一的过程。一是学习者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选择性地知觉外部信息,针对性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二是新信息的意义构建又将改变原有知识,使其得以丰富、调整与改进。知识传授与获取的关键在于个体对知识的转换、加工以及处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避免变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成为积极的教学参与者。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至翻译教育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应加强外语教师在翻译教育中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翻译教育的指导问题,建构主义的主要作用在于翻译时对原文的阐释以及译文的表达需要学生借助经验构建原语、译语与技术模块等三个方面的知识,打破了传统单方向被动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当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体验观推翻了传统语言学的哲学观,主张人类语言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基于人的体验与认知基础而形成,重视行为主体对认知结构所起的作用。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外语教学法重视使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规律,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哲学观启示了学生在翻译教育中的主体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在翻译教育中主要体现于自身能动自主地参与翻译实践。通过翻译实践积累的实际体验,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翻译经验。翻译教育应充分重视让学生获得翻译实践的体验,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的翻译认知模式,构建丰富的翻译体验与翻译知识[2]。


  二、基于“参与体制”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改善当前的翻译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外语翻译教育的当务之急。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外语翻译教育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高校外语翻译教育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鼓励主动参与,提倡交流经验


  基于“参与体制”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翻译教学,提供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意义的构建在于学习的目的,需要依靠学生自主地去实践完成,而外语教师与外界环境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与帮助学生实现意义的构建。外语翻译教学过程应充分展示学生翻译知识的形成过程,翻译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翻译思维的内化过程。每位学生都存在自己的经验世界,也都能够针对相同问题形成相异的假设与推论。在交流与沟通中,学生能够看到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以及解决途径,通过翻译经验的互动而丰富与完善自己的翻译知识体系[3]。


  2.重视参与过程,弱化参与结果


  翻译不存在唯一的参考答案或绝对的标准答案,只不过存在与原文相符合的程度高低有别,翻译过程的重点应放在把握与权衡译文与原文的契合度上。翻译教育的重点是外语教师如何通过例文启发学生进行翻译,如何指导学生应对实际翻译中出现的类似问题,这些不应局限于字词的选择、语句的理解与语法的运用等语言范畴,而应延展至文化范畴;同时,外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翻译思想。在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中,外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学生不断超越翻译语言对应的水平,养成翻译思维对应的习惯,实现翻译从源语思维至译语思维过渡的自动化,使学生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3.建立评估体系,反馈促进提升


  在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中,评估体系是不容轻视的重要部分。高校外语翻译教育评估既包括终结性评价,通常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也包括形成性评估,通常基于学习目的与学习过程而建立。在以结果为中心的参与型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中,外语教师虽然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翻译教学理念,但却采取与之不相匹配的教学评定方式,也就是停留于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模式上,以外语教师制定的标准为学生学习的最终评定标准,以期末测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的成果;而在以过程为中心的参与型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中,外语教师不但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取代了以外语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而且用以过程表现为参考科学的形成性评价取代了以参考答案为唯一标准的终结性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更强的公正性、多元性以及发展性[4]。


  三、基于“参与体制”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可行模式


  翻译既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活动,也是在两种文化之间从事的交流,因而需要文化参与。原文与译文的转换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因而需要语境参与。翻译的实质是寻求原文与译文的同与异,加以比较,因而需要比较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是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因而需要角色参与。


  1.文化参与:归化与异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翻译属于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涉及不同语言相互之间的转换,也涉及不同语言背后的异质文化内涵的交汇与融合。在实现语言转换时,针对如何用译语传达源语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归化与异化两种对立的意见。归化派认为,翻译源语的文化因素应以译语文化为归宿,以使译文的表达趋于自然,同时尽量将源语行为模式融入译语读者的文化范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原文。异化派则认为,译文应以原文为归宿,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特色,以使译文读者感悟到源语文化。语言是承载文化的载体,而文化主要借助语言来传承。不同民族使用相异的语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性。因语言之异而产生的翻译,其目的便是为了克服因语言差异而产生障碍,以及由语言差异所隐藏的文化差异,以使运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而此种交流与沟通又主要是通过文化层面来获得的。翻译是进行跨文化的转换行为。这种转换的形式是语言,而目的则是文化交流。翻译者在进行跨文化转换时,应以实现不同语言的文化相互沟通为宗旨,避免归化过度或者异化过度,从而使运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有效交流。


  2.语境参与:把握语境才能准确进行翻译


  在运用语言交际工具时,人们总会受到各种各样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作为一项语言活动的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理解正确与否,翻译恰当与否,与译者对上下文的分析关系非常密切。上下文,既包括语言的搭配,也包括具体的语境或情境。一旦脱离了具体情境,语言的词义很多时候就无从加以理解。翻译是一个需要语义辨别、语法分析以及逻辑分析之间相互作用的非常复杂的过程,换言之,翻译是一个基于上下文关系而逐步推理演绎出结果的过程。语境对于翻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5]。


