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节能环保类 > 环境保护论文 > 正文

推荐几篇优秀的环保小论文(共4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13 10:54

摘要:

  在当今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地球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正在面临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质量日益恶...

  在当今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地球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正在面临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土地沙漠化情况正在蔓延,水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热带森林面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减少。所以保护环境、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成为现在人们共同的任务。


  第1篇:对农村中学化学环保意识教育的几点认识


  引言


  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国人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使教育者认识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环保问题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述,主要是分散在中学化学课本中。我们应该从化学的课堂上、化学的活动课上、化学的实践课上和研究性学习中教育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1]。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心新闻时事,多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信息。自然地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2]。


  当前,环保意识是现实社会形势下的一种公民素质[3]。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更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4]。目前中学化学新教材的内容已经将环保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量编排了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然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前土地、资源、资本、垄断、“身份”、腐败六个因素的影响[5],致使中学教育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足,有待加快和加强。本文主要探讨中学化学中环保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对策。


  一、中学化学教育渗透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环境的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环境污染主要是人類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今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要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化学工作者要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而化学教师也有义务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在目前在农村化工产品、化肥、农药、杀虫剂、塑料等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让学生学习一些环境保护知识,多了解这些污染物的产生、性质及危害,以便主动地去预防或减少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及自身的毒害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村中学化学教育中环保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教师环保教育意识明显滞后


  在农村,人们普遍对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枯竭、森林减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不重视,包括一部分老师和学生。绝大多数人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学校也不把环保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认为它与升学率不挂钩,抓不抓是一样的,抓得好不好无所谓,将环保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由此可见,无论学生还是教师,环保意识都是明显滞后的。


  (二)环保意识教育还在受应试教育思想制约


  由于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日常教学的课时量大,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尤其高考对农村学生的压力。同时环保问题在考试占的比例较少,出题的形式又很单一,甚至有些地区的考试中不涉及对学生有关环保知识的评价与考查,即使有些学校在教学中开展相关的个别知识点的环保教育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过场。


  (三)中学环保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的农村学校没有网络,教师和学生几乎不能从网络上了解环保知识。学校图书室以及相关资料室的教学资料数量比较少,价值资料趣味性不强,新的环境教育资料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特别是有关环保教育的科普读物配备严重不足。这些因素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师生的环保教育就只能局限在教材中,显得枯燥无味,中学化学环保教育受到了进一步制约。


  三、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提高环保意识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


  教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环保意识决定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教师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环保理论水平。学校也应加大对教师环保方面的培训,使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入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另外要发挥各种考试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一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各种学业水平考试也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考核、检测和评价[5]。


  (二)利用化学实验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学中,像Cl2、H2S、SO2这些有毒气体的制取实验中,老师应强调它们对人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师还应结合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处理有毒气体,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师和学生环保责任感的形成


  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是对环保问题的一种深层次的态度。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环保责任感,养成遵纪守法的文明行为,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甚至不可估量的作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身生活环境乃至人类生存环境,形成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也是提高环保意识的基础。


  小结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污染如此严重的今天,环保意识就是公民的一种基本素质。化学老师在课堂中进行环保教育,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环境问题,同样也离不开环保教育,而环保教育开展好又离不开化学教学,我们广大的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探讨、摸索,使化学教育和环境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内容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中学教育教学中的特色。


  作者:陈平等


  第2篇:绿色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近几年发展速度更快,处在了科技大爆发的时期,规模也在向着多元化发展,科技成果的输出速度已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然而在人们享受着新科技带给我们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逐渐的发现另外一个越来越凸显的问题——环境污染!不经意间,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连地球上其他的生命也没能逃过,它们也正和我们一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好在人类已经意识到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更值得庆幸的是,人类这个智慧的群体,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来弥补和减少、甚至杜绝环境污染的问题。于是,以“绿色”冠名的各种事物应运而生,“绿色化学”就是其中一员。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绿色化学”。因为“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还能将已产生的污染问题合理化解决的一门科学,是能够保障我们在科技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一门科学,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最合理、最科学、最值得信赖的方法。


  一、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利用化学方法和化学技术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其概念最早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而且成为美国环保署(EPA)的中心口号,并很快得到全世界环保爱好者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1990年,美国就颁布了污染防治法案,将污染防治确立为国策。1995年美国又宣布设立了“绿色化学奖——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6年在华盛顿国家科学院颁发了第一届奖项。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国家的政府出台的对绿色化学实行的奖励政策。该奖项的设立,旨在鼓励人们重视环保问题,同时支持和鼓励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该奖项自设立以来,现已颁发21届,每届均有不同的个人、团体或组织获奖。


