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

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

来源:UC论文网2018-08-16 08:30

摘要: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现实,对当前高校会计学核心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改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课程结构的方向,并讨论了健全师资队伍评价机制与师...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现实,对当前高校会计学核心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改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课程结构的方向,并讨论了健全师资队伍评价机制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建设;师资绩效评价;


  作者:张新明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学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财经类本科教育的主要专业,我国目前开设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有607所1(孙铮和李增泉,2014)。但是,与各类大学不断传出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的招生质量(入学质量)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显著优势、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期望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个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甚至于授课教师基本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这种稳定所导致的教学质量的必然稳定不仅没有成为会计学本科课程的独有竞争优势,反而经常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诟病的对象。会计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根本(何玉润和李晓慧,2013)。财政部2010年颁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TheAsso-ciationtoAdvance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AACSB)在2013年颁布的新版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中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兴技术、新的组织形式等商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会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计学术机构应该及时回应这些改变,提供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创新,发展新项目和新课程。这说明,现行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质量体现出的稳定并不是一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要求的高质量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仅仅指会计类课程,不含各个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包括的财务管理类、企业管理类(除财务管理以外的其他如战略、营销、人力资源、组织行为与运营管理等)、金融类以及其他经济学、法学类课程。换言之,本文主要探讨会计学自身的课程建设的突围问题。


  一、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架构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各个高校本科培养方案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类别归属,不同学校的叫法花样繁多。就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类别归属而言,有的学校将不同课程分别归于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有的则把不同课程分别归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还有的则统统将其归入专业核心课。


  表1是几家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或者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其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归类情况:


  表1部分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归类下载原表


  表1部分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归类


  注:表中高校按照名称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资料来源:相关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从上述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不论课程归类如何划分,其核心课程的基本架构是非常清晰的: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或基础会计、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根据笔者的调查,尽管许多高校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但是基本的框架和指导思想是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


  二、现有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架构的主要缺陷与改进


  应该说,以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为基本框架所建立的这个核心课程体系实际上沿袭了西方会计学界对会计的主干课程的基本设置。这种设置不仅得到了传统的企业会计理论的支持,还貌似符合企业实际(至少很多人认为符合西方企业实际)。但是,这种看似理论、实践依据都很充分的课程设置在日益发展的企业实践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实践以及人力资源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面前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笔者总结了关于会计学本科生培养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相关调查研究文献,从表2中可以发现,会计学本科生培养(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对会计专业人员知识技能需求存在明显脱节。


  目前,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从结构到内容均存在着显著缺陷,具体如下:


  (一)财务会计类课程的缺陷与改进


  财务会计类课程,通常包括初级财务会计(即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表面看这是一个比较完备,没有显著缺陷的涵盖初、中、高三个层面财务会计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初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两个层面,现有的课程体系具有显著缺陷。2


  1.初级财务会计课程


  初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核心内容就是会计循环以及与会计循环相关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时安排上,12-18个学时完全可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高校为初级会计学保留了三个学分。既然保留了这么多学分就要安排与此相对应的课时。问题来了:教师们讲什么呢?必然的选择是:为了填满课时,把本来属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提前拉到初级财务会计的课程中来,以至于各项会计要素的核算充斥于初级会计学的课程里。


  实际上,笔者所在的单位非会计专业本科生是没有初级会计学课程的,其中很多非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以后从事了会计工作。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和笔者的了解,这些从来没有学习过初级会计学课程(当然学习过会计循环的内容)的学生,不论是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还是从事自身的会计工作,与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并没有表现出劣势。


  我们要深思:为什么要单独为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并为其安排如此多的课时和学分?是市场需要、学生需要、培养目标需要还是教师需要?有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处理方式呢?


  2.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方面,尽管对其整体内容在理论界并不存在过多争议,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内容的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大问题。据笔者考察,在仅开设一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条件下,不论其教学大纲如何丰富,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往往以课时较少为理由,仅仅讲授合并报表(或者称集团会计)的编制内容,而对其他极其重要的内容如外币业务、租赁会计、企业重组会计、特殊行业会计等则较少涉及。鉴于此,一些高校将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一分为二:课程(Ⅰ)主要讲授合并财务报表,课程(Ⅱ)则讲授其他高级财务会计内容。


  综上,财务会计类课程在结构上可以做如下改进:将现在的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的整体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调整为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和财务会计(Ⅲ)。调整后的财务会计(Ⅰ)主要包括现在的初级会计学和中级会计学(主要内容为会计循环、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的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会计(Ⅱ)则主要包括集团会计即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会计(Ⅲ)则包括外币业务、租赁会计、企业重组会计、特殊行业会计等。


  (二)管理会计类课程的缺陷与改进


  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整体设计上,绝大多数高校将成本会计归入管理会计的先导性课程。就内容来看,成本会计的内容长期以来一直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而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认为是以成本会计的内容为基础,逐渐展开作业成本计算、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等前端内容,然后发展为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责任会计、标准成本制、平衡计分卡等内容。上述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成本计算与平衡计分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是逐渐充实进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中的。