  3.比较参与:在比较中认知对应与冲突


  翻译过程并不简单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就本质而言,翻译其实是一种认知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的认知思维与认知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翻译时,译者需要面对的是源语文本,而源语文本是由各类隐喻概念以及知识系统组织而成的认知域网络。理解源语文本的过程,不但是译者主动思维认知的推理过程,而且是凭借认知语境构建相关隐喻概念的阐释过程。在构建时,译者既会遇到语言文化的障碍,也会涉及思维习惯的差异。作为思维过程的翻译,涉及译者在源语与译语间的思维转换过程,是译者在源语与译语双重认知域对照下进行的选择、比较以及加工。语言的意义基于人们与世界之间的互动认知。在面对源语信息时,译者根据互动比较的思维认知模式将源语认知心理图式融入译语的文化语境,通过概念化与范畴化的调整与适应,逐步形成译文的内容。源语文本与源语文化认知图式、译语表达形式与译语文化认知图式通过互动比较的认知过程,共同构建于一个空间中,从而产生译文文本。


  4.角色参与: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角色扮演


  在传统的翻译教育中,外语教师与学生互相讨论的时间很少,机会有限。外语教师充当教学的指挥者、控制者以及评判者。就翻译教学而言,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训练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如此才能使教学手段获得更佳的效果。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外语教师想要实现学生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应让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去体验与感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主张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还是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翻译教育,是以学生及其知识结构的建构为中心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学理论研究者将原为心理治疗而创立的心理教育方法———角色扮演引入学校教育。经过几十年研究与完善,角色扮演成为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各类教育中。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外语教师是绝对的教师权威,学生扮演的只是被动的听众角色。在角色扮演的翻译教学中,学生扮演实际翻译中的各种角色,而外语教师作为读者评估学生的翻译质量。经过角色参与,学生可以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下从事翻译实践,得以深切体会到翻译时可能遇到的各类困境和问题,从而有益于及时掌握与强化翻译技能[6]。


  四、基于“参与体制”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


  基于“参与体制”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应融合多种翻译理论以建立参与模式,结合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以多元化参与形式,运用心理激励机制以构建参与图式,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以提供参与辅助。


  1.融合多种相关的翻译理论,创建翻译教育的参与模式


  由于语言研究的日益发展以及各种语言学流派的不断涌现,外语教学法流派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的推动下日渐风行,对我国的外语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社会互动理论与教育信息化理论等也对外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学习与发展产生于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之中,周围对他有意义的人是主要的互动对象。教育信息化理论认为,教育过程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电子通信手段来促进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理论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理论相互融合,兼取两类理论之所长并舍弃两类理论之所短,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创建翻译教育的参与模式,是科学构建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2.结合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多元翻译教育的参与形式


  作为建构主义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协作学习贯穿于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外语教师与学生是翻译教学的双主体,翻译教学课堂活动由师生共同营建,应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翻译教学过程是拥有翻译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互动是翻译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最为基本的互动形式。将互动反馈技术引进翻译教学可以帮助外语教师即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外语教师引导学生对翻译统计结果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互相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意识。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更高级的课外交互。通过虚拟现实,学生能够实现多种感官渠道的实时交互,更好地感知客观现实世界,更快地获得相关翻译技能,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外语翻译能力[7]。


  3.应用科学的心理激励机制,优化翻译教育的参与机制


  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可以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状态着手,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设计,优化高校外语翻译教育教学策略。在学习中,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能够互相激发、互相强化。学习动机的强弱与作为中间环节的学习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换而言之,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心理激励机制与外语习得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心理激励机制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应谋求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断优化与完善。将心理学与教育学、语言学等理论应用于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但具有实效性与前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翻译人才,而且可以为翻译教育的发展以及全面培养学生翻译技能打下基础。


  4.整合网络上翻译教育资源,提供翻译教育的参与辅助


  教育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本源所在。传统的纸媒体已经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需求,教育资源的电子化拓展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容量,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翻译学科信息,而且可以使学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信息,这也与翻译的跨学科特征是相适宜的。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翻译教育资源组织教学。翻译教育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主动去选择与摄取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翻译教学素材,也为实现网络环境的翻译教学提供了条件。高校外语翻译教育可以混合利用各类网络翻译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不同网络翻译教育资源的不同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翻译教育教学服务[8]。


  基于“参与体制”构建的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使学生成为翻译教学的主体,全程参与翻译过程,符合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9]。翻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效提升高校外语翻译教育质量,离不开翻译实践,需要学生参与翻译。将参与贯穿于翻译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真正体验与领悟翻译,提升翻译意识与翻译技能。在“参与体制”下,高校外语翻译教育体系才可能得以实现科学构建。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