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训诂学相关论文范例采编(共5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18 12:38

摘要:

  训诂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学之一,它是大学语文教学锋锐的利剑,应用训诂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训诂学是立足于汉语语言文化发展实际而产生...

  训诂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学之一,它是大学语文教学锋锐的利剑,应用训诂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训诂学是立足于汉语语言文化发展实际而产生的,因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以来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汉语语言学界经久不息的议题。


  第1篇:训诂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训诂学课程专业性较强,涉及大量训诂理论知识,且学生并未系统接触古籍,特别是训诂要籍,尽管教材辅以大量实例,但对独立学院学生来说,还是稍有难度,这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此外,当前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比例相对较高,多数学生毕业将从事语文教学,2017年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比例飙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这就要求训诂学老师在教授一些必要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训释词义能力进行探索。


  一、激发兴趣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训诂学是“艰深与抽象”的代名词,通过对授课学生进行调查,多数学生给以“大杂烩”之“美名”,表面来看是由于训诂内容涉及面广,与文字、音韵、方言等知识关系密切,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掌握或阅读的文献甚少、积累不够造成的问题[1],这是当前多数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如何针对学生现状激发学习兴趣便成了关键所在。


  (一)例证趣味化


  为了提升学生对训诂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每个专题的实例导入都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新课程的第一节课,既要引起学生兴趣,又要契合学生的知识,难度把握非常关键。结合学生水平和我院未开设音韵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在训诂学课程教学开篇导入,我们选取了与音韵学、文字学相关的实例进行导入。


  音韵学相关的实例通过一幅内容为“大器免成”的书法作品进行呈现,让学生点评正误,学生自然能够指出当前规范的用法是作为成语的“大器晚成”。随后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乙本中的“晚”字作“免”进行反驳,并进一步反问为何“大器免成”现为“大器晚成”,引导学生联系同音通假知识,进而得出上古二字音近,让学生回忆古代汉语通论中关于“古无轻唇音”的论断,至于楚简乙本作“曼”,义为“无”,通“免”,韵通“晚”,与前后的“无隅”、“希声”、“无形”等知识内容则留后面专门章节进行讲解。


  文字学相关实例通过九华山的一块内容为“護國月身寶殿”的匾额和《诗经》中“狼跋其胡”一句进行呈现。首先让学生识读匾额,重点自然落到“月”字上,通过回忆前期的文字学课程,学生自然知道此字音义皆同“肉”字,然后理解“狼跋其胡”一句,重点自然落到“胡”字,联系“月”(肉)字,学生知道与身体部位有关,至此文意理解要比“胡”作“姓氏”、“胡须”要准确得多,再通过字典查检,得知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进而引申为兽类脖子的垂肉。


  通过调查往届学生教学以“训诂”二字的阐释作为开篇和改进后(见上文)开篇导入的学生反馈情况看,训诂学课程开篇教学导入时,带有语言知识趣味性的实例最受学生欢迎,也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讲解时尽量简化训诂过程和少用训诂术语,因为学生未接受训诂主体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造成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


  (二)例证实用化


  结合多数学生毕业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其中会涉及较多的古文,在教参的标准下进行字词释义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然而,在训诂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前人注本、工具书或教材注释有可能出现错误,不能依赖,这就要求毕业生在中小学古文教学过程中有所甄别,准确甄别自然离不开系统的训诂知识学习。由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这就要求训诂学课程在例证选取过程中适当结合学生兴趣,侧重中小学古诗文注释的选取,其中注释正误皆可作为选取对象。


  如语文教学涉及成语“敝帚自珍”时,学生理解难点自然在首字,直接参见注释并非正确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注释的基础上利用形训方式进行阐释,通过工具书查检古文字形给学生展示,左边是“巾”(表衣物),且“巾”上加点,一说象征破洞,右边从“攴”(手持棍),手持棍棒击打破衣物,会破败之意,当然在引出“会破败之意”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凋敝”一词加以理解,由此,“敝”作“破败;破旧”之意,学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深刻。此例虽说教材有正确注解,但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通过注释只能“知其然”,缺乏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知其然”的内容,通过训诂学课程提出,通过阐释让其“知其所以然”,进而学会训诂的方法和流程。


