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微电子论文 > 正文

浅谈基于产教融合的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

来源:UC论文网2018-06-29 08:01

摘要:

  本文对区域相关企业人才结果进行分析,以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三方面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的社会美誉度为目标...

  本文对区域相关企业人才结果进行分析,以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三方面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的社会美誉度为目标,进行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顺应“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潮流,紧跟苏州地区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微电子产业链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基础,以“三星模式”为突破口,探索現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线,进一步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践行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


  1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产业背景


  目前,中国正全面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其中微电子技术半导体产业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是实现中国制造的重要技术和产业支撑。而半导体产业的成功,则主要依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电子产业是以集成电路(IC)为核心的高新产业,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标志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确定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领域,而集成电路产业正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21项重大工程,其中“集成电路发展工程”名列第四。可以说,微电子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尖端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命脉产业,也是发展“工业4.0”智能制造集群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江苏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3000亿元,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苏州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2017年7月苏州市制造业大会上,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苏州市将全面落实省制造业大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苏州市将主攻四大方向,全力推进智能制造跨越发展,营造智能制造生态体系。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推进工业强基工程,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合作项目,是承接国际先进产业发展的领军园区。园区凭借产业政策以及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为集成电路的制造、封装和测试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形成了以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芯片设计----晶圆生产加工----封装测试----电子产品运用完整产业链。


  2区域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蓬勃发展的苏州工业园区微电子产业链,极大地拉动了对微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园区内已拥有集成电路从业人员6万余人。苏州的封装测试产业已经成为国内封测企业最集中、封测技术水平最高、封测人才最充裕、配套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从苏州市2017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中可看出,集成电路人才仍为苏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从苏州企业的现有人员学历构成调查情况看,2017年苏州企业人员学历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为3%;本科学历的员工占比为18%;大专学历的员工占比为18%;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占比为6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21%,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近80%,这部分员工的技能和素养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大专以下学历员工将有经过再学习进行能力提升的需求;大专学历的员工,需要本身就要符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竞相发展的形势下,企业也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正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企业人才队伍。企业也不断地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支持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出发,促使公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为公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满足企业发展对员工技能和素养需求,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定位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初期,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内半导体企业开展了人才需求调研。目的是明确微电子类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化专业内涵,力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微电子技术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微电子行业在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它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负责的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微电子也是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如IC设计工程师,需要对口的电子、微电子类专业,要求具有对设计工具应用能力,具备集成电路版图提取、仿真和设计能力等,需电路基础知识扎实。另外,测试工程师不是轻松的职位,它需要了解IC生产流程及检查工艺,熟练使用各种IC测试仪器仪表,思路清晰、敬业,责任心强,还要随时可以加班,因此很多公司的任职资格常会加上这一条:能适应加班。从事其他职位如制造、销售、客服、人力资源等最好也需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方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访谈单位对微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工作岗位情况上,调查显示大都是需要具备理工类基础知识和微电子基础知识;对微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与工作岗位情况上大都是要求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对工作严谨,实事求是;在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要求上是:能读懂外文技术规格资料而计算机则要会熟练操作具备一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较好的与人沟通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4产教深度融合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企业调查结果以及基于学院和企业间的长期合作,达成产教深度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主要以下四个方面:


  4.1专业能力


  具有电子电路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微电子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明确半导体生产工艺流程并具备各类电子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具有集成电路产品装配、检测、调试等能力。能协助工程师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工艺问题;能制订电子产品的作业指导书,复核生产工艺的正确性,保证产量和质量目标的顺利达成。培养部分学员在具有扎实的电学知识基础上,具有参与IC设计的能力,能够胜任设计岗位。


  4.2方法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能对工作目标进行审查和评估,能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备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技术资料和进行简单口头交流的能力。


  4.3社会能力


  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5S素养、有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诚信、能够吃苦、工作踏实、敬业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4创新精神


  树立多样化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训练,使每个学生能充分发扬个性和發展潜力,具备终身发展的潜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胜任市场需求、国家需要和学生自我需求的“三创”人才。


  5契合行业企业需求,打造政行校企共育人才新模式。


  坚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相结合,联合产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代表性领军企业,依托校内创新型企业、校外跨国公司,采用“内外夹击”的方式,着眼于“技术、技能、创新、人文、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系统优化、标准化、可执行化。


  强化“校企合作育人、专业协同共享、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来建立健全政、行、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打造共育人才新模式;促进各院校间的教学、师资、实训和科研创新等资源共享;引领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专业建设标准的制定,构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深化校企关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升级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联手共建符合产业链生产指标的实训室,以“产学研创”多功能平台建设为目标,集“实训、培训、研发、创业”为一体,发挥企业设备与技术优势,进行设备升级改造、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实验实训条件与产业转型升级相衔接、相配套,确保实训平台设施设备与行业企业主流技术同步。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修定人才培养方案,既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满足人才个人发展提升的愿望。校企共建共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然手段,产教融合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作者:孙丽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