  绿色化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水处理、绿色合成技术及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矿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医药、农药等原子经济反应等等。


  其实,完全无毒无害,完全良性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使用或制造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中,许多对环境以及人类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或者危害。绿色化学的目的是依靠科技,使化学产品在设计、生产制造、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中对环境和人类无毒无害,或者产生尽可能小的副作用和危害。把对污染的处理变成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或者预防污染的产生。


  二、环保教育与绿色化学


  1.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


  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的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尤其是化学实验的教学中。


  在我们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应该具备绿色化学的思想,备课时,除了应有的内容,还应该再加一项,那就是绿色化学的思想。在实验过程中,在设计实验装置时,要从绿色化学的思想出发,充分考虑,优化设计方案,尽量使用最简单的装置,最少的药品,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尤其有关有污染或有毒物质的实验设计方案中,要有预防污染扩散和废弃物处理、回收再利用等的内容。对于有毒气体的实验中,要注意做好实验前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尾气的吸收或处理,甚至还要考虑到有毒气体万一泄漏时的处理办法。总之,各个环节都要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设计方案要周全,有备无患。


  青少年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保护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从小就树立意识,学习环保知识,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绿色化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宗旨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更是传播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途径,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方式。


  2.改进化学实验,降低污染


  中学的化学实验中,有很多涉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氨气、二氧化硫、氯气、氮的氧化物、苯、四氯化碳等有机物。这就要求教师在能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改进实验装置和药品,使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尽可能被吸收或得到合理地处理。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與热能的实验2-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吸热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中的开放性实验进行改进,改成封闭式的,使其产生的氨气不能挥发出来。具体操作如下:


  将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一带盖、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水杯中,在盖子中间剪一小孔,套一奶嘴,奶嘴中间插一玻璃棒(用于将反应物搅拌均匀),在盖子内壁贴一剪成荷花状的滤纸,并用酚酞试液浸湿滤纸。然后在水杯外再套一装有约20mL自来水的相同水杯。迅速搅拌,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固体逐渐变为糊状,触摸水杯,明显感到外壁冰冷,挤压水杯外壁,发出“嚓嚓”的响声,取下外层水杯,其中水已结冰,附着在内层水杯外壁,盖子内壁上的滤纸变红。


  这样的改进,从两层水杯之间的冰有力地证明了反应吸热,盖子内壁上的滤纸变红证明生成碱性气体,生成的水吸收了生成的氨气。反应完成后,打开盖子,几乎闻不到氨气的刺激性气味,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了产生的氨气对人及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再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实验,由于有SO2释放出来,污染环境,是该实验的问题。因此,采用以下的装置,可以减少或避免污染。


  将氢氧化钠溶液置于一培养皿中,在氢氧化钠溶液里放一小烧杯,另在小烧杯上倒扣一个大烧杯(氢氧化钠溶液应淹没大烧杯下口,起到密封的作用),把20克蔗糖放入小烧杯里,再逐滴加入20mL的浓硫酸,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很快蔗糖变黑了,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碳柱。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C12H12O22浓硫酸12C+11H2O,C+2H2SO4(浓)△CO2↑+2SO2↑+2H2O,2NaOH+SO2Na2SO3+H2O,SO2被NaOH溶液吸收,避免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3.积极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增强环保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就是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进行实验。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可以把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对于有些化学反应,教材中对浓度用量等作了要求,但有些实验中对试剂的用量没作明确的要求,而这类实验往往现象明显,极易成功,只需少量试剂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氯气的性质实验,只要用以下的微型实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在一两端有支管的U型管,一端支管口密封,另一端支管口连一导气管,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底部放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在被封闭的管口加一装有分液漏斗的橡胶塞,分液漏斗内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另一管口装一插有玻璃棒的橡胶塞,在玻璃棒的下端,由上到下贴上两条小滤纸条、一条湿润红色纸条、一条干燥红色纸条。滤纸分别被淀粉碘化钾溶液、溴化钠溶液湿润。进行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产生的氯气与红纸条及滤纸接触时,会看到四个纸条出现不同的现象,而且现象明显。


  这个微型实验,试剂用量很少,同时又减少了氯气的污染,实验时间短,现象产生的又快,既环保又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特点。正因如此,微型化实验得到国际化学界的公认和一致的好评。