  再如《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其中“落英”一词教材注为“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据《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坠露”、“落英”相对,钱钟书亦认为二者互文同训,以此解释“落英”为“落花”。据《尔雅》解释,“落”作“始”义,当释“落英”为“始英”,即初开之花。然而,根据郭在贻[2]统计陶渊明诗文,其中除“落英缤纷”外,有七处用“落”字,全作“坠落、陨落”义,据此,陶文中“落”作“始”义不合语言社会性原则,故而“一说初开的花”之义可免去。此例教材注解欠妥,通过案例呈现让学生渐渐熟悉训诂辨误的方法,以此促使学生重新认识中小学语文教材。此外,通过对古文注释辨误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争取让毕业生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


  二、提高能力


  (一)选讲古籍


  当前,多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很少能真正接触古籍,且鉴于我院未开设文献学等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在训诂学课程中让学生选讲影印版古籍,一是弥补相关课程的不足,二是提高学生训诂的实际操作能力。到目前为止,实行学生选讲选古籍进行三届,学生反馈较好。


  我们在训诂学基础知识教学结束后,选取《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汉书·高纪第一上》作为学生选讲内容,此套“二十四史”由张元济耗巨资搜访宋元善本,多以宋元版为主要底本,并对殿本、局本谬误有所匡正,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选讲前,我们将古籍扫描版在学生群里进行共享,按学号将选讲内容分配给学生,每人选讲一页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故训汇纂》、《中华字海》等扫描版或检索版工具书及国学宝典等检索工具,再让学生将古籍内容加标点并输入电脑,作为纸质作业。选讲时,让学生结合古籍中颜师古注文,参考所提供的工具书进行正文释义,讲解释义缘由,如此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利用古注及工具书进行词义考证的能力,个别学生甚至提出新的观点以对颜注进行匡正,尽管论述条理性有待提升,准确性有待商榷,但这无疑是理论课程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次重大尝试。此外,我们让学生接触颜注是对训诂理论知识的巩固,如《汉书·高纪第一上》首页便有“遇会也”、“蓄水曰陂”、“晦暝皆谓暗也”等,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训诂术语。


  (二)古语词考释


  利用方言识记一些古语词,特别是结合方言加以学习,会让学生对一些陌生的字词越发感到亲切,因此,通过考释方言古语词可以进一步拉近古代汉语学习与现代语言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古代汉语学习的时空差距,让训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分配古语词考释内容之前会先进行示范教学。


  如五河方言“搦”[nuo31]字[3],有“(用手等)挤压”、“握”、“(用手)搓洗”三个义项,《说文解字》载:“搦,按也。”《齐民要术·杂说》:“河东染御黄法,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可知此处“搦”即释为“(用手等)挤压”,与方言形成互证。通过古籍检索,可见曹植《幽思赋》载:“搦素笔而慷慨,扬大雅之哀吟。”“搦”释为“(用手等)挤压”不当,当为引申之义,释为“捉”、“握”。以阮元《经籍籑诂》卷九十二入声载:“搦,捉也。”及《说文解字注》卷十二篇上载:“玄应书曰:搦,犹捉也,此今义非古义也”之释义为证,此义又与五河方言中“搦”字词义互为印证,由“(用手等)挤压”进一步引申“(用手)搓洗(衣服等)”。通过这种示范指导,我们会先选定当前学术界已考释出来的古语词,让学生按作者思路,通过检索为作者找出其他例证,以此先行试练。随后结合学生方言和学习能力进行古语词选定考释,此次考释的古语词一般学界多未涉及,最后以小论文形式進行提交,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对“搦”字考释,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训诂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窥见方言古语词的保留和发展状况,进而为学生进行方言研究奠定基础。


  三、结语


  我们在训诂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例证的趣味化、实用化的讲解,配合实践性能力培养,较之于以往教学效果看,改进后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古文疑难词义疏通方面得心应手地利用古注及工具书等资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训诂知识的兴趣,相信这就是课程所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更是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的新开始。


