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思考

来源:UC论文网2018-06-21 08:10

摘要:

  摘要: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针对调查现状及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关建...

  摘要: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针对调查现状及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明确加强家校联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亲子关系;家校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85-1


  我国长期形成的普遍的家庭教育观念往往是,家长只负责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准时上学不迟到,按要求参加家长会等等诸如此类的仅仅是配合学校教育的工作。随着我国全社会对教育的普遍关注以及家长素质的普遍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己经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不仅仅是根据老师的评价来评价孩子,都希望给孩子创设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弥补学校教育的种种不足。同时,他们也逐渐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把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孩子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当前教育资源的一大改变。


  一、家庭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1.家庭环境仍需改进。


  在很多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度较低,这导致有些孩子信任自己的老师多于信任自己的家长。这是由于现在家庭多是双职工家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做功课,导致与孩子的交流减少。


  2.亲子关系缺少民主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庭的和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提倡让家长与孩子成为朋友伙伴,而不仅仅是长辈与小辈的关系。这种思想的传播使得我们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角色的双重性,一方面是子女,另一方面又是朋友。但接受并改变这种思想是需要过程的,因此很多家庭中还是会出现父母主导孩子的现象。


  3.家长的传统观念有待改善。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得功名。然而事实是:文凭、学历只能证明你的学习程度和经历,只是说明你成为某种人才的可能性,并不能证明你的素质。你的素质如何,只能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发展时,分躯体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智力发展;在实际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来看待,而不是只注重孩子在躯体、情感、道德和智力发展的某个方面,只有这样,孩子的素质才会提高,身心才会和谐。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讲道德,才会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才能创造性地工作和生活。


  二、反思与建议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2.家长要坚持教育方式多样化。


  家庭教育的多样化或一致化是个相对的概念,家长在对孩子具体的教育中必须求同存异。家庭教育首先要有必要的一致化,在此基础上是可以多样化的。


  首先,要保持孩子思维的灵活性。让孩子从小发现,父母与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不一致的想法,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模式,从而保持孩子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


  第二,让孩子学会选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多样化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选择,锻炼思维的“独立性”。如孩子考得好,希望得到奖励,父亲可能会说这是应该的而拒绝奖励,母亲可能会答应给予奖励,怎么协调这种不一致?其实不妨奖励孩子一些喜欢的小东西,如父亲可以说一样——蛋糕,母亲可以说一样——书,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样既满足了孩子希望家长肯定的心理,又可约束孩子避免要些过头的奖励。最主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想象——下次父母还会说出什么不同的东西呢?会从小培养孩子一种宽泛的胸怀,懂得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止一个答案。


  3.新型家长与孩子关系的构建。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感情基础,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效了解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心里在想些什么,才能比较了解孩子常上哪些网站,认识些什么样的网友,在网络上下载了哪些游戏,是否有不健康的内容。


  4.家校联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


  首先,家長要主动、积极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校访”和“师访”。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比较充分的交流。


  其次,家长要热情欢迎上门家访的老师。家访谈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在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则应让孩子离开。家长应当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较易打断老师的话,更不要听到孩子的缺点就感到脸上挂不住,或急忙辩护,或当场打骂孩子。


  最后,积极参加家长会,非不得已不要缺席,也不要请家中其他人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体现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和尊重。每个家长的发言不要太长,有些想法如在会上不便谈,可在会后与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向爱人传达会议内容,以求统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作者:王雅婷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