  4.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强化环保意识


  仔细分析,在化学现行的教材中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其中还提到绿色化学。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强化环保意识。因此在备课时就要合理地、科学地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环保的内容,挖掘和整理相关资料,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搜集整理的这类新闻、报道及图片,触目惊心的画面、数据及场景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既让学生对目前生态环境有了一些了解,更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聯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各种装饰材料中还有甲醛、甲苯、二甲苯、VOC(有毒挥发气体)等有害物质。在油漆、黏合剂中这些物质也大量存在,这些物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人体具有麻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其中苯能在神经系统和骨髓内蓄积,使神经系统和造血组织受到损害,引起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数减少,长期接触可引起白血病。还有氡,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室内,大多数氡气吸附在空气中悬浮的细小的微粒上。当吸入氡气后,其不断沉积在呼吸道表面,在局部区域内不断积累,可导致肺癌、白血病及呼吸道等疾病。在肺里面,氡能对肺产生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氡气列为使人致癌的19种物质之一;在信息量庞大且充足的今天,这些资料到处可见,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视频或报道,既为所涉及的内容提供了有力证据,又丰富课堂内容,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让学生真切的感知到环境保护的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三、结束语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问题,自从有了人类,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产生。而化学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这些环境污染的问题,最终还得依靠化学方法。


  作者:罗雪红


  第3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融合


  当前,人们对环保问题关注的比较多,世界各国都对环境保护引起了很大的重视,环保意识也成为了当代人类思想意识与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环保教育融合在一起,这是化学教师一个应尽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时,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学内容存在于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在对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时,需要用到化學知识;在剖析污染物的特性与形成过程时,也要有化学知识的参与;在防止污染、治理环境方面,化学知识仍然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已经成为了教学大纲对教师所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将化学知识与环保教育合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一、环保教育要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


  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与环保相关的内容,以SO2和CO为例,这是大气污染物中最为主要的两个“杀手”,学生在初中时曾经学过相关的内容,到了高中我们的学习应该更为深入。于是,笔者就先为学生讲了SO2、CO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性,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等,随后笔者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避免SO2和CO的产生,以及在发生中毒情况后应该如何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并结合SO2的特性让学生明白了“酸雨”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污染物具有什么样的危害。教师要让学生对化学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还要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会造成怎样的恶果,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环境的保护,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保的意义所在。


  说到大气污染,我们就不能忽略另外一个“杀手”,它就是光化学烟雾,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关于它的介绍,笔者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与194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相关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帮助学生认识这种污染物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会对人类造成什么样的破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切实际,结合以上内容,笔者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SO2、CO相关的资料,可以去探究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也可以去附近的工厂查找它们的来源,也可以提供一些它们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实例,并结合具体的工业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下一次的化学课上,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材料交上来,笔者表扬了那些表现优秀的小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环保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环保教育要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


  化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我们可以将化学实验利用起来,以直观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如进行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时,笔者就针对尾气的处理装置与学生展开了讨论。高中化学中较为常见的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有制备二氧化硫、氯气、铜与硝酸、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等。在进行制备时,或是反应的过程中,我们让有毒气体经过导管、倒挂漏斗,最终排放到对应的吸收液之中。这些有毒、有害的气体都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妥善处理,使空气中的毒气或污染物能够消除或减少。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对废液、废物进行正确处理,可以让学生放入教师指定的地点,也可以对那些可利用物进行回收。这样做不仅能够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也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如利用实验来鉴别浓HNO3和稀HNO3时,笔者就将实验用的铜片换成了铜丝,这样,不用等到开始反应,只要将铜丝抽出来,反应就会立刻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节约实验药品,使用的实验药品少了,所产生的废液和废渣也就随之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也就少了。我们要在实验过程中尽量控制用量,只要能够让学生清晰、明确地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了解物质的特性就可以。在实验中进行环保教育,能够让学生对环保产生更为直观的印象,避免学生走入“用的制剂越多反应现象越明显”的误区。


  三、环保教育要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环保不是天天口头宣讲的大事,而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对学生进行环保的宣传和灌输,让他们能够牢记使命,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环保意识常驻心头。从生活上来说,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节约能源、垃圾分类、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不喷发胶,当看到一些破坏环境或是浪费资源的行为时,要勇于指出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并与污染环境的行为做斗争,共同保护环境,构建绿色家园。


  由于环保实践都是在课外完成的,我们仅仅在课内进行教育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与环保相关的课外活动,将环保拓展到课外,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来。