  作者:陈亮


  第2篇: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根据汉语和汉字特点建立起来的解读语言词句意义的学科。它在文献大量产生的先秦时代已具雏形,以后历代皆有发展,到清代已比较成熟。


  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所谓“训诂方法”,是指用来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


  中学课本中选入的文言文占教材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他们大多是历代传诵、文质并茂的名篇佳作。适当运用训诂学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更可以提高他们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下面结合三种训诂方法谈谈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方法1、以形说义(形训):通过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字义和字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字的基本意义和引申义往往可以从字形分析中显示出来。


  比如:课文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卑鄙”与现代汉语的“卑鄙”意思一样吗?现代汉语中“卑鄙”通常解释为行为、品质恶劣,而这里的“卑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卑”是低贱,就地位而言,“鄙”是鄙陋,就学问而说。先来看“卑”字,《说文解字》:“卑,贱也。”小篆的写法是在“甲”字下面加个“左”字。“甲”是天干的第一位,这里表示地位高的;“左”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地位低的,而又处在高贵的人底下,更显示“低微”之义。再看“鄙”字,此字原来表示城邑,是人所居住之地。《礼记·月令》的郑玄注即释“鄙”为“界上邑”。其左半边,据杨树达先生分析,上面的“口”表示城邑的外围,跟“邑”字的上半部和“国”字的外形所表示的一样;而其下边那个形体是“仓禀”的“禀”的最初象形字,后来加上“广”(房屋)和“禾”(粮食),方成了“禀”。显而易见,“鄙”是仓禀之所在地的“边邑”(边界上的城邑)。一般说来,边邑闭塞,因而引申为学识浅陋。


  训诂方法2、因声求义(声训):文字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而语音是语言的内在形式。解释词义如果只用形训,只用语言的外在形式,很多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因此训诂还要充分利用语音这个语言的内在形式,即运用因声求义(声训)的方法去探明词的意义。


  (1)、通过古音推求语源。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古音去准确地推求语源,找到有语源关系的词语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些词有更深入、更系统地理解,就能做到融会贯通,不至于死记硬背。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甘、酣:甘、酣二字古韵都是谈部;“甘”是见母,“酣”是匣母,见匣旁纽。二字又都含有“甜美”的意思。故同源。“甘”《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古代无“甜”字,秦以前“甜”义多用“甘”表示。“酣”《说文解字》:“酣,酒乐也。从酉从甘,甘亦声。”《广雅·释诂一》:“酣,乐也。”因酒甜美可口,故饮后才乐。语文课文《晏子使楚》:“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中“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通过古音解释连绵词。连绵词又称“连语”或“连字”,是古代汉语里一种特殊的双音节单纯词。它的语音结构就其原始形态来说,或双声,或叠韵。中学文言课文中就有不少双声或叠韵的连绵词。但是,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今天,好多连绵词已不再是双声或叠韵了,这就给学生识别连绵词带来了困难。所以,只有利用一些音韵知识,从今音上推古音,进而根据古音去识别连绵词,才能达到正确理解词义的目的。


  例如:《诗经》:“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蟋蟀”,在今天看来已不是双声连绵词了,而在古代它却是双声连绵词,二字均在“心”母。《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不齐的样子,是双声连绵词。在古代二字均属“清”母。


  (3)、通过古音解决通假的问题。在中学文言文课文中,通假现象很普遍,成为阅读古文的一大障碍。通过“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可以求得通假之本字,使学生明辨通假,才不至于望文生义。


  例如:课文《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二字读音相近,而字形差別较大,容易把通假字当成本字,所以需要从音读上认真辨识。“亡”、“无”上古都属微母,“亡”古韵在阳部,“无”古韵在鱼部,阳鱼对转,二字可以通假。“亡”作为“无”的借用字,也有“没有”的意思。如《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邢疏:“亡,无也。”


  训诂方法3、比较互证:“以形说义”和“因声求义”是借助于词的词形、语音与词义的联系探求词义。而比较互证则是比较同篇或不同篇文献中类似的用例,分析归纳其中不同词语含义的一种训诂方法。