  客观地说,管理会计的教学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案例的演进等方面,在过去几十年里是不断发展的。但是,在框架体系上,与财务会计一样,基本上是较为稳定的。因此,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仍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空间。


  现代会计理论认为,企业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既是以会计等式为基础、复式簿记为核心账务处理方法,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企业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为主要目标的信息系统,也是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财务会计学发展到今天,其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等学科体系构成了财务会计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有内容。


  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从一开始就被理解为以信息手段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活动。前已述及,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是以成本会计的内容为基础而逐渐发展的。但是,正是由于其以信息手段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特征,管理会计发展到今天,尽管学术界一直试图建立较为完备、与其他相关学科具有显著区分度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但是,这种努力仍然没有取得理论界公认的结果。


  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边界问题是困扰其建立科学的、显著区分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主要问题。


  1.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


  目前管理会计的主流教材均包括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等相关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有较大的重叠,主要体现在与长期投资决策项目的数量评价方法有关的概念与方法,包括货币时间价值、项目现金流量测算、主要评价指标(如动态与静态回收期、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的计算等内容。管理会计的这部分内容与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的重叠度不仅相当高,且目标导向也没有明显区别:均是介绍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似乎是要告诉学生:只要在财务评价上符合某种标准,长期投资决策方案就是可行的。


  笔者的观点是:核心问题不在于是否包括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而在于管理会计中所涉及的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与财务管理中所涉及的长期投资决策内容应该有显著区分。


  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尽管这两类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活动和管理会计活动)很难说谁的历史更悠久,但是,从学科发展来看,财务管理的历史要显著长于管理会计的历史。可以说,在还没有管理会计的名称之前,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就已经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内容中了。从科学地建立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说,管理会计不能为了自己的学科完备性而去肆意“挖别的学科的墙角”来“充实”自己的学科,而应该在内容上拿出自己的东西充实到自己的学科中去。


  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不论是在学科归属上属于财务管理还是管理会计,长期投资决策项目的数量评价方法中所包括的现金流量测算、主要评价指标的计算等内容在实践中确实存在于与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有关的材料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但是,复杂的长期投资决策过程又显示:在我们的课堂上大讲特讲、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竞相争夺的这部分内容所提供的所谓“决策依据”信息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充当“道具”的角色,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企业长期投资决策的支撑性内容。


  实际上,在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所重点关注的,并不是上述数量评价信息,而是与长期投资决策有关的诸如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产业政策、项目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战略协同性、技术、项目的资本结构设计、核心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政策,等等。而这些内容,是企业长期投资决策所考虑的根本性问题。非常遗憾,这些重要而根本的问题,在管理会计中是比较少见的。


  因此,如果在管理会计中涉及的长期投资决策内容不再继续与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叠,而是加入与长期投资决策实践密切相关的上述内容,将不仅是对管理会计的贡献,更会提高学生思维的境界。


  2.管理会计与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


  KaplanandNorton(1992,1996)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它从财务(finan-cialmeasures)、客户(customerknowledge)、内部流程(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andgrowth)四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Kaplan和Norton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一套逻辑严密的战略执行体系。


  平衡计分卡出现以后,其学科归属出现了有意思的现象:企业战略管理的学者自然将其归入企业战略管理范畴;人力资源管理的学者因平衡计分卡具有的绩效管理内容而将其归入绩效管理;管理会计学者则因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与管理会计的内涵高度吻合而将其归入其中。一种新的管理工具或者管理方法出现以后,多个相关学科竞相将其纳入自己学科范围的现象本身既说明新出现的管理工具或者方法属于多个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也说明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管理的过程是企业管理内部多职能部门、多业务部门、母子公司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管理和系统管理的过程。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将企业的某种管理结果归于某一个特殊的动因。


  笔者的观点是:核心问题不在于是否将平衡计分卡包括在管理会计中,而在于管理会计中所涉及的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与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中所涉及的平衡计分卡内容应该有显著区分。如果在管理会计中注重发挥财务的中枢作用,进一步关注在平衡计分卡体系中的财务要素与其他诸要素之间的系统协调机制,平衡计分卡将在管理会计的体系中得到升华。


  除了管理会计边界问题外,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也在呼唤着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前已述及,一般认为管理会计是以成本会计的内容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上世纪中叶管理会计发展初期成本会计的内容则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行业不断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些变化了的管理实践也在呼唤着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


  过去几十年来,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有发展的,例如前面谈到的作业成本计算、平衡计分卡等。但是,与企业发展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需求相比,管理会计理论界做得还很不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企业实时控制和多目标决策的需要(陈良华和张昉,2011)。有些在实践中已经出现的新的有效管理工具并没有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中得到体现和普遍重视,例如海尔所实行的“自主经营体”和中粮的“五步组合论”等。