  3月17日是世界保护臭氧层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此期间,笔者就组织学生对这两个节日进行宣传,并带领学生到市郊工厂密集区测量大气污染物浓度,去附近的河流去测定河水的酸碱度,还参观了一些工厂的污水排放措施,明白了工厂是怎样处理污水的。在节假日的时候,笔者会和学生一起去校园里或社会上收集一些废电池,也会组织学生对一些造纸厂、化工厂等进行参观调查。


  当学生亲眼看到了环境污染的程度,亲身体会到了污染物的危害性时,他们的环保意识就会迅速增强。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当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的策略时,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均衡地发展。此外,为了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拓宽环保教育的途径,笔者还带领学生一起出环保专栏、举办环保展览、出环保小报,还将一些环保部门的专家请到了校园中,让他们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明白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将环保教育贯彻始终,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率,还会受具体事例和活动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对于社会和家人,他们的责任感更重了,在学习上也更为主动和自觉。


  作者:赵永胜


  第4篇: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必须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但环境治理仅仅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它离不开环保公益组织等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专设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部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等部门规章,对保障环保公益组织等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从法治层面明确了环保公益组织等社会公众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本文针对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等等问题,选择江苏南通(含县区)为典型开展调研,分别设计了面向普通市民和环保专业人士的两份调研问卷,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对普通市民和环保专业人士开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市民版调研问卷共发出960份,收回893份,专业版调研问卷共发出270份,收回267份,走访或电话访问了50人次。通过对调查数据、访谈记录进行汇总与分析,并结合对环保组织参与环境诉讼典型案例的剖析,形成本调研报告。


  二、南通环保公益组织的基本现状


  (一)环保组织多为未登记的民间组织


  目前南通市区有大小24个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仅有南通市义工联在南通市民政局注册,注册资金5000元,且主要业务是以爱心助贫公益为主,其余的多为在校学生和当地热心居民组建的环保社团。2013年由这24家民间组织发起成立了南通市环保联合会,该联合会已登记注册,24家民间组织为该联合会的理事单位。


  (二)环保组织从业人员以热衷环保公益事业的兼职人员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环保组织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青年学生和街道社区退休居民,年龄大多数是30岁以下或50岁以上,他们基本都是兼职的,没有任何报酬或福利,他们参加环保组织是因为热爱环保事业,愿意为环保事业作贡献。


  (三)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


  调查发现,各环保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常化的环保活动,主要组织的环保活动为环境宣传、环境社会监督、环境教育、环境社会调查等,在市民版调查中可见,市民认为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的比例高达97%。当然,也有30%的环保组织偶尔才开展环保活动,主要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开展一些活动,专业人士调研中也较为普遍认为南通环保组织发挥作用还有待提升。


  三、南通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环保组织人才稀缺。环保公益组织人员构成中,大部分是青年学生和街道社区退休居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但缺乏相关环保专业知识,难于开展高质量、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环保志愿工作。目前环保联合会和下属环保公益组织几乎都没有专职工作人员,迫于本职工作和生存压力,兼职人员没有充足的精力管理公益组织,也缺乏对环保公益组织顶层设计的思考。


  2.环保组织囊中羞涩。环保公益组织不收会费,没有固定经费来源。关心环保事业的热心人士捐款和大型企业赞助是国外环保公益组织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由于环保意识不强,目前我们很多企业受利益驱使,将自己摆在环保事业的对立面,更不用奢望其为环保公益组织捐款赞助。据调查,目前不少环保组织经费来源是不少组织内人员利用自己本职身份“假公济公”以维持组织正常运转。


  3.环保组织活动单一。南通市环保联合会下属24个环保公益组织,以高校学生组织和街道社区居民组织为主,组织规模不大,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比较分散,不利于活动的开展。此外,公众参与环保志愿工作的渠道较少,虽然志愿者参加环保工作听证会等活动也得到官方许可和支持,可是由于缺乏相关制度支持,公众参与难免流于形式,反而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所以,目前环保公益组织的活动局限于环保知识宣传教育等,还未探索到公益组织参与环保工作的有力切入点。


  4.环保组织影响力不足。在对普通市民调研中,45%以上的市民听说过环保组织但还不是很了解,近18%以上的市民从未听说过环保组织,根本不了解环保组织;不了解环保组织的原因近55%的市民认为是环保组织宣传不够影响力太小;认为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作用很大的不足39%,只有不到16%的市民经常参加环保组织的活动。调查可见,南通环保组织在市民心目中存在感不强,认可度不高,影响力不足。