  课文《病梅馆记》中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一句,其中“姿”“景”“态”三字,如从单个字去训释,是难以解通的。如我们综合这三句的意思,异中求同,就容易明白这三个字都表示梅的风姿神韵,不必穿凿单个字的解释。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字分别表示,只不过是作者行文上的风格而已。在不同篇章中,比较互训的例子如《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联系《庄子·逍遥游》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王勃在此用了《逍遥游》的句子。于是,联系《逍遥游》可知:“扶摇”指“旋风”,“北海”即“北冥”。在阅读常用文献中,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训诂学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有力武器之一。用好训诂知识,对于文言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张文懿


  第3篇:训诂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价值


  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但是由于留学生的背景不同,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困难,特别是对外汉字的学习。汉字的形、音、义对留学生来说具有较高难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汉字的兴趣。处于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也会因为汉字的问题,学不通汉语。而训诂学为我们开展高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训诂学通过字音、字形来解释字义,将形、音、义串联起来,用语言解释语言,通过解释和翻译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我们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汉字。所以,训诂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有巨大的价值。


  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介绍汉字来源及发展


  训诂学从汉字的来源,从汉字的演变、发展上对汉字进行分析,加强留学生对汉字结构、形体的认识。比如分析汉字结构时,我们结合许慎“六书”的原理解释汉字的形体。“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1通过[1]“六书”的理论分析汉字的造字理据,充分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汉字本质特征的认识。具体看看“四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这里暂不作讨论):


  1、象形字


  象形字指用描述事物轮廓或形状的方法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可以通过字形看出字义。比如:日、月、火、山、水等,象形字的结构与其所表示的事物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通过通过图画式、实物式等教学方式展开汉字教学,将字形结构与图画、实物进行比照,使学生对该字构造和意义形成具化认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体的认识。


  2、指事字


  指事字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比如:上、下、刃、本、末等。“上、下”就是通过横线的位置来区别,长的弧线表示地面,在上面加上一个短的横线表示“上”,在下面加上一个短的横线就表示“下”。“刃”在刀的锋面加上提示符号,表示刀的锋利部分。“本”在树木的根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根本。“末”在树梢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树梢。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标记表示汉字的本义,加深学生对汉字字义的区分。


  3、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声符和形符构成的,形符表示汉字的类属,声符表示汉字的读音。我们可以通过形符猜测出汉字的涵义。比如“氵”表示与水有关汉字,“火”表示与火有关的汉字,“忄”表示与心情有关的汉字。可以通过声符推测出汉字的读音,比如“功、貢、巩、攻、珙”这组字读音都与“工”相近。虽然这种方法不能完全类推,但是不能否认声符和形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开展对外汉汉字教学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征,引导学生记忆汉字,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学习。


  4、会意字


  会意字即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这个新字的意义是由这些部件的意义整合而成的。比如“休”,由“亻”和“木”组合而成,即人靠在树上休息,表示“休息”的意思。比如“林”和“森”,分别由两个木和三个木组成,通过“木”的数量来区别汉字的涵义,直观明了。比如“从”,由两个人一前一后组成,表示“跟从”之意。我们开展对外汉字教学时,就可以通过汉字形体的组合、归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的本义,加深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2]。


  二、区别形近字与易混字


  汉字形体复杂、多样,有很多部件相同、相似的形近字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比如“木”和“本”、“未”和“末”等。“木”和“本”,《说文·木部》记载:“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一横放在“木”字的下面,表示草木的根须所在。所以从字义上区别了这两个字。“末”和“未”形体相似,容易混用。《说文·木部》记载:“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一横放在“木”的上面,表示草木的树梢所在。而《说文·未部》记载:“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叶也。”“未”表示“味道”的意思,六月青果子的滋味。从字形上看,“未”是在木上加一小横,表示枝繁叶茂的样子。而未是用一长横表示树梢延伸到很远的样子,这样两个字就区别开来了。还有很多像“冫、氵,厂、广”,由于笔画的增减导致汉字的错误,还有一些像“土、士,贝、见”,由于笔画长短、曲折形近发生错误。[3]总之,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和易混字。我们要利用训诂学,从汉字的音、义、形展开教学,具体分析汉字的本义,让学生从本源上区分汉字形体,识记汉字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记忆这些形近字和易混字。通过游戏、图片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汉字的印象。