  因此,与企业发展同步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提高才是管理会计课程水平提高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条件。


  三、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突围之路:健全师资队伍评价机制与师资队伍建设


  前文主要从会计学课程自身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实际上,即使我们所分析的需要改进的方面得到了改进,这些改进也不能自动转化为高质量的会计学课程。任何好的课程都是由高水平的教师来实现的,这一点也得到了会计界的广泛认同(何传添等,2014)。因此,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突围之路在于,健全高校师资队伍(当然包括会计师资队伍)评价机制与师资队伍的建设。3


  (一)健全高校师资队伍评价机制


  一段时间以来,按照国际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大学的标准建设研究型大学成了中国主流大学的“时尚”和普遍追求。这种追求的直接表现就是在高校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方面,普遍鼓励教师申报和承担国家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普遍鼓励教师在国际主流高端学术刊物和国内高端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而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重视程度不足,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教学与研究的矛盾(刘慧凤和姜苏娱,2015)。应该说,部分有条件的大学进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是必要的,对于中国教育界而言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这种模式被不具备条件的大学进行普遍效仿,将在很大程度上迷失大学的发展方向,造成对大学本来应有的教育活动的严重干扰。


  实际上,与一些大学对研究型的追求相适应,不在少数的大学教师不得不放弃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在本来可以也应该花费一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的时期,对教学工作采取应付的态度去完成———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标准去完成教学,腾出时间去搞学术研究。在这种氛围下,一些学科的青年教师必然出现这样的情景:在难以真正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的时期,许多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在有能力也应该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的时期,一些人则没有去做。这种状况的长期持续,受到损失和伤害的不仅仅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和中国大学的教育声誉,青年一代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均衡、协调发展更会受到根本性伤害。


  美国会计学会(The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AA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TheAmericanInstituteofCPAs,AICPA)共同组建的“路径委员会”(ThePathwaysCommission)在2012年发表了《会计高等教育路径委员会:描绘下一代会计师的国家战略》,该报告特别提出:大学应该“支持高质量的教学,增加对高质量教学的奖励和表彰;将教师的考评、晋升和能否获得终身教职与教学质量有效结合起来;提升大学对教学重视程度”。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在明确自身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健全自身的师资队伍评价机制,将更多大学青年教师的行为从过多注重研究的状态引导为在研究和教学两方面较为均衡地分配时间,促进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高校会计师资的博士化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师资整体质量并没有随着博士化率的提高而得到根本的改善。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会计学专业师资在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还难以满足高水平课程建设的需要,在整体上需要进一步提高。


  1.理论基础


  现在从事高校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具备会计学或者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硕士学位。具备会计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一般来说是具备从事本科会计学教学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的。


  但是,作为高水平的会计学专业教师,仅仅具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学科的理论素养是不够的。上述理论素养,表明教师达到了学术上的“深度”,而与这个创新就永无止境。深度关系极其密切的“广度”理论(包括金融学、管理学、法学等)的涉猎与掌握,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学专业教师运用理论解释会计与管理现象的能力。


  以案例教学为例,案例教学是当前会计学专业教学中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我们希望通过会计案例教学能解决当前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孟焰和李玲,2007;吴中春,2009)。据笔者所见,部分会计学专业教师只能驾驭专题性、局部性的案例分析,如财务会计中的资产减值处理、收入确认方法的选择、盈余管理等,对整体性案例的驾驭能力则较弱。而对整体性案例的分析与驾驭能力则是会计学教师应该有的能力。例如,对特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整体分析和把握,除了涉及传统的财务比率分析以外,还广泛涉及企业战略分析、竞争环境分析、竞争力分析、风险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分析等,显然,仅仅依靠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习所奠定的理论基础,是难以完成综合与系统的案例分析的。因此,会计学专业教师的理论学习,应该把视野放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


  2.实践能力


  会计学专业本身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中提出,会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运用和检验课堂教学成果,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行状态,并预演和准备就业。这就要求会计学专业教师必须对企业实际有相当的了解。这里的了解实践,并不是要求会计学教师一定要去做财会工作。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实习、调研、参与管理决策、案例分析与研讨、担任顾问、担任独立董事等广泛的途径来进行。实践能力提高的价值在于,教师可以通过对实践的了解总结和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能够运用恰当的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和对实践进行理论阐释。


  3.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表现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等。就创新的内容来看,既可以是局部性创新,也可以是系统性和整体性创新。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是一种变化或者导致变化,但变化并不一定是创新。例如,在计划经济年代,在中国的会计里是没有资产的概念的,当时与资产相对应的概念是“资金占用”。后来我们有了资产的概念,实现了从资金占用到资产的转变。在笔者看来,这种转变只是一种变化,并不是创新。因为在国际上,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早就存在,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将其中国化而已。当教师具备了相当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再加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创新就不远了。只要具有创新的能力,保持创新的意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