  5.环保组织有心无力。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可以成为环保民事公益诉讼的环保组织必须是正式登记注册,并且成立满5年。而目前南通环保公益联合会成立不满5年,尚不具备环保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在环保民事公益诉讼方面难有所作为。典型的案例是2014年11月南通市环保联合会就“新江海河污染案”向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最终却因主体资格问题而被驳回。


  (二)成因分析


  1.环保组织自身不够强大。目前,南通环保组织从数量、规模、人员专业水平、影响力等方面在全省最多處于中等水平,多数组织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没有资金保障,没有自己的网站和刊物,只在一些重要的日子开展一些“低端”的环保活动,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甚微,组织“发声”很小或几乎没有,距离公众较远不接地气,在市民、企业、政府面前都不具有足够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2.政府对环保组织重视不够。虽然目前南通少数环保组织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政府资助,在舆论引导方面也表明政府对环保组织的重视和关注,调查中80%的专业人士都认为环保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合作与良好的沟通关系,而非对抗关系,但是在更多方面是政府对环保组织、环境治理的“暧昧”和矛盾,在政府执政和舆论宣传方面,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环保组织的态度非常明朗,但在招商引资、涉及政绩时,对一些污染企业在环境标准方面又有所让步或降低标准,对咄咄逼人的环保组织十分“恼火”甚至“阻扰”,使环保组织的工作“势单力薄”、寸步难行。


  3.相关法规政策不尽完善。从国家层面上,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专设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部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等部门规章,对保障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从法治层面明确了公众参与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从宏观方面对环保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做出较为笼统的规定,微观层面的落实和落地生花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出台相关地方性规章和文件,目前南通只有环保局和民政局联合发文《关于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意见》(通环宣﹝2012﹞11号),内容仍较为笼统,操作性不强。


  四、促进南通环保公益组织更好地参与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环保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影响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环保组织首先应尽快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合法有力的身份,才可以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参与到环境治理的方方面面;其次,环保组织利用各种新媒體手段宣传自己,积极发挥在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社会调查、环境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参加环境治理的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积极牵头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居民围绕环境问题展开环境社会对话,解决环境问题,化解环境纠纷和矛盾。通过环保组织的不懈努力,不断扩大话语权、刷存在感,扩大影响力,让市民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环保组织,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环保组织中来,调查中可见96%以上的市民都愿意加入到环保组织,只是苦于他们对环保组织尚不了解;再次,环保组织除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和关注外,应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调查中发现,环保专业人员普遍认为环保组织与企业的关系是合作与共治的关系,大多数企业都是规范经营、有责任心和公益心,愿意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环保组织要多与企业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获得他们的支持,在环境治理中与多数企业结成同盟,共同与只顾一己之利不顾公众利益的无良企业进行斗争。


  (二)政府转变思维加大对环保组织的指导力度


  一是政府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政府和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方面是合作伙伴关系,绝非对抗关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离不开环保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政府要正确定位,合理划分政府和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各自的空间,充分认识到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适合由环保组织解决的事项就应放权交由环保组织去做,政府加以指导和监督;二是政府从战略层面对环保组织进行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制定培育扶持环保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将环保组织明确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社会组织,将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纳入到对各级环保部门的考核中。认真梳理分析南通环保组织的现状、种类,根据不同类型给予分别指导,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类环保组织充分发挥其专长和作用。


  (三)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各项措施扶持、培育环保组织


  一是制定符合南通实际扶持发展环保组织的政策,明确环保组织的地位、作用,规范其参与环境治理的范围和程序,确定各级环保部门为环保组织的直接管理者。环保部门应积极搭建环保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平台,拓展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渠道,建立环保部门与环保组织之间定期交流协调机制,在制定环境法规政策、环境决策等方面,要充分尊重环保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听取环保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环保组织的监督。二是加强环保组织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环保组织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其专业能力;建立激励制度,对在环境宣传、环境监督、环境举报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召开表彰大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等办法宣传支持环保事业的热心人士。三是加大资金、场地等支持力度。政府应设置专项资金,提供一定的设备和场所,为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将凡是可以由环保组织完成的事务,通过委托、政府购买、公开招标等方式交由环保组织来完成,一方面可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局限,充分发挥环保组织的专业特长和作用,另一方面环保组织通过自身专长获得一定的收入,壮大了环保组织,实现环保组织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任积丽


核心期刊推荐