  三、归纳汉字形体及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归纳和总结,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升。训诂学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汉字的意义,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以“木”字旁为代表的字表示与“树木”相关的涵义,如:李、林、森、杨等。以“氵”字旁为代表的字表示与“河流”相关的涵义,如:江、河、湖、泊等。以“礻”字旁为代表的字表示与“衣服”相关的涵义,如:衬、衫、袍、褛等。所以通过形体的归纳,我们还可以推测出汉字的涵义,举一反三,利于学生更好的识记汉字。


  我们还可以针对这些特征对汉字进行归类的学习。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这些部件的总结,加深对汉字的记忆,触类旁通,学习更多的汉字。高年级的留学生对汉字进行部件、字形的分析,展开深入的研究,对汉字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训诂学的应用使留学生对汉字有了理据性的理解[4]。


  四、了解汉字的文化和内涵


  留学生不仅对汉语感到兴趣,对中国的文化也充满了学习的热情。特别是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已经无法满足于单纯的汉字知识。通过训诂学,或者开展汉字的文化教学,可以更好地丰富课堂知识,更好地开展对外汉字教学。而开展汉字教学的同时渗入文化知识,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价值。训诂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融合了中国的古老传统。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融会贯通,灵活的组织教学。一方面,文化知识为我们的教学课堂增添活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文化知识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所以,语言的教学和文化的教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如果单纯的学习语言知识,是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你不能渗入的内部去理解语言的来源。而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识,不学习基础的语言,也无法驾驭你的知识储备。所以,训诂学就像是一座桥梁,沟通起古与今的世界,将现代语言与背后的文化知识紧密相连,让留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


  总而言之,训诂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汉字的形、音、义出发,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知识。以汉字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为新的切入点,提升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水平。特别是训诂学为我们开展高阶段留学生的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沟通古今,使留学生真正的掌握汉字、学会汉语。


  作者:闫慧颖


  第4篇:浅议训诂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训诂学是以古代训诂资料及先人相关训诂工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的学问,是系统研究语言意义的一门理论科学。要了解训诂学这门基础工具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弄清它的两个基本概念:首先是“义”,其次为“训”,“义”、“训”是两类既联系又差异明显的概念。


  “义”乃“词义”之意,即词的客观内容;“训”乃训释之意,即对“词义”这一客体的人为主观反映。人为表达的训释,应对应词义所蕴含的内容,所以理论上来看,它们是可以保持统一的。但实事上,由于人们对词义认识的不到位,训释很可能无法精准地反映词义;又因认识主体自身条件各异,对同一词义也可能形成不同认识,从而产生不同训释。所以实际上训释通常无法与客观词义相吻合,两者存在一定距离。就已有的训诂材料来看,“同训者未必同义,同义者未必同训”,足见“义”与“训”是两个事物,是两种不同概念。


  “训”的范畴不局限于“义”,许多训释并非是对词义的表达,如声训旨在探源,文意训释有些系临时所指,有些却是言外之意,有的起语用说明作用,有的介绍背景知识。这类注释可以称为“训”,但并非对词义内容的客观表述,因而不属于“义”。


  在介绍完训诂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后,笔者将就训诂学的重要作用展开具体论述。


  一、训诂学在纠正中学古文注释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许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文句只解释古文大意,却没有训诂字词,这就导致学生难明其间究竟,更有大批注释不注重训诂方法与规则,或“望文生训”,或误解强释,甚至不明语法、修辞,以今释古。以下是几个不重训诂,错误注释的典型例子,作以下分析:


