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西方哲学论文 > 正文

从苏格拉底与荀子的哲学思想看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来源:UC论文网2018-01-12 09:08

摘要:

  【摘要】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将哲学从自然学向人学的转变,将西方哲学人格化,突出了西方哲学人和道德伦理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其“人的哲学”的理论。荀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

  【摘要】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将哲学从自然学向人学的转变,将西方哲学人格化,突出了西方哲学人和道德伦理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其“人的哲学”的理论。荀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天人相分”恰恰与苏格拉底“人的哲学”完全不同,“天人相分”是将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而苏格拉底提出的“无知说”与荀子的“性恶论”都说明了人性并非真善美,都具有劣根性,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改变先天的不足。苏格拉底强调了灵魂的重要性,而荀子认为外在的制约才能起到“化性起伪”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方式;人的哲学;天人相分;无知说;性恶论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起源在时间上几乎处于同一时期,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以及政治背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其关于灵魂与真理的探索,为唯心主义哲学与“理念论”奠定了基础。在他之前,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哲学,即探究宇宙本源的问题。这一时期,虽然已有关于社会道德伦理哲学的探究,但基本处于散漫无章的原始阶段,直到苏格拉底的出现,系统的“伦理哲学”才真正形成。由于苏格拉底本身没有著作留世,因此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只能从后世弟子的一些对话记载来进行探索,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色诺芬尼的《家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和《回忆录》,柏拉图的《申辩篇》、《克里同篇》、《尤息弗罗篇》、《拉刻思篇》等。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之一,其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人用来与孟子的“性善说”做对比。关于他的哲学理论,大多记载于其著作《荀子》一书中。《荀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其中,其哲学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类:一为天人相分学说,二为性恶论,即“化性起伪”学说。“荀子所言之天,为自然之天;荀子之为宇宙观,亦为自然主义的。”他认为,“天道”并非神造,而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从根本上将人与天分开,从而构建自己的“人道”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一、“人的哲学”与“天人相分”


  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哲学从自然学向人学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苏格拉底处于奴隶民主制时期,这个时期,雅典成了全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希波战争后,雅典的兴盛吸引了来自希腊各地的学者和思想家,置于其中的雅典公民感受着思想的冲击和知识的魅力。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情况下,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的统一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萌芽。”“随着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公民各行其是,政客乘机摇唇鼓舌,结党营私,煽动民众,造成审判的不公正,削弱了国力。雅典民主制的弱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充分暴露。”在雅典民主制从全盛到衰落的迅速转变中,带给人们很多哲学与人内在联系的思考,苏格拉底开始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向人事转变。他认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不研究人事问题而猜测天上的事物是不务正业,不通晓人事问题的人连奴隶都不如。”苏格拉底否定了认识自然的哲学方向,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认识你自己”,实现了其人格的哲学化,把人的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从哲学中突出出来。这一认识成为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立场,而其有关“人的哲学”也以此为起点,不断丰富,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人的哲学”理论。


  “天人相分”是传统儒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荀子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与苏格拉底“人的哲学”不同,这一学说从理论上第一次将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天论篇》,《荀子》卷十一中说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荀子把阴阳风雨等自然的力量称为“神”,把这种由无形的机能所形成的物质自然界叫做“天”。


  荀子认为自然界有自己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样在《天论篇》,《荀子》卷十一中,荀子认为“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因此,在他看来,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而人也只能应天知时,不能盲目干预自然。这就是他的“天人相分”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与苏格拉底的天由神造,而人只能认识自我“人的哲学”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苏格拉底的“人的哲学”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人只有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反思,才会成为一个拥有“真理”的人;而荀子的“天人相分”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在对“天道”这一概念进行客观认知的同时,提出“人道”这一观点,呼吁人类不要盲目迷信自然,而是应该积极发挥人的作用,“制天命而用之”。


  如果说苏格拉底的哲学观是以一种递进的方式在发展,即从“自然哲学”到“人的哲学”,那么,荀子的哲学观则是以一种并列的形式在对“天道”与“人道”进行探究。苏格拉底注重人自身的修养,而荀子更看重外在力量的塑造,于是二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观。


  二、“无知说”与“性恶论”


  苏格拉底认为人是无知的,“他承认他自己也是一无所知的,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因此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而苏格拉底最智慧的地方就在于他认为自己无知并承认这一点。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它既不是欲擒故纵的圈套,也不是大智若愚的讥诮。”他认为那些认为自己充满智慧的人恰恰是最没有智慧的人,而那些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无知的人其实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在苏格拉底与学生的对话中,他从不以教师的身份教导学生,而是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共同探索学习新知识。在他看来,人一旦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那么就无法掌握智慧与真理,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无知,才能不断学习知识,追求智慧,因此也才能掌握真理。这一思想影响着此后的政治哲学,其中以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最具代表性。柏拉图以先师苏格拉底之口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囚徒代表无知的人类,而走出洞穴的囚徒则代表通过学习而不断获得知识的少数人。如果人类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那么在他们的感官世界里,影子才是真正的现实,真理只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在荀子看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肯定在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恶”的趋向,为避免这种“恶”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就需要对人性中“恶”的因素加以矫治,对其进行改造,因此,圣人制礼作乐,通过礼乐教化来矫治人性,而这就是所谓的“伪”,即人为。


  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论命题,而是为了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即建立完善的社会体系。但是在人的本性中所存在的恶的种子却有时时破坏这种社会体系的倾向,所以,他才提出必须要“化性起伪”,改造人性。


  无论是苏格拉底的“无知说”,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在说明人性并非真善美,其具有先天所不足的劣根性,人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改变那些先天中的不足。只是苏格拉底强调人自身的修养,指出灵魂的重要性,而荀子则认为外在的制约才能起到“化性起伪”的作用。可以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具有唯心主义的特点,而荀子的思想则具有唯物主义的特征。


  正是因为苏格拉底对于自然的哲学产生了怀疑,才促使他开始思考自然和人事的关系,才能有“人的哲学”这套理论的出现。究其思考的根本原因正是他对原有的哲学思想的批判与反驳,苏格拉底并没有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研究自然哲学的重要性而屈服于单一的研究自然哲学,而是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最后进行了证明,从而进一步否定了认识自然的哲学方向,而转向了人事的方向,而事实证明他对自然哲学的反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苏格拉底就是在这种“怀疑——反驳——思考——证明”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进步的哲学思想,这就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西方哲学思辨性的体现。中国哲学恰好缺少了思辨性,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通常是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感悟,他们的哲学思想往往都是“有感而发”的,更趋向于感性的认识,少了一丝严谨。只有当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时候,才能进步,这也正是中国哲学所缺少的。


  西方哲学家们更勇于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进行批判,他们不会盲目的拥护统治者的利益。苏格拉底就是因为对当时暴力统治的不满,他甘愿得罪统治者也不愿参与其中,最后被处以极刑。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往往都拥护统治者的利益,荀子就是重视礼制的教育以及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的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处于政治混乱,各国战争不断的历史背景下,因此多数哲学家都参与政治,极力改变混乱的社会环境。


  正如苏格拉底,西方哲学家们在与学生探讨哲学问题时,学生和老师们可以自由的进行辩论与批评,是谈话式的;中国的哲学家们更重视“礼制”,因此往往都是用说教的方式进行“灌输式”的教育。


  不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不是具体的某种思想,而是能开拓人们思维的方法,只有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才能令人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使人们任何方面的学习都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樊婧(1987—),女,汉族,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宗教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宗教史和当代少数民族宗教。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