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来源:UC论文网2018-08-22 08:12

摘要:

  摘要: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摘要: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作者简介:叶舒(1986.9-),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利用好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策观、认清国际国内局势、宣传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尤显重要。


  1高职院校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枯燥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国际形势等理论知识,理论性与政策性强。纯理论知识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教学内容多为对形势、政策详细的解读,与实际生活脱节,缺少趣味性与生活性,易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厌烦心理。


  1.2教学模式传统


  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均以课堂系统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长篇累牍的传授理论知识,占据主导的地位,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位置,从而导致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度不高,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


  1.3考核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为课程小论文为主。从学期所授专题中选取其一进行撰写。此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所提交的课程论为大部分是在网上东拼西凑,没有个人的观点与见解。此外固定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凑学分,敷衍了事。


  1.4教学效果欠佳


  枯燥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单一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高,教学评价低,对课程轻视。教师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期待,教学效果欠佳。


  2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欠佳,没有达到预期思政育人目标,既有教师方面的因素,也与学生自身原因有关。


  2.1教师方面的因素


  2.1.1教师队伍非专业化。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以辅导员为主,辅导员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且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背景居多。其中很多老师政治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够强烈,使得教师本身对政策解读不够精准,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2.1.2教师队伍浮动化。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教师以兼职为主,而担任兼职授课教师的辅导员,其岗位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使得形势与政策授课教师更换比较频繁,由此带来授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缺少该课程的教学基础,对课程不够重视,没有形成稳定的课程教学研究队伍。


  2.1.3教师队伍年轻化。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以青年教师为主,初始踏入讲台的年轻教师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知识储备不足,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足,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课堂氛围的活跃还有所欠缺。


  2.2学生方面的因素


  2.2.1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足。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文化基础薄弱,自我认同感低,从而导致学习动机不足。长期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管理模式使高职学生对课程尤其是理论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管控能力低。


  2.2.2政治意识薄弱、社会关注度低。


  高职学生自身素养不高,知识面粗浅,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淡薄,对国际局势、国家大事、时政热点关注度低,对党的理论、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认识度不足,缺乏兴趣。


  3高职院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没有充分发挥出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应从多角度出发,构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3.1教师队伍专业化


  3.1.1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一项需具备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训练才能从事的工作。改变以往不同学科背景教师兼任课程的局面,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强、政治素养高的专职教师队伍。授课教师以思想政治专业为主,转变过往以非思政专业教师授课为主的现象。授课教师专职化、固定化,改变以往授课教师流动性、随意性现象。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来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1.2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化建设。


  教师队伍理论化建设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政策性强,对授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通过定期理论学习、系统专业培训、外出实践锻炼等方式,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水平良好的思政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使思政教师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大势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紧跟时代潮流、立于时代前沿。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3.2教学内容多样化


  3.2.1重视教学内容的学科化与生活化。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结构为依据,既包含我国基本国情国策、重大方针路线等基础理论,又要包含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关注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PPT的制作,避免长篇大论的纯文字叙述,采用图文并茂、适时插播视频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打造精品教学课件和课程。


  3.2.2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既有有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选取当前时代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焦点问题探讨。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利用热点问题与焦点问题引导大学生认清社会形势,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政策观,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3.3教学形式新颖化


  3.3.1发挥新媒体优势作用,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


  新媒体具有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反应及时、传播速度快等诸多优势,这些传播方式所具有的特点与90后大学生群体的心里特点相契合,容易受到青年大学生的欢迎。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大众化、互动性的特点,激发和唤醒广大同学对课程的关注与支持,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大学生主流新媒体应用软件,开发相应的学习板块,提供资料分享、交流互动、在线学习、视频点播、政策解读、名师讲解、热点关注等功能,采用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新平台,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鼓励同学们通过新媒体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激发同学们对国际大势和国内时政热点问题的关注度。


  3.3.2发挥师生互动作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系统传授理论知识的最佳平台。重视课堂教学的功能,转变过去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融入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寓教于娱乐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形势与政策课除了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还要积极开辟课外实践新领域,使学生由被动理论知识输入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建立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一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契机,组织学生走访参观,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留下的足迹和时代前进的方向。实践教学可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观察社会的机会,学生更易受到感染和教育,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升华,从而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达到更佳效果。


  3.4考核方法综合化


  3.4.1构建多元考核标准。


  课程小论文的考核形式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标准简单划一,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涵盖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实现教学中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态度目标的统一。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对意志毅力的锤炼、对价值观的践行,引导学生形成对国际形势、国内时事等问题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和实践认同,形成四维一体的多元考核维度。


  3.4.2建立复合考核体系。


  改革传统单一的考查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形成课堂考核、实践考核、网络考核三位一体的复合考核体系。围绕国际形势以课程论为为基础的考核方式,围绕社会热点、社会焦点以调研报告为基础的考核方式,围绕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网络讨论交流为主的考核方式,以及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考核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新时代下如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堂吸引力,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器,需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出一条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教学内容完善为基础,教学方式转变为重点,考核方式改革为纽带的新路径。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