  例一《庄子·秋水》所述:“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今有注解为:“穷尽上百家(人)的智慧,穷尽众(人)之口的辩才。”这就是不明修辞,只就字面意思进行解释的典例。其实,以上字句属于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互文,所谓互文,是指两种事物在意境上,或者上下文中互相体现、渗透、补充。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我们就不能解释为“秦朝的明月,汉代的关隘”,其实本意是秦汉时期的明月与秦汉同时的关,所以《庄子·秋水》例句直接译为“穷尽百家的智慧与辩才”,就能做到简洁明快。


  例二《庄子·大宗师》所述:“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今有注解为:“现在偶然地产生人的形状,就欢欣雀跃地说道。”虽然将“今”训作“现在”,但“犯”字却无相应训诂。这里的“今”应训为“假如”,“犯”字应通“范”,乃指“模子、模具”,所以全句本该理解为“假如偶然被铸成人的形体就说”才妥当。所以中学课本的注释完全是曲解了作者最初的意思


  如三《庄子·秋水》所述:“五帝之所禅,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今有注解把“尽此矣”说成“全都在这里了”,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结合上下文,本应解释为“都是这个道理”,还可以为“都是如此”,即五帝三王之人的伟业,仁人志士这类人的功勋,与浩瀚历史长河、与永恒自然相比,都微不足道。


  可见,训诂学在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纠正古文注释方面具备重要作用。


  首先,训诂学可以帮助讲授与学习者准确解释古籍词义。其次,训诂学帮助我们进行取舍决断。当我们遇到“众说纷纭”的难题时,训诂学可以辅助我们作出决断,以免盲从。再次,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弥补注释本的不足,帮助我们纠正误注。最后,训诂学可以使我们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训诂学在解读古籍方面的重要价值


  古籍是先祖留下来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国是文化昌盛的文明古国,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籍可以说浩如烟海,我们很有必要珍爱与传承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然而,古籍时代久远,再加上语言也存在古今之分,我们在阅读古籍方面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此时,训诂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解读手法,自然不能忽视其重要功能。运用训诂学,有效阅读古籍应从下列两个方面做起:


  (一)准确理解与转述古籍词义


  例一《鸿门宴》所述:“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这里的“与之同命”,我们就不可以理解为“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人。“同命”乃“死在一块儿”之意。一说,‘之’是指“沛公”,与沛公同生死,也通。或取前一说,“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或注释说:“之,指项庄。”。因为“同命”本义是“同生死,共命运”。古籍中并无表示“拼命”之意,而是表达“一块死、死在一起”的意思。“同命”,表示一块死,古书里确有其证,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准确的理解了词义,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意思和领会全文精神。


  例二《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三军的帅主可以改,而匹夫的志气不能变。这里“夺”解为改易、变更的意思。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屈原由于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到后欲更改它,屈原不同意。又,《陈情表》所载:“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有注释者曰:“舅父强行改变母亲的守节意志。”“夺”也是改的意思,切记不能理解为夺走的意思。


  (二)恰当分析古书中的语法


  训诂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古文的语法结构。语法由构词规则与用词及造句规则共同构成。词法说的是构词规则,句法则是说用词及造句规则。古籍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构词与造句规则,如果现代人无法很好的理解与运用这些规则,就很难真正意义上把握住古文所表达的准确意思。


  1.确定词性与词类


  例一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例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表意动,是说认识主体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所指代的人或事物,具备这一形容词所指示的性质、状态。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2.分析句法,确定其在句中作什么成分


  例《项脊轩志》所载:“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将“垣墙”理解为“名词作动词之用”——砌上垣墙。“周”是名词“周围”之意,“庭”是名词,指代“院子”,则整句便译为“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这样一来,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符合语法规则。其实,这句之中,“垣墙”仍作名词,在例句中作状语,意思是“用围墙”,“周”才是动词,意思是“围绕”。所以全句的正确翻译应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所以由此可见分析“垣墙”在句子中的句法成分,尤为重要,它在句中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否则整个句子就不符合规范语法的翻译了。


  三、训诂学在古籍整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古籍整理工作,主要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与注释翻译,而它们都离不开训诂知识。


