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UC论文网2018-02-10 14:13

摘要:

  摘要: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得被动,处于机械训练的状态,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

  摘要: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得被动,处于机械训练的状态,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养。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1B-0116-02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师通常采取“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被动训练”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枯燥的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加深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创新小学信息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部分学校与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忽视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教学只是照本宣科,信息技术学科处于“副科”的地位,忽视了信息技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创造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杜绝非专任教师的兼课情况,要通过培训、教科研等各项途径,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优化师资建设,这是保障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二、营造趣味教学情境


  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他们的学习动力大多依靠兴趣来支撑。学生只有对所学对象产生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地进行学习。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应该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但是,信息技术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有效完成知识的建构。如学习《指法》一节内容时,如果按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引入了游戏,向学生展示了“猫抓老鼠”的指法训练游戏,学生通过游戏进行指法练习,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指法操作,也认识到了指法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三、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彻底改变,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实现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做好学生学习的服务角色。在教学中,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把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知识建构。例如,在学习《网上导游》相关内容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网站,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出来,主动地在资源网上查询相关资料,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这样课堂的主要时间都是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学生体验到自主接受知识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建構。


  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一)运用微课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机械模仿训练的模式,要注重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让网页动起来》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教师制作了本课的微课短视频,学生边看视频边进行相关操作,通过操作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达到了让网页动起来的效果。学生们显得非常兴奋,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运用微课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一些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掌握知识,并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有些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反复操作以后,最终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科教学的重要工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冲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被动学习局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创建演示文稿》一节内容时,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讲解与灌输的教学模式,而是将本课相关内容及操作程序用微课视频上传于学校网站或者学生的个人网络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点击学习并且操作,完成微视频后面的训练题目。而在课堂上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已经对相关内容基本掌握,教师让学生将课外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进行探究性讨论与交流,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课外预习与课内探究结合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任务目标之一。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通过主动探究与实践,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通过不断地克服,就会形成勇气与意志力,从而形成探究精神与科学思维。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例如,在教学《制作课程表》这节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观看教学短视频进行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通过操作与思考,掌握了本节内容。再如,在学习动画相关知识时,让学生尝试导入图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了本节教学目标。


  六、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评价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处于不断发展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实施科学、全面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意志力、学习方法等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要杜绝“一刀切”,要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如教师发现一位学生在制作网页时布局不合理,但是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还是有所进步的,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启发其找出自己作品的缺点,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形式,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等,促进学生的探究与反思,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致力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就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为学生的实践与操作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同时要实施全面、科学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增强操作技能,提高其综合信息技术素养。


  作者:陈如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