  首先,在训诂学与校勘的关系方面,精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前提。


  其次,在训诂学与标点的关系方面,正确理解古籍文意,是对其进行断句与标点的基础,而欲正确理解古籍文意,就绕不开训诂。


  最后,在训诂学与翻译的关系方面,翻译古文也讲求信、达、雅,训诂学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追求的渠道。


  四、在指导辞书编纂方面的重要作用


  训诂学与辞书编纂的关系非常密切,辞书编纂工作以训诂学为指导。


  首先,参照合理体例,吸收积极成果,引用恰当方法。


  其次,对旧辞书释义之谬误进行纠正。当我们掌握了一定训诂学基本知识,明白了训诂的规则与方法,就可以找出与纠正字典辞书释义方面的个别谬误。


  最后,补充被漏略之义项。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可为辞书编纂工作提供丰富资料,从而保障辞书不至于将应列义项遗漏省略。


  五、结语


  训诂学在纠正中学古文注释教学活动方面具备重要作用,中学课堂要想圆满还原中华文化精粹,就不得不重视这门学科。训诂学还在解读古籍方面具备重要价值,表现为两点,一是有助于准确理解与转述古籍词义,二是有助于我们恰当分析古书中的语法,即确定词性与词类,以及帮助我们分析句法,确定其在句中作什么成分。另外,训诂学在古籍整理以及指导辞书编纂等方面也都具备重要价值。


  作者:李亚君


  第5篇:论训诂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之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曾做过调研,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究其难学、难读的大致是由于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古诗文多古音;其二,古诗文多古义;其三,古诗文多古字;其四,古文多古语;其五,古诗文多借字;其六,古诗文多误字。其中“古诗文多古音”和“古诗文多古语”的问题属于音韵学的范畴,本文暂不涉及。笔者以为要解决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的根本问题,其捷径之一就是把训诂学的知识应用的大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从而帮助老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换言之训诂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器,详论如下:


  1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古义”的问题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今人阅读古书难点就在于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词义的解释不但涉及本意、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词的概括义、词的具体义、因今语释古方言、古俗语等,而且还涉及古代的文化、风俗、典章制度等,应用训诂学可以解决“古诗文多古义”的问题:其一,在古今同字异词的情况下要应用训诂学进行古今对比,使该字的古义和今义因迥然不同而便于记忆。如《逍遥遊》:“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ɡ)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ɡ)完全不同。就是一例。其二,在词的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情况下,词义“迥异”的可以不管,只关注词义“微殊”的。例如,“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又如:“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韩非子》:“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对于古今词义的“微殊”,即有细微差别的,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大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时运用训诂学知识来恰如其分地解释词义主要方法有四:其一,形训法,即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其二,语境分析法,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如《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其三,反训法,即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其四,古今系联法,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如“揭”义为“举”,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等。


  2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古字”的问题


  “古诗文多古字”中的古字主要是指异体字,因与今字迥异而常常被误读,因此应用训诂学可以使谬误得到纠正。训诂学的理论认为异体字的形体类别有三种情况:其一,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其二,构字部件不同。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再如: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其三,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和与咊;群与羣;鞍与鞌;雜与襍。


  3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文多借字”的问题


  “古文多借字”中“借字”就是假借字,可以分为两类情形,第一,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第二,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早晚的“早”写成“蚤”;屈伸的“伸”写成“信”;飞翔的“飞”写成“蜚”;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背叛的“叛”写成“畔”;抗拒的“拒”写成“距”;修养的“修”写成“脩”等。


  4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误字”的问题


  “古诗文多误字”中的误字主要是指古今字,用今字的眼光反观古字往往被认为是“误字”。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古今字形成是因为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据此,利用训诂学的理论可以归纳出古今字的三种意义关系:其一,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例如“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又如“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其二,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例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又如“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其三,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例如“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齋”。“齋”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又如“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后来造了“避”字。“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应用训诂学的理论来解决“古诗文多误字”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语文教师把训诂学的声训、形训、意训、互训、反训、递训六种研究方法,可以求语源、明语转、识假借,说明某词训某义的来由,可以分析古义与今义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的难题,使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学语文教学更严谨,更扎实。


  作